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生態保護:數據一個庫 分佈一張圖

2017-02-08 07:35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到2020年年底前,我國將全面完成生態保護紅線劃定——
生態保護:數據一個庫 分佈一張圖

生態保護紅線是生態空間範圍內具有特殊重要生態功能、必須強制性嚴格保護的區域,是保障和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的底線和生命線。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對保護國家生態安全,提高生態管理成效,有著非同凡響的意義——

在今年1月初舉行的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座談會上,環保部部長陳吉寧曾表示,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要堅持預防為主、守住底線,加快劃定並嚴守生態保護紅線。2017年年底前,沿江11個省市要完成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全面建立生態保護紅線制度。這一內容也是中辦、國辦近日印發的《關於劃定並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的若干意見》(下稱《若干意見》)的要求。

按照《若干意見》部署,到2020年年底前,我國將全面完成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勘界定標,並基本建立生態保護紅線制度。那麼,生態保護紅線將如何劃定?其間,國家和地方將扮演什麼角色?全國可能劃定的生態保護紅線面積比例將是多少?如何守住生態紅線……帶著這一系列問題,《經濟日報》記者採訪了相關人士。

生態安全形勢嚴峻

“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是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的客觀需求。”環保部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我國生態空間不斷遭受擠佔,生態環境問題突出,生態系統退化嚴重,國家和區域生態安全形勢嚴峻。

據介紹,當前我國各級各類生態保護區域存在一些問題,其中突出問題是保護地空間界限不清,交叉重疊,多頭監管,政出多門,管理效率低。

環保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所長高吉喜研究員指出,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要在技術層面上解決在哪劃、劃什麼、怎麼劃的問題。簡單而言,劃定生態保護紅線要經過三個步驟,包括科學評估、明確範圍、勘定邊界。

高吉喜研究員認為,從空間範圍看,生態保護紅線應至少包括主體功能區規劃中明確的禁止開發區域,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地質公園、世界文化自然遺産,以及國家公園、濕地公園、飲用水源地等,這些區域都是法律法規具有明確保護和管理要求的。

按照《若干意見》要求,各地認為有必要嚴格保護,事關生態安全格局的重要區域,也應納入生態保護紅線。

環保部相關負責人特別説明,城鎮空間、農業空間是與生態空間並列的三大國土空間,為避免相互交叉,城鎮建成區、農田範圍內需要保護的區域不納入生態保護紅線,按照土地利用規劃、城市規劃和基本農田保護區管理。

據介紹,生態保護紅線落地後,要查明各類基本信息,形成生態保護紅線數據“一個庫”、分佈“一張圖”。

確保紅線劃實落地

我國劃定生態紅線的實踐發端于浙江安吉,2011年10月份發佈的《國務院關於加強環境保護重點工作的意見》,最先在政府文件中正式提出劃定生態保護紅線。

據了解,近年來,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劃定並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的要求,環境保護、發展改革、林業、水利、農業、海洋等部門結合自身基礎已經開展了大量開創性工作。

此外,江蘇、天津、海南、江西、湖北、浙江、山東、四川、重慶和福建等地先行先試,也積累了很好的經驗,為《若干意見》的制定奠定了堅實基礎。

環保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從地方初步劃定的實踐來看,要保障生態保護紅線有效落地實施,迫切需要從國家層面出臺配套制度。《若干意見》出臺,適當其時。

《若干意見》明確,各省區市是實施劃定工作的責任主體。在回答記者關於生態保護紅線的劃定比例時,環保部負責人介紹,各省區市由於在自然地理條件、生態區位重要性、經濟發展水平和管理能力等方面存在差異,劃定比例也會有所不同,各地在生態保護紅線劃定過程中,要因地制宜、實事求是。

創新制度嚴守底線

“劃定紅線是基礎,嚴守生態保護紅線是關鍵。”記者注意到,《若干意見》明確了屬地管理責任,落實地方黨委和政府責任、各部門職責;生態保護紅線優先,確立生態保護紅線在空間規劃中的基礎地位等九方面的制度安排。

高吉喜研究員介紹,針對目前我國生態環境監測體系尚未形成,範圍和要素覆蓋不全,監測監控能力薄弱,標準規範與信息發佈不統一的現狀,《若干意見》提出了建立生態保護紅線監控體系的應對之策。

據介紹,生態保護紅線監控體系首先將通過建立綜合監測體系,快速、準確、自動獲取生態保護紅線的監測數據,實現由目前人工、零散、點狀監測向全方位、實時、信息化轉變。其次是通過建立全國生態保護紅線監管平臺,快速處理海量數據,綜合及時分析各類信息,及時預警生態風險和發現破壞生態保護紅線的行為。

生態保護紅線能否守得住、有權威、效果好,應當有一把作出保護效果的“尺子”和對地方政府工作成效作出評判的機制。對此,《若干意見》也作出了安排,一是以目標為導向,圍繞生態功能、面積大小和用地性質三個方面,建立科學可行的綜合評價指標體系。二是通過建立考核機制,將生態保護紅線保護成效納入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體系,對地方黨委和政府採取措施的落實情況和保護成效加以考核,考核結果將作為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綜合評價及責任追究、離任審計的重要參考。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白宛松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