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黑龍江:做“活”特色産業 增強“造血”能力

2017-03-13 10:18 來源: 黑龍江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做“活”特色産業 增強“造血”能力
我省全國人大代表聚焦産業扶貧

授人以魚,三餐之需;授人以漁,終生之用。脫貧攻堅不僅要解決貧困群眾的一時溫飽,還要徹底改變他們的落後困境,增強貧困地區的“造血”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建立一定的産業基礎,惠及廣大貧困農民,讓農民掌握脫貧致富的門路和技術是當前脫貧攻堅的一項重點任務。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推動特色産業發展,增強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自我發展能力。如何以産業扶貧助推脫貧攻堅,我省全國人大代表對此展開熱議。

種養結合規模經營脫貧路“新活力”

目前,種植業和畜牧業是廣煥發大農村基礎産業,對扶貧起到關鍵性作用,我省正重點實施優質糧食生産、畜牧水産養殖、特色經濟作物、農産品加工轉型升級、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動和新興産業帶動脫貧,在全省建設一批貧困人口參與度高的特色産業基地,打造一批特色致富項目,確保貧困人口長期穩定受益,帶動他們脫貧致富奔小康。

很多代表都建議,要把産業扶貧作為脫貧攻堅的根本之策,加強産業扶貧指導,完成本地區産業扶貧到戶精準對接工作。要推進糧食精深加工,帶動農民就業,就地轉化勞動力,切實增加他們的收入。要實施種養結合,規模化經營,在畜牧業發展上,引進龍頭企業,讓更多貧困戶真正參與到産業項目中。

“要使産業項目落地,配套資金得達到30%~40%。”有的代表建議,進一步加大對貧困縣一般性轉移支付力度,增加地方可支配財力,以使地方政府更好地保工資、保運轉、保民生、保配套、促發展,改變貧困縣落後的經濟發展環境,同時,建議國家在對貧困縣專項資金轉移支付上,減少或減免地方匹配資金,緩解縣級財力不足的壓力。

發展生態鄉村遊為脫貧帶來“新契機”

“以齊齊哈爾市為例,目前全市現有貧困村310個,貧困人口25.6萬人。泰來、甘南、拜泉3個縣是國家級貧困縣,龍江、富裕、克東、依安和克山5個縣是省級貧困縣。同時,齊齊哈爾地域遼闊,生態環境良好,旅遊資源豐富,特別是以扎龍濕地生態環境為代表的濕地旅遊資源,具備發展生態遊、鄉村遊、休閒遊和度假遊的獨特優勢。近年來,齊齊哈爾依託旅遊資源開發、項目建設、旅遊特色農産品開發等旅遊産業優勢,在推動和解決貧困人口就業、增加貧困人員收入、轉變貧困地區經濟結構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譚志娟代表介紹説,全市現有的鄉村旅遊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自主經營、投資合作等多种經營方式。由外來投資商在哈拉新村建設的風情園項目,不僅彌補了自身資金不足、管理經驗不夠的缺點,而且在發揮旅遊特色産業優勢方面實現了快速發展。

譚志娟建議,要統籌規劃,通過編制具有系統性、戰略性指導意義的鄉村旅遊扶貧規劃,結合扶貧任務,根據實際情況有序發展鄉村旅遊。要從環境整治、基礎設施、交通道路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優先安排補充項目。同時,對發展鄉村旅遊農戶給予資金、項目補助。通過專業化、信息化、技能化等方面的實踐培訓,切實提高村兩委、村集體、合作社、農戶的思想意識,以及發展鄉村旅遊的管理、服務水平。將鄉村旅遊納入國家、省、市的旅遊宣傳促銷體系當中,強力宣傳、大力推廣,做大鄉村旅遊客源市場,實現鄉村旅遊快速發展。

傳承少數民族文化脫貧邁出“新步伐”

作為赫哲族唯一的一名代表,劉蕾最關心的莫過於少數民族的民生問題。她説,大力發展少數民族地區旅遊産業,不僅可以加大少數民族文化保護和發展力度,調動大家傳承的積極性,更可以使貧困地區的少數民族拓寬致富途徑,加大“造血”功能。過去同江市八岔村以單一的捕魚業和種植業為主,現在搞起了民俗遊,推出了“赫鄉民俗體驗遊”、“漁獵體驗遊”、探索冬季冰雪遊,並舉辦了開江節、烏日貢節、赫哲冬捕節、潑雪節等。去年6月~9月這一階段接待遊客2.3萬人次,過夜遊客3000人次,實現旅遊純收入100多萬元。現在大家都在各種微信群裏學習、交流民族語言。還有民族手工藝學習班,教大家如何製作赫哲族手工藝品,像魚皮畫、魚皮服飾、魚皮腰帶等,既豐富了當地群眾的物質生活,也開拓了精神生活,更使他們在脫貧的道路上加快了步伐。

據了解,在全省1778個扶貧開發建檔立卡貧困村中,有少數民族貧困村90個,佔5%。2015年,全省民族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1896元,比2010年增長87.4%。

劉蕾建議,要充分發掘、保護和發展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發揮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資源優勢,實現旅遊業整體發展。建議國家相關部門能夠在少數民族特色産業發展上,特別是在民族特色旅遊方面,給予政策、資金方面的大力支持,並下大力氣培養少數民族幹部和專業技術人才,助推民族旅遊經濟發展。(記者 薛立偉 閆紫謙 董新英)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白宛松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