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部長參加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教育界別聯組會
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參加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教育界別聯組會,與政協委員面對面交流
今年教育工作的一次集體備課
教育部長參加全國政協教育界別聯組會,聽取委員們對教育工作的意見建議,幾乎是每年兩會的一個慣例。
3月7日下午,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陳寶生早早來到位於華北賓館的全國政協委員駐地,參加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教育界別聯組會。
這是陳寶生第一次作為教育部長與全國政協委員面對面交流。聽完十余位委員的發言後,陳寶生直呼:“特別過癮,很有收穫,很有啟發!”
這是一次聯合診斷會
“今天的會是一次聯合診斷會,是對當前教育工作需要解決的突出問題,對今後教育發展需要解決的突出問題做的聯合診斷。”總結發言時,陳寶生説出了自己的“第一個感受”。
全國政協委員、吉林華僑外國語學院院長秦和,全國政協委員、西京學院院長任芳,全國政協委員、中央音樂學院教授劉月寧等3位委員的發言談到了民辦教育。在去年《民辦教育促進法》修訂、“1+3”文件頒布的背景下,委員們從細處著眼,關注法律和文件怎樣進一步落實。
“不是落在膝蓋上,落在腳面上,而是要落到地上!”陳寶生用一個關於“落實”的形象比喻,帶出了教育部今年根據“1+3文件”正在緊鑼密鼓籌備的民辦教育工作會。“我們總的想法就是要緊緊抓住《民辦教育促進法》修訂這個歷史機遇。當然,我也要説一句,要靠一次工作會解決所有問題是不可能的。我們年年往前走,作用會發揮得越來越好。”
對於全國政協委員、華北電力大學原校長劉吉臻談到的中小學生“課後三點半”問題,陳寶生深有同感。“我來教育部工作之後,到基層調研,好多年輕家長跟我講這個事,真是讓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都揪心撓頭!”
説到解決辦法,陳寶生胸有成竹地説:“去年,教育部已經在前幾年的工作基礎上,要求有條件的地方開展試點。具體分三步走:第一,鼓勵各地探索經驗,創造自己的品牌,解決自己的問題;第二,教育部印發了《關於做好中小學生課後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對此初步加以規範;第三,進一步完善相關政策,爭取儘快妥善解決大家都關心的問題。”
陳寶生進一步介紹説:“基本的思路是實行彈性放學時間。第一,明確放學之後不屬於義務教育,政府可以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給予補貼。第二,可以與家長協商,建立談判機制,適當收取一定的費用。第三,注意不要把這段時間又變成課堂教育的延伸。”
陳寶生高度肯定委員們對教育發展面臨突出問題的診斷:“這對我們分析教育發展的形勢,精準把握教育發展面臨的問題很有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