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三去一降一補”不能走老路

2017-04-12 07:33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在推進“三去一降一補”中,必須摒棄以行政命令手段推動目標任務落實的計劃經濟思維,更多地強調用市場化法治化的辦法,但這並不意味著不要發揮政府的作用。下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盤大棋,必須正確處理好市場和政府的關係,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同時更好地發揮政府的作用

近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要更多運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推動“三去一降一補”改革任務取得新的實質性進展。

在推進“三去一降一補”中強調多用市場化法治化的辦法,這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內在要求,也是著眼于長遠發展的必然選擇。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經濟運行中出現了一系列突出的矛盾和問題,如經濟增速下降、實體經濟盈利下降、經濟風險發生概率上升等。這些問題主要不是週期性的,而是結構性的。要解決這些結構性、體制性、素質性的問題,就必須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主線,就是要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這是生産力能否解放好、發展好以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能否取得成效的重大原則性問題。因此,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過程中,必須不斷改革完善市場機制,矯正以前過多依靠行政配置資源帶來的要素配置扭曲,不斷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三去一降一補”作為當前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五大重點任務,過去一年的推進取得了明顯成效,但個別地區、個別部門也存在用行政性手段過度干預的問題。

以去産能為例,儘管鋼鐵、煤炭超額完成去産能年度目標任務,但其進程並不順利。去年上半年,我國鋼鐵煤炭去産能與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的要求相比仍有一定距離。隨著國務院派出督查組以後,各地的去産能進程才開始提速。原因是面對困難和挑戰,一些地方的信心不足、辦法不多,習慣於制定計劃,一級一級往下分配去産能的指標,而不是發揮市場機制對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

這種行政命令的做法,最終導致了鋼鐵和煤炭市場供給趨於緊張,産品價格出現了暴漲行情。這也説明,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過程中,如果市場機制的作用發揮得不夠,政府干預過多,不僅解決不了結構性的矛盾,還會導致結構性矛盾的固化,並引發新的問題和矛盾,使結構性問題更加積重難返。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根據新情況新問題完善政策措施,推動五大任務有實質性進展。《政府工作報告》也指出,要用改革的辦法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努力取得更大成效。

在推進“三去一降一補”中,必須摒棄以行政命令手段推動目標任務落實的計劃經濟思維,更多地強調用市場化法治化的辦法。例如,在去産能過程中,要通過繼續深化改革,建立更加開放的公平競爭環境,讓各市場主體在競爭中實現優勝劣汰,使落後産能被“擠”出去,而不是通過行政命令壓減産能過剩行業的産量。又比如,在去杠桿中,要支持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加大股權融資力度,強化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財務杠桿約束,逐步將企業負債降到合理水平。

當然,強調用市場化法治化的辦法,並不意味著不要發揮政府的作用。下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盤大棋,必須正確處理好市場和政府的關係,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同時更好地發揮政府的作用。在推進“三去一降一補”中,政府既要明確權力邊界,在行政干預上多做“減法”,把“放手”當作最大的“抓手”;也要集中精力抓好那些市場管不了或管不好的事情,切實履行好宏觀調控、市場監管、公共服務、社會管理、保護環境等基本職責,不能把“放手”當“甩手”。(洪觀平)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劉淼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