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生態要美,農民要富,補償機制是關鍵”——福建代表團小組審議側記

2017-03-08 19:27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3月8日電(記者 許雪毅 鄭良)“生態要美,農民要富,補償機制是關鍵。” 8日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福建代表團分組審議第一小組會場,全國人大代表、福建省永安市洪田鎮洪田村黨支部書記鄧文山快人快語。

鄧文山給大家算了一筆賬:國家對生態公益林補償標準不斷提高,從最初每年每畝5元,提高到2016年的22元,令人欣喜。但與用材林相比,農民每年每畝有兩三百元利潤。兩者相差很大,影響大家護林積極性。

鄧文山説,就他所在的鄉鎮而言,生態公益林佔30%,天然林佔5%,用材林佔65%。他建議對天然林加以補償,同時繼續提高生態公益林補償標準。

鄧文山的話題,打開了代表們的話匣子。

“我補充一下。”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環資委副主任委員黃小晶代表拿過話筒説,福建森林覆蓋率達到65.95%,這是長期堅持植樹造林的結果。生態保護做法應該加以鼓勵。

“森林號稱‘綠色銀行’,但對一些老百姓來説,這銀行裏的錢看得到,用不到,這種情況應該改變。”黃小晶建議,逐年提高生態公益林補償標準,讓老百姓對保護生態環境有更多盼頭。

“國家確實對生態很重視。我原來在山區工作,當時嚴格制止破壞森林現象,但同時我們發現一個問題,保護生態不讓辦工業,當地群眾發展怎麼辦?”全國人大代表、中共莆田市委書記林寶金説,從源頭上保護生態應該得到補償,只有形成這樣的氛圍,綠水青山才會得到更多百姓的真心呵護。

“老百姓越來越重視生態,但如果沒有經濟效益,長期下來難有説服力。”全國人大代表、福建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葉雙瑜建議進一步加大對生態保護地區的補償力度。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白宛松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