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上海進出口貨物佔全國近三成

2017-02-14 13:18 來源: 文匯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2016年,在國際貿易總體低迷的形勢下,上海口岸實現貨物貿易、集裝箱外貿吞吐量、出入境旅客和郵輪業務的增長。其中,口岸進出口貨物總值6.9萬億元,同比增長1.5%,佔全國的28.3%,規模位居全國第一。這得益於上海連續三年致力於提高通關效率的“單一窗口”政策。這是記者從昨天舉行的市政府新聞發佈會上獲悉的。

上海自貿區是提高通關效率的“先行者”,各類分線分類監管有效運行。口岸監管單位不斷探索實施“一線放開、二線管住、區內自由”監管制度,形成了一批可複製推廣、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口岸監管創新制度和模式。以風險管理、分類管理和信用管理為基礎,上海自貿區實行一線“先進後報”“進境免簽”“申報前檢疫”,二線“批次進出、集中申報、匯總納稅”“預檢核銷”,區內“自行運輸”,“自主保稅、自助通關、自動審放、重點稽核”,以及“十檢十放”、集約登輪檢查等便利措施。自貿區一線進境貨物入區通關時間平均縮短2-3天、成本平均降低10%。貨物狀態分類監管試點不斷擴大,目前,物流業務類型的試點範圍覆蓋自貿區所有海關特殊監管區,有業務需求並符合倉儲管理系統要求的企業,都可以參與試點。目前,試點企業已擴大到35家,貿易企業也已開展試點。此外,去年10月,國家稅務總局、財政部、海關總署《關於開展賦予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企業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試點的公告》明確了加工貿易類型的貨物狀態分類監管的相關稅收和監管政策,並把松江出口加工區列為試點範圍。

“三互”大通關建設在上海取得積極進展。口岸查驗單位積極推進“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全面提升執法效能和貿易便利化水平。關檢合作“三個一”(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 全面覆蓋,在廢物進口、商品化驗等領域推行監管結果互換互認,在旅檢、郵遞和快件監管全面實行“一機雙屏”。上海海關還率先啟動全國通關一體化改革試點,試點範圍已拓展至長江經濟帶區域。海關“一次申報、分步處置”通關模式基本實現。上海檢驗檢疫局則牽頭長江經濟帶檢驗檢疫一體化改革,推行“進口直通、出口直放”,將口岸通關執法作業前推後移。長三角、上海市與中部六省、川渝滬區域大通關建設得到了深化完善。通過建立聯合管控機制,上海航空、郵輪和鐵路口岸及南京、杭州航空口岸之間的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有效實施,外國旅遊團乘坐郵輪入境15天免簽政策得到了落實。

同時,上海口岸服務環境不斷優化,各口岸單位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監管服務流程,提效降本。在單一窗口公佈通關流程和作業時限,提高可預期性,建立進出口貨物口岸放行時間指標。上海港政府承擔查驗作業服務費的試點仍在繼續。據悉,2016年政府承擔約2億元,取消各類口岸申報數據處理等收費約2.8億元/年。海關、檢驗檢疫、海事還不斷推進通關作業無紙化。邊檢進一步簡化登輪單位備案和辦證程序,實行“一證全港通用”。

去年12月30日,上海單一窗口3.0版上線,本市企業自此可以申報經外地口岸進出的貨物,外地企業也可以申報經上海口岸進出的貨物。(記者 陳惟)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林巧婷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