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堅持持久戰 打好殲滅戰——
處理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四大關係”述評之二

2017-02-08 18:34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2月8日電(記者 林暉、張紫赟)2017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步入深化之年。作為一場關係全局的攻堅戰,長遠戰略目標與短期具體任務如鳥之兩翼、車之雙輪,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行第三十八次集體學習中指出,要處理好短期和長期的關係。既要在戰略上堅持持久戰,又要在戰術上打好殲滅戰。

堅持持久戰   重塑中長期增長動力

歲末年初,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在寒冬中帶來陣陣暖意:2016年我國工業企業效益呈現明顯好轉態勢,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8.5%,一舉扭轉了2015年利潤下降的局面。

在國內外經濟形勢依然嚴峻複雜的背景下,過去一年我國工業企業取得這樣的成績殊為不易,也映照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開局之年成效顯著。

“我國經濟運行中出現的問題,雖然有週期性、總量性的因素,但根源是重大結構性失衡。”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偉民指出,這些重大結構性失衡雖有政策上、工作上的原因,但根本原因是體制機制障礙,是市場在資源配置中沒有起到決定性作用,是政府沒有更好發揮應有作用。

從2015年11月召開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首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至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思路更加清晰、方案相繼出臺,向著不斷提高供給質量、矯正要素配置扭曲的目標大步邁進。

“實際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很難在短期內見效的。放眼全球,很少有政府主動提出供給側改革,正是基於這個原因。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既要有戰略眼光,更要有責任擔當。”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坦言。

滾石上坡,不進則退。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目標和使命決定了這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突擊戰,而是綿綿用力的持久戰。必須在戰略上堅持穩中求進,搞好頂層設計,把握好節奏和力度,久久為功,重塑我國經濟中長期增長動力。

打好殲滅戰   化解當前突出矛盾

“今年是最為較勁的一年,無論難度有多大,都要確保打贏‘6643’收官戰。”河北省省長張慶偉在地方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説。

“6643”工程,即到2017年,河北要實現削減6000萬噸鋼鐵、6100萬噸水泥、4000萬噸標煤、3600萬重量箱玻璃産能的目標。以去産能為抓手,河北痛下決心、壯士斷腕,在結構調整的陣痛中奮力實現轉型升級。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最終目的是滿足需求,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給質量,根本途徑是深化改革。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必須在戰術上抓落實幹實事,注重實效,步步為營,一仗接著一仗打。

2016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從當前突出矛盾入手,著力攻堅去産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任務。最終,提前超額完成鋼鐵煤炭去産能年度任務,商品房待售面積呈逐步減少態勢,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成本略有降低,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等措施陸續出臺,民生短板投資進一步提速加力。

“經過一年努力,五大任務取得明顯成效,但也出現一些新情況新問題,如部分過剩産能出現死灰復燃苗頭、三四線城市的房地産去庫存問題等。”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長王軍説,要根據新情況新問題,進一步完善政策措施,推動五大任務取得實效。

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在一場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殲滅戰中化大震為小震,積小勝為大勝,必將助力中國經濟打開新局面、躍上新高峰。

守護“保障線”   托底職工新出路

“幹了一輩子煤礦,沒想到就這樣轉崗啦,不知道自己還能做些什麼。”2016年4月,當真正離開礦井時,安徽淮北礦業原職工梁培培心中一度迷茫。

在政府和企業提供創業免息貸款、技能培訓等多項扶持政策幫助下,不到一年時間裏,梁培培從拉著雪糕車四處叫賣到現在經營三個店面,生活狀況大為改善。“走出來才發現,外面的世界並不可怕,反而激發了自己的潛力。”

梁培培感受到的溫暖並不是個例:河北對去産能失業人員給予專項活動重點幫扶,安徽以穩崗補貼、社會保險補貼、培訓補貼等形式給予精準幫扶,河南探索轉崗、內部退養、組團勞務輸出等多元化安置方案……

為做好去産能工作,中央財政拿出了1000億元的獎補資金。在各地方各部門努力下,僅2016年一年,鋼鐵煤炭去産能企業就有近70萬涉及職工得到妥善處置。

沒有一帆風順的轉型,沒有不痛不癢的涅槃。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攻堅戰中,必然要承受短期陣痛。咬牙挺過去,才是一片新天地。

專家表示,2017年,去産能企業職工安置工作壓力依然較大。對於承受陣痛的部分企業和職工,政府部門要進一步做好托底工作,儘量控制和減少陣痛,妥善處置企業債務,做好人員安置,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姜晨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