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強化“四個意識”加快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

2017-03-28 10:06 來源: 吉林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兩會期間參加審議時提出,“要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推進幹部作風轉變,深入實施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全面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這為推動長春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提供了科學指導和基本遵循。當前,我們要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按照省委提出的“打先鋒、站排頭”要求,進一步解放思想,搶抓機遇,打好穩中求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脫貧攻堅、全面深化改革“四場硬仗”,在滾石上山、爬坡過坎中集聚新動能,加快建設東北亞區域性中心城市,再創老工業基地新輝煌。

一、堅持創新理念,在轉型升級中壯大實體經濟

加快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必須認真學習領會黨中央決策部署,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大局,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立足長春實際,積極主動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主動引領實體經濟轉型升級、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新舊動能轉換,努力走出一條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優勢充分釋放的發展新路子。

積極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補齊發展短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的必由之路,抓住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抓住了經濟工作的主要矛盾,抓住了破解發展難題的根本之策,要深度推進“三去一降一補”重點工作落實,著力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加快補齊有效投資不足、産業不協調、城市功能不完善、民生保障層次不高、縣域經濟不發達、科技創新能力不足和軟環境建設的短板,激發振興發展的持續動力。

實施創新驅動,增強實體經濟發展動力。振興實體經濟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關鍵是要通過創新提高實體經濟質量效益,增強競爭力。要大力實施“一二四五”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即,圍繞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一個目標”,做好高和新“兩篇文章”,打贏科技體制機制、科技創新平臺、科技創新項目、科技創新主體建設“四個攻堅戰”,推動形成“一條龍”式的協同創新模式、圍繞産業鏈推廣創新鏈模式、科技型“小巨人”企業模式、科技孵化器模式、科技人才帶動科技創新模式“五種模式”,加快構建全域創新體系。要全力推進“中國製造2025”試點示範城市建設,做好擴大有效投資和項目招商,按照優化一産、抓牢二産、突破三産的要求,改造提升傳統産業,提高長春産品和長春製造的核心競爭力。

全面深化改革,優化實體經濟發展環境。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要以“一門式、一張網”政務服務綜合改革為抓手,積極推進簡政放權,優化政務服務,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打造誠信政府。堅持“立足吉林看長春,放眼全國看長春,走向世界看長春”,主動把長春融入全球經濟發展大格局中,抓好長春新區、興隆綜保區等對外開放平臺和“長滿歐”國際貨運班列等對外通道建設,積極推進與天津、杭州的對口合作,不斷提升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能力和水平。

二、堅持以強烈的文化意識指導城市建設與管理,建設綠色宜居城市

建設和管理城市必須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堅持以強烈的文化意識指導城市規劃、建設與管理,推動城市功能、形象、品位和人居環境提升,建設“綠色、智慧、人文”的新型城市。

堅持高水平規劃。主動站在國家“一帶一路”“長吉圖開發開放”戰略和哈長城市群建設的高度,規劃設計城市佈局、城市風格、城市規模、城市功能、城市建築文化。要把城市獨有的歷史文化底蘊、人文景觀和現代文化發展成果等元素融入城市規劃,要體現全局性、配套性、市民生活的便利性和各類要素的可得性,要堅持把打造良好城市生態環境作為重要因素。要強化城市規劃的約束性和執行力,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

堅持高標準建設。深入實施舊城改造提升和加快新區建設“雙核帶動”戰略。老城和新區是城市發展的兩核,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城市的過去和未來。一方面要加快新區建設,堅持走內涵式發展道路,統籌抓好基礎設施建設和主導産業培育,促進産城融合發展,努力把新區打造成城市新的增長極,加快長春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步伐;另一方面要全力推動舊城改造提升,要按照“在保護中推動發展,在發展中實現更高層次保護”的要求,加快舊城區改造提升和功能完善,不斷改善廣大市民的工作和生活環境,努力留住更多“老長春”的美好記憶,努力把長春建設成為“本地人幸福,外地人羨慕”的品質之城。

堅持高效能管理。城市“三分建、七分管”。現代城市需要科學管理,要按照美化、彩化、亮化、綠化、文化的要求,大力推進城市文化修復工程、生態修復工程、道路修復工程、交通規範工程和市容市貌整治工程,做到全覆蓋、無死角,使長春城市更加整潔、美觀、有序。要深化城市治理體制改革,加快構建權責一致、重心下移、合法高效體制,確保城市管理“有人管事、有錢辦事、遇事找得到人、有問題能解決得掉”,在共治共建共管中為城市發展提擋增速。

三、堅持問題導向,在改善民生中讓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民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南針”。我們要強化“問題意識”,以服務化理念、市場化路徑、信息化手段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讓“最具幸福感城市”成為長春永恒的品牌。

主動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去年,我們已經完成了70%的貧困村和70%貧困人口脫貧的“雙70目標”,餘下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難啃的硬骨頭,要以超常規力度打好攻堅戰。要在“精準”上發力,精準分析致貧原因、精準落實幫扶責任、精準制定脫貧措施,解決“扶持誰、誰來扶、怎麼扶、如何退”等重大問題;要在“成效”上發力,抓好産業扶貧、基礎扶貧、智力扶貧,提高貧困地區自我發展能力;要在“返貧”上發力,抓好貧困戶動態監測、教育引導等環節,建立脫貧機制,鞏固脫貧成果。

群策群力,千方百計擴大就業。增收和就業是實現社會公平與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礎,也是激發群眾生産積極性的重要手段。當前,長春市就業形勢依然嚴峻,必須靠發展拉動就業。要用足用好國家支持老工業基地優惠政策,助推發展,讓百姓得到實惠,享受紅利;要強化“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力度,發揮長春高校科研院所密集、技術人才多的優勢,借助“互聯網+”,以創業帶動就業;要持續實施增加城鄉居民收入的“暖流計劃”,在重點解決農民增收的基礎上,將增收對象覆蓋擴大到就業困難人員、低保等弱勢群體和優撫對象、科技從業人員等6類群體,努力保障全體市民收入水平的持續穩定提升。

以人為本,辦好民生實事。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切實把辦好民生實事作為黨委政府工作的主攻方向,堅持多看百姓身邊事,多聽百姓心裏話,多算百姓生活賬,站在群眾的立場上觀察和思考問題,帶著感情幫助群眾解決問題,切實把民生工作投入到人民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實事中去,認真為群眾解決好上學難、看病難、停車難等現實問題,尤其是要更多關注城市困難群眾的生活,多做雪中送炭的事,切實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王君正 省委常委、長春市委書記)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杜暢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