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高考改革,我們期待滿滿

2017-01-26 08:12 來源: 人民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今年6月走進高考考場的上海、浙江考生,將被載入我國教育史冊。這是自2014年“新高考”方案啟動以來,第一批“試水”的考生。而此次“新高考”,也是自1977年我國恢復高考以來,最為全面和系統的一次。

高考于國於民,都是大事。對百姓來説,高考寄託著幾代人的希望,影響著千家萬戶的命運;對國家而言,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選拔人才,國運所繫,任何一點變動,都可能帶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無論從哪方面看,此次高考改革都涉及面廣、敏感度高,政治性、政策性很強,容不得絲毫懈怠。

自2014年《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印發以來,高考改革一步一個腳印推進。2014年“拿圖紙、出方案”,制訂了高考內容改革規劃和分省命題省份使用全國卷的調整方案;2015年“打基礎、抓施工”,順利實現7個省份使用全國卷的平穩過渡;2016年“調佈局、克難點”,平穩完成命題格局調整,全國26個省份使用全國統一命題試卷。

如今,高考改革進入關鍵性的2017年,按照國家教育改革藍圖,今年是“全面推進”之年,劍指“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最終目的是健全“促進公平、科學選才、監督有力”的體制機制。那麼,在這樣一個有著特殊歷史意義的年份,我們該如何看待高考改革呢?

從表面看,是上海、浙江兩地先行先試,然而,高考改革絕不僅僅是兩地的事,要知道,我國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國特色現代教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大潮很快會席捲全國。所以,高考改革絕不僅僅是教育行政部門、教育領域的事,也是各級黨委和政府的事,是全社會的大事。

看待高考改革,老百姓最關心的莫過於自家孩子考什麼、怎麼考、咋錄取。要回答這幾個問題,並不簡單。因為這不僅關係國家人才觀、育人觀的深刻變革,更關係現有利益格局、體制機制的深刻調整。面對高考改革,我們心中懷著滿滿的期待:

我們期待,本次高考改革能推進教育評價方式的重大變革。作為“兩依據、一參考”重要內容的綜合素質評價,能充分發揮“反映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情況”的作用,為“不拘一格選人才”打下堅實基礎。更重要的,是這根“指揮棒”真正發揮作用,引領中小學教改和中考改革,為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轉變選拔更多更好的人才。

我們期待,本次高考改革能推進更大程度的教育機會均等。通過改革,中西部地區、人口大省的高考錄取率能進一步提高,進入重點高校就讀的農村孩子能越來越多,讓這些孩子因改革紅利看到新的希望,讓社會縱向流動更加暢通,為中西部地區同步實現全面小康,邁向“中等發達”奠定人才基礎。

我們期待,本次高考改革能在更深層次、更大範圍內實現公平。改革要充分吸取經驗教訓,盡可能減少“新政”可能帶來的副作用。比如,原本初衷美好的高考加分、保送生政策,因一些弄虛作假、徇私舞弊問題被“收緊”。最重要的是,作為我國大規模的“高利害”考試,要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裏,堵住暗箱操作的漏洞,杜絕“歪嘴和尚”念壞了“好經”。

當前,我國31個省(區、市)均已形成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改革春潮涌動,我們有理由相信,呈全面推進之勢的高考改革,會交上一份讓人民滿意的答卷!(張爍)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朱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