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2017春節,你品味到了哪些?

2017-02-03 20:28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2月3日電 雞鳴曉旦,燕舞陽春。闔家團圓,喜樂放鬆的春節假期,涌現出新年消費新現象,預示未來發展新趨勢。你品嘗到了哪些新滋味?你的指尖、舌尖、足尖和心尖,是否跟上了最潮的新趨勢?

搶AR紅包、眾籌年貨——“指尖動動”跨入移動互聯新時代

動動指尖,早已不是相互問候,彈指一揮間,變換的是人們與手機等移動終端的關係。

今年除夕,北京市民林宇文嘗試了“面對面紅包”“AR紅包”等新玩法,這些讓身邊人掃一掃紅包二維碼或通過手機鏡頭掃描,找到埋藏的AR紅包的“手機紅包新玩法”,讓低頭族變得更多與家人互動交流。

指尖納福。微信數據顯示,1月27日零點至次日零點的24小時內,微信收發微信紅包142億個,同比增長75.7%。QQ數據顯示,參與QQ紅包活動用戶數為3.42億,超越去年創下新高。支付寶集五福分紅包活動,超過1.6億人集齊五福。

“支付寶推出AR增強現實紅包,重要作用是基於本地化的定位功能,商家和周圍的用戶精準匹配對接,發紅包的人不會‘打水漂’,搶到的紅包會促進更多的消費落地。”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曹磊説。

指尖之下,變化的不僅是搶發紅包的新玩法,還有買賣年貨的新花樣。

今年年貨節,手機淘寶推出了一條類似“清明上河圖”的年貨大街,消費者手指一滑,就能輕鬆逛遍近百家店舖,像過去逛廟會一樣買年貨。

年貨年年買,花樣時時新。今年不少消費者選擇眾籌年貨,這一包含預購和投資元素的眾籌模式,以其“創意、小眾”特點吸引了眾多年輕人。

在上海一家設計室工作的周喬今年為爸媽眾籌了一款別具特色的檯燈。“網購的檯燈大眾化,這款檯燈造兼具護眼功能和個性造型,更有格調,而且價格還不貴。”周喬説。

其實,指尖的變化,正是源於中國網民尤其是手機網民龐大數量的支撐。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佈的報告,截至2016年12月,中國網民規模達7.31億,互聯網普及率達到53.2%。其中,手機網民規模達6.95億,增長率連續三年超過10%。

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貿易部主任趙萍指出,無論是AR搶紅包,還是眾籌買年貨,都是利用科技手段增強和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

“指尖動動”正印證著百姓步入移動互聯新時代,其背後的社群經濟的發展將刺激更大的消費需求。

年夜飯“新吃法”、老字號“新面孔”——“舌尖嘗嘗”品出年夜飯供給側改革味道

春節前夕,家住浙江杭州的曾先生策劃了不一樣的年夜飯:以往都是妻子在家主勺做一桌菜,今年他跟幾個朋友組團輪流到各家吃團年飯,喝“轉轉酒”。最重要的是這些年夜飯都是由各家成員親自下廚奉上。

這種看起來與AA制和眾籌模式有點類似的“創意年夜飯”受到不少人的追捧,既歡樂了氣氛,又體現了節約。

創意、節儉、綠色……成為年夜飯的特色標簽。

為了提倡節儉用餐,四川成都大蓉和城北店特地推出了“剩菜新吃”服務。“店裏梳理出十余道菜品,並教客人將打包的剩菜重新加工,得到更多人的響應。”大堂經理羅春苗説。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人反而吃得更“土”更“綠”。在年夜飯食材採購中,生鮮食品、新鮮水果和蔬菜增幅尤其顯著。今年阿裏巴巴年貨節統計的全網最暢銷十類土特産中,腌漬食品只佔一席,水果卻有三種。

守正出新。消費者創出了年夜飯的“新吃法”,一些老字號餐飲店也換了“新面孔”。

便宜坊集團副總經理劉偉告訴記者,為了“粘”住消費者,烘托年味,集團今年繼續參加“舌尖上的廟會”,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另外還推出780元禮券,顧客憑券在24節氣中任何一個節氣到店都可以享受一道節氣菜。

除了在年貨市場“玩出花樣兒”,老字號們也在經營方式上進行了創新,如內聯升布鞋和迪士尼跨界合作、百年義利舉辦親子DIY、老舍茶館辦起了老北京生活方式博物館。

商務部數據顯示,“中華老字號”全聚德、便宜坊、狗不理等年夜飯一桌難求,安徽同慶樓營業額同比增長近50%。河北、遼寧各類家宴、壽宴、聚會宴等傳統宴席銷售額佔餐飲企業總營業額的70%以上。

“年夜飯年年新,但消費者追求品質、綠色、健康、個性的特點愈加明顯。”商務部研究院流通與消費研究所副主任陳麗芬説,餐飲企業的創新本質上還是通過供給側改革,滿足消費者多樣化、個性化的用餐需求。

