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打贏脫貧攻堅戰,不讓殘疾人掉隊——我國織密政策保障網確保殘疾人共奔小康

2017-03-21 19:41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3月21日電 3年前的3月20日,對廣大殘疾人來説是一個不尋常的日子——

這一天,習近平總書記在致信祝賀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成立30週年時強調,殘疾人是一個特殊困難的群體,需要格外關心、格外關注。讓廣大殘疾人安居樂業、衣食無憂,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重要體現,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必然要求。

3年來,各級黨委政府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託,不懈努力,推動我國殘疾人事業發展邁出堅實步伐:惠及殘疾人生活的政策保障網織得更加密實、殘疾人生活狀況顯著提升、平等參與的社會環境更加優化……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進程中,8500萬殘疾人的獲得感越來越強,殘疾人與其他社會成員一道過上更有尊嚴、更加殷實、更加幸福生活的夢想正一步步變成現實。

頂層設計 完善制度保障

“柴米油鹽在別人眼裏是小事,但在我眼裏卻是大事,有了這份補貼以後,我就再也不用為買菜吃飯發愁了。”家住陜西省寶雞市金臺區的重度殘疾人韓建利所説的補貼,是2016年開始發放的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兩項補貼”加起來雖然不過200元,但卻解決了他一家三口的燃眉之急。

2016年1月1日起,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在全國範圍內正式實施。作為國家層面創建的第一個殘疾人專項福利制度,“兩項補貼”是針對殘疾人特殊生活困難和長期照護困難所做的制度安排,它與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進行了有效銜接,鞏固和提升了家庭對殘疾人的照顧功能。

像韓建利一樣,截至2016年底,共有1700多萬困難和重度殘疾人從“兩項補貼”制度中受益。

直面殘疾人的現實困難,回應殘疾人的急切訴求。為廣大殘疾人提供應有的福祉,保障他們的民生日用,完善的頂層設計必不可少。

《關於加快推進殘疾人小康進程的意見》《“十三五”加快殘疾人小康進程規劃綱要》《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條例》……近年來,我國相繼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保障和維護殘疾人在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等各方面的權益,為殘疾人事業在新起點上實現新跨越提供了更為堅實的基礎。

關注民生 改善基本生活

“苦日子我是過夠了,別看我的腿有殘疾,但只要有了咱政府的好辦法,我肯定能早點摘掉這窮帽子。”在甘肅省玉門市獨山子鄉扶貧工作隊進駐的小院裏,東鄉族村民馬阿多羅拉著幫扶幹部的手興衝衝地説。作為當地納入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在工作隊的幫扶下,馬阿多羅的生活開始有了起色,原來一直內向的他也變得開朗起來。

打贏脫貧攻堅戰,殘疾人不能掉隊。2016年7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北省唐山市截癱療養院考察時指出,中國有幾千萬殘疾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殘疾人一個也不能少。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關注貧困殘疾人的民生改善和精準脫貧工作,通過實施《“十三五”脫貧攻堅規劃》《農村殘疾人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年)》等,幫助近447萬殘疾人實現了穩定脫貧。

中國殘聯有關負責人表示,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的任務。要進一步聚焦殘疾人基本醫療、義務教育、住房安全等領域,擴大基本康復服務、家庭無障礙覆蓋面,落實有針對性的保障措施,突出重點紮實推進殘疾人小康進程,同時努力實現殘疾人“精神生活有寄託、融入社會有尊嚴”。

融合參與 共享發展機會

“作為殘疾人,我更懂得殘疾群體的需求,所以我想為殘疾人説出他們的心裏話。”在剛剛結束的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河北省邯鄲市肥鄉區卜寨村村委會主任劉衛昌通過提案傳遞殘疾人群體的聲音。

幫助殘疾人融入社會,首先要傾聽殘疾人的訴求。如今,反映殘疾人自身權益訴求的渠道日趨暢通。殘疾人服務熱線和網上信訪平臺的開通,讓殘疾人依法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變得更為便捷可行。

與此同時,隨著城鄉無障礙環境建設的全面推行,殘疾人的出行障礙逐漸減少;交通運輸、金融服務、公共文化、廣播影視、互聯網等行業無障礙服務的逐步拓展,使殘疾人的信息交流更加順暢。

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扶持城鎮困難人員、殘疾人就業,全面落實殘疾人“兩項補貼”制度,切實保障婦女、兒童、老人、殘疾人合法權益。這為殘疾人事業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

中國殘聯有關負責人表示,殘疾人既是全面小康社會的受益者,也是重要的參與者和建設者。廣大殘疾人和殘疾人事業工作者將不負習近平總書記的囑託,在共奔小康的征程中自強不息,砥礪奮進。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雷麗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