EN
https://www.gov.cn/

山東:“一産”變為“新六産” 百姓錢袋更鼓了

2017-01-16 14:17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濟南1月16日電(記者 張志龍)種了大半輩子冬棗的山東沾化棗農劉漢棟發現,賣棗掙的那點兒錢,在一年的總收成裏佔得越來越少了。“以前只知道可以加工成棗汁,現在不僅‘上了網’,還發展採摘園,城裏人幫著摘,更貴嘞!”

當地農業部門幹部説,山東通過對産業鏈、價值鏈、供應鏈的系統設計,推動多要素集聚、多産業疊加、多領域聯動、多環節增效,積極探索讓“一産”變為“新六産”的實現路徑。

“一産”變為“新六産”,各個環節都增值,産生了乘數效應:這幾年沾化冬棗通過技術改良,畝收入由原來的7000多元陸續提高到3萬多元;做成棗汁飲料等産品,又實現了兩倍增值;再發展採摘體驗、休閒旅遊、電子商務等,使農民獲得了3倍效益。

劉漢棟説,自從加入金運來冬棗合作社,實行統一管理後,冬棗品質有了明顯提升。合作社還讓沾化棗農管理“上了檔”,銷售“上了網”,種出的高質量冬棗有了銷路,每年的收入增加了不少。

作為我國農業大省,山東在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面,著力推動三産融合、發展“新六産”,大力培育新産業新業態,努力為農民增收打開新的廣闊空間。

這兩年,除了推進傳統的農産品深加工等“二産”外,山東著力在做大鄉村旅遊、農村電商、農業園區建設等方面下了功夫。比如為了做大鄉村旅遊,山東省財政每年設立2億元專項資金,用於鄉村旅遊發展。

位於4A景區魯山風景區主峰下面的淄博市博山區池上鎮上小峰村森林覆蓋率較高,村內自然風光秀麗。村黨支部書記牛佔月説,2015年村裏採取股份制形式成立山東上峰旅遊開發有限公司,普通農戶可以以房産院落入股。“老多年紀大的百姓愣是尋思不明白,很多年久失修沒人住的老房子,咋能帶來一年數千元的收入。”

過去幾年間,電商企業掀起一輪“上山下鄉”熱潮,農村電商遍地開花。而在山東,一些“涉網”新業態不斷顯現,帶領貧困戶脫貧和農民致富。沂南縣“桃本桃”電商公司,推出了網上訂購和眾籌的模式,一斤桃從原來的幾元錢賣到了35元,帶動周邊農民發展蜜桃600多畝,還帶領35戶貧困戶實現增收脫貧。

新業態還不止局限在“涉網”層面。走進壽光蔬菜産業集團第五代“智慧大棚”,100多米長的“綠色工廠”讓當地農民王萬名連連讚嘆。“人家這個大棚,自動灌溉、降溫、通風、施肥,節省了人力物力,雖然投資要40多萬元,但一年多就能收回成本”。

壽光蔬菜産業集團基地負責人賀法明説,這個大棚將互聯網、物聯網、雲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引入農業生産、加工、銷售等各個環節,實現了蔬菜産業智慧化。“我們有合作的農戶大棚9200多個,像王萬名這樣的農戶都可以加入到我們這個體系,也能帶動提升他們的技術、理念,還能增加他們的收入。”

據介紹,山東還通過改革創新,深化農村産權制度改革、探索土地託管服務、實施科技展翅行動等,突破用地、融資、人才、基礎設施等瓶頸,為農村産業融合發展解除束縛,增強發展動能。數據顯示,山東已連續14年實現農民收入增長,2016年預計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萬元左右,增長8%以上。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朱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