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湖南: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2017-02-07 11:23 來源: 湖南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全省農業戰線熱議中央“一號文件”

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剛剛發佈,立即引發全省各界廣泛關注,成為農業戰線的熱議話題。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聚焦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農業大省,湖南如何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2月6日,省農業、糧食、畜牧、農機等部門分別組織學習,解讀中央一號文件精神,明晰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目標和路徑。

中央一號文件似春風,吹拂三湘田野。省內種糧大戶、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熱議中央一號文件,感知惠農政策的溫暖,心中涌動著持續增收、發家致富的激情。

以精細農業引領供給側改革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的主題是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省農委主任劉宗林稱,湖南抓好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事關大局,非常重要。

劉宗林稱,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著力打造以精細農業為特色的優質農副産品供應基地。這一戰略部署,找準了湖南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著力點,與中央一號文件精神高度契合。全省農業系統要把中央的要求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結合起來,以精細農業引領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培育農業農村新産業新業態,拓展農業農村發展新空間,開闢農民增收致富新渠道。

湖南要打造什麼樣的農業供給側?省農委副主任余雄認為,根據中央一號文件精神,針對我省農業供給側存在的“多的不優、優的不多、缺的不少、少的很貴”等問題,湖南應著力從優質化、品牌化、多樣化、市場化“四化”目標入手,以改革為手段,以結構調整為路徑,以“精細化”理念為指針,著力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離不開“降成本”。成本如何降?省農機局局長王羅方稱,通過機械化,降低人工成本;通過規模化,降低管理成本;通過精準化,降低物化成本。中央一號文件明確,完善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有利於加快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發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利於把農民對高效的經濟作物、養殖業等生産機械的潛在需求釋放出來,提升我省林果業、養殖業的機械化水平。

糧食穩産能提效益

根據中央一號文件精神,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在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礎上,提升種糧效益,確保農民增收。

省糧食局局長張亦賢稱,湖南作為産糧大省,承擔著國家糧食安全的重任。隨著百姓習慣由過去溫飽型的“吃飽”向現在健康型的“吃好”轉變,湖南糧食要滿足居民消費新需求,全面打造糧食供應新格局。2017年,全省糧食系統將著力實施優質糧油基地建設,提升優質糧源供給能力;著力構建産業聯盟,推進産業協同發展;著力推進品牌崛起,提升品牌價值;著力挖掘資源優勢,推進主食産業化規模發展;著力打造産業增長新亮點,推進精深加工、循環發展。

省農委糧油作物處處長戴魁根稱,湖南壓庫糧多數為口感較差的早秈稻,高檔優質米仍存在缺口。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湖南要牢牢守住永久基本農田不被佔用和毀壞的底線,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有效提升耕地地力,“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穩産能;主攻高檔優質稻和特色旱雜糧,滿足人們“吃好”的需求。

“中央一號文件,為種糧大戶送春風。”益陽市赫山區牌口鄉農民劉進良,2004年響應中央一號文件號召,承包3000多畝水田種糧食,榮獲“全國種糧標兵”稱號。他説,這些年來,自己種水稻的面積已減至1500畝,但全部種高檔優質稻,探索出“稻鴨共生、生態種養”的成功模式,去年純收入逾80萬元。“對照中央一號文件要求,大戶要種高檔優質稻,生産‘超泰米’,自己荷包增了收,又為國家糧食安全作了貢獻。”

穩豬保禽促牛羊水産

湖南作為養殖業大省,養殖業佔農業總産值的半壁江山。解讀中央一號文件,省畜牧水産局局長袁延文稱,湖南養殖業發展,要重點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對接市場、調優結構,發展品質優良、特色鮮明、競爭力強的現代養殖業。

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優化産品産業結構,著力推進農業提質增效。湖南養殖業結構如何優化?袁延文介紹,重點是“穩豬保禽促牛羊水産”,在推進畜禽漁産業化、規模化和標準化建設上下功夫,切實加強風險防控,著力強化養殖環保,實現“保供給、保安全、保生態、促增效”。

學習中央一號文件,佳和農牧公司董事長李鐵明稱,養豬業環保門檻提高,只有推行綠色生産方式,企業才能做大做強。近5年,佳和農牧公司根據環境承載能力養豬,以“豬-沼-苗(果、菜)”等循環利用模式,帶動農民發展300多個“生態小農莊”,戶均年增收15萬元。他感慨:“政策好、方向明、勁頭足,湖南養豬業將在轉型中迎來質的飛躍。”(記者 張尚武)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韓昊辰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