揮汗奔跑、團圓旅行——“足尖跑跑”催生健康中國新亮點

當一些人發送“聞雞起舞”的拜年祝福時,另一撥人開始“聞雞起跑”,用腳丈量土地。

不少小夥伴在春節朋友圈中曬運動、曬健康,甚至有的人跑出一隻“雞”形、一個“好”字,並給自己定下2017年跑步健身的目標,以這種別出心裁的方式慶祝新年。

在北京、上海等多地的許多健身房春節期間均照常營業,健身房裏一片大汗淋漓、熱鬧非凡的景象。在有的健身會員群裏,有人笑言:“已經迫不及待地想拖著無比疲憊的脂肪奔去健身,把自己狠狠虐一頓。”

足尖下的世界,既有揮灑汗水的奔跑,更有駐足山川的快意。

從河南南陽到陜西西安旅遊的李磊就告訴記者,這已經是他連續第四年帶家人春節出遊了。“帶著全家人外出過年,既不影響團圓,還能感受別樣的春節氛圍,也是提升老人幸福感的極好方式。”

事實和數字都在印證,“團圓旅遊”正在成為春節中越來越多人的選擇--《2017春節旅遊趨勢報告與人氣排行榜》預測,春節出遊中以家庭為單位超60%。國家旅遊局發佈的數據顯示,春節前3天,家庭郵輪出遊增長迅速,跟團出遊人數約增長10.7%。

此外,鄉村遊、民俗遊也成為雞年春節旅遊的主題詞。青山綠水、田間野味、民俗表演……遊客們在快節奏的生活中努力尋找慢的記憶和自然的氣息,喚醒逐漸淡化的“年味”。

螞蟻短租平臺數據顯示,春節期間,三亞、廈門、哈爾濱的短租民宿預訂量進入全國前五,其中三亞的訂單佔比更是超過房源總數最多的北京20%,位居第一。

出境遊依舊“井噴”。有預測顯示,2017年春節我國出境旅遊人數或將超過600萬人次,中國春節已成全球旅遊的黃金周。

“遠足”催生出多種多樣的出行方式,除傳統的飛機、火車、自駕遊,拼車出行也成為春節期間國人出行的新亮點。

在北京工作的鄭東今年選擇了“順風車”回山東老家過年。大年初三他又和朋友一起坐“順風車”去青島遊玩。相比傳統的長途大巴或火車,鄭東覺得拼車很自由,還能結交新朋友,最重要的是不再為搶不到票而發愁。有一種想走就走的暢快。

無論是腳底下的奔跑,還是足尖上的旅行,無一不是人們對健康理念、品質生活的追求,昭示著國人享受型消費的巨大潛力。

民俗電影“飛”、百姓舞臺“炫”——“心尖暖暖”迎文化高品“味”

讀書或旅行,身體或靈魂,一定要有一個在路上。

看電影、賞話劇、觀民俗、逛廟會……豐富的文化活動成為春節一切熱鬧喧囂之後,對人們心靈最好的滋養。

越來越多傳統文化的“味道”回歸廟會,其功能內涵得到延展。在四川,無論是武侯祠博物館舉辦的成都大廟會,還是杜甫草堂舉行的成都詩聖文化節,抑或是金沙遺址博物館舉行的“金沙太陽節”,都實現了民俗與藝術的完美交融。

假日向來是電影市場“黃金檔期”,春節觀影日益火爆成為新“年俗”。春節前四天全國電影票房超過24億元,總票房超過去年,其中正月初一票房創下單日曆史新高。

趙萍説,文化服務類消費的發展將越來越成為春節消費的主力軍。相關的行業應該思考如何在春節期間為百姓推出更具品質化和個性化的産品和服務。

熒幕上火爆,熒屏下紅火。越來越多的市民從家中走出,登上社區群眾文化活動舞臺,參與地區文化展演。

“藝藏於民”。1月22日起,2017“我愛北京--市民新春聯歡會”在國家大劇院開場,從“迎新春專場”到“青少年專場”,從“京津冀專場”到“音樂廳專場”,為百姓提供了步入高雅藝術殿堂的舞臺。

觀眾劉鳳看到一群平均年齡在60歲上下的中老年人帶來的原創芭蕾舞《暢想紅梅》時,也深受感染:“一樣是老太太,看她們在臺上舞蹈、表現,台下有掌聲,我們手腳癢癢,也想跳舞了。”

無論是傳統的民俗廟會,還是現代的電影演出,以及民間文藝活動,在溫暖人們心尖的同時,也在不斷提升著國人的文化品位,煥發出更強的生命力。(執筆記者:于佳欣;參與:葉含勇、吳濤、薛天、陽娜、賈遠琨)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林巧婷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