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連虧9年老國企如何打贏“翻身仗”?——解析“四川商投”國企重組改革

2017-03-08 11:25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成都3月8日電(記者胡旭)從“各佔山頭”到集團作戰、從吃大鍋飯到全員競聘、從“近親繁殖”到外部引才……近年來,四川商業投資集團強力推進以現代企業制度為導向的市場化改革,不僅使一家連虧9年瀕臨倒閉的老國企打贏翻身仗,並運用重組手段擴大改革成效,逐步向資本管控平臺過渡。

“開刀”重組指向既得利益

四川糧油和四川商業,兩家在上世紀末脫鉤自不同行政部門的改制國企,在本世紀頭10年卻走出了連年虧損、瀕臨倒閉相似軌跡。尤其是在外省同類企業蓬勃發展紛紛上市之時,四川商業到2009年凈資産竟只剩下2000萬元,負債率高達97%。

四川省國資委認識到,國企缺的不是資源和市場,而是現代企業制度。這個任務被交到時任四川商業集團董事長代平身上,“動蛋糕”也率先從四川商業開始。

“以前有5家公司在賣酒,都佔著自己的山頭不放,資源分散、內耗嚴重,而且靠獨立財務權力形成坐山吃山。”代平説,企業通過重構業務板塊、重建市場主體、重選負責人進行“削藩平亂”,同時對子公司財務總監實行總部派駐,杜絕底層掏空,企業當年扭虧。

隨後,改革向同屬商貿流通領域的四川糧油“開刀”。代平2014年兼任四川糧油董事長,繼續強勢推動業務整合、縮減領導職數,對市場化程度較高的公司實行全員競聘上崗、績效挂鉤,對人多事少效益差的公司進行關停並轉,企業亦很快步入正軌。

現在,兩家公司已打通人力、財力和市場資源,整合重組為四川商業投資集團,業務板塊和管理架構更加清晰,現代企業集團雛形初現。改革後集團主要經營指標連續7年創新高,2016年營收增長62.5%、利潤增長15%。

全方位激活人才第一資源

系統推進“人的市場化”、充分發揮人才第一資源作用,正是四川商投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實現翻身的核心所在。

來自民企的劉春通過公開競聘成為四川商投的一名職業經理人,上任後在董事會支持下,從頂層設計和管理執行兩個層面,著手改變得過且過、慢吞吞的行事方法,快速提升了企業的運行效率和生死存亡的緊迫感。

“部分國企幹部論資排輩思維嚴重,考慮官帽可能比考慮經營還多。”代平説,目前集團像劉春這樣的外聘職業經理人有4位,一方面,他們自己幹不好就得下課,另一方面,他們又對既有幹部隊伍形成鯰魚效應,“不換思想就換人”。

市場化選人用人也體現在普通職工層面。四川商投總經理伍雪説,商貿流通是充分競爭的市場,既不能有人吃閒飯,更要讓有能力的人上位。公司一方面分流冗員1600多人,另一方面對全部中層和80%基層員工實現競聘上崗,並且嚴格執行收入與績效挂鉤。

2015年,集團一家子公司的負責人就因利潤指標沒有完成目標,既沒拿到年終獎,還被調離崗位,這讓不少中層幹部感到前所未有的經營壓力。但另一方面,超額完成任務的單位和人員,則會獲得額外獎勵。

伍雪説,現在集團實行從領導到普通員工全員業績捆綁,新增項目全部實施業績對賭、量化獎勵和懲處指標,部分項目還在探索高管持股和經營層現金跟投,全面調動人才積極性。

“資本運營”引領重組改革升級

今年初,四川省政府正式宣佈將物資集團、外貿集團、長江集團、物流股份等4家省屬國有企業整體併入四川商投,組建四川唯一一家省屬商貿流通領域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推動四川商投改革站上新的起點。

四川省國資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重組涉及的企業分別處於商貿流通領域的各個環節,單體規模小、經營模式單一、內部市場化程度不高、激勵約束機制不完善、人才隊伍建設滯後、綜合影響力弱,難以承受現代市場競爭的風險與壓力。

整合重組後,新的四川商投資産規模將達70億元左右,四川在國資佈局上將首次擁有比較完整的大體系、多層次、全鏈條的商貿流通大企業,從根本上改變四川省屬商貿流通企業規模小、産業鏈條不貫通、行業帶動力弱的局面。

代平表示,整合後的四川商投將繼續以現代企業制度和市場化為導向,對業務資源進行優化配置,進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分層、分級、分類厘清權責,構建符合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定位的母子公司體系,推動集團內各企業實現産業融合、管理融合、文化融合。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朱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