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東北銹帶”崛起千億級醫藥健康産業

2017-04-19 16:02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長春4月19日電(記者 鄒聲文 宗巍)這是一座典型的“鋼鐵城”,其發展“成績單”讓人驚艷——

50多個藥品單品種銷售過億、人參化粧品暢銷海外、冰葡萄酒早早脫銷、旅遊旺季一床難求,曾經一業獨大的鋼鐵等冶金業GDP佔比降至1.1%……

位於吉林東部長白山麓的通化市,依託資源優勢,用20年時間在所謂“東北銹帶”上打造出一個千億級的醫藥健康産業,為東北老工業基地轉型升級探索出一條“綠色道路”。

從“鋼鐵城”到“醫藥城”:“銹帶”城市“化蝶新生”

去年,通化市規模以上醫藥工業産值1200多億元,同比增長10%,利潤同比增長23.4%,總量和效益佔吉林省60%左右,成為名副其實的“醫藥城”。

通化曾是聞名東北的“鋼鐵城”。從上世紀50年代以來,以通鋼為代表的冶金業“一柱擎天”,長期佔全市工業總量的三分之一。

過於依賴鋼鐵産業的發展模式讓通化吃盡苦頭。如何改變結構單一的舊模式?20世紀90年代中期,通化瞄準當地盛産人參、天麻、貝母、五味子等多種中藥材的優勢,確定實施“醫藥城”發展戰略,大膽探索“以藥補鋼”的發展新路。

隨後,通化成立了醫藥行業辦公室、醫藥産業發展推進組,相繼出臺了“招商引資”和“小巨人”企業優惠政策。從那時起,通化就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瞄準“醫藥城”的目標一幹就是20年。

沉睡的醫藥資源一旦被喚醒,就帶來源源不斷的收益。20多年來,通化醫藥健康産業年均增速28%,最近5年年均增速也保持在21%以上,特別是涌現出了修正、東寶、萬通等一批在全國叫得響的醫藥企業。其中東寶重組人胰島素系列産品迅猛發展,成為國內治療糖尿病首選藥物。

如今,通化冶金産業增加值佔GDP比重已降至1.1%。資源消耗少、環境污染小、附加值高的醫藥健康産業已經崛起為老工業基地的“綠色引擎”。

從“廢品”到“寶貝”:“創新”驅動産業之“變”

走進通化康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臨時生産車間,工作人員在流水線上緊張作業。董事長林萬君介紹,公司主打的抗菌肽化粧、保健等系列産品去年産值1.2億元,今年預計3個億。2萬平方米新廠房投入使用後,産能會大幅提升。

“肽提取自林蛙皮。”林萬君説,當地盛産林蛙,過去林蛙皮沒人要,被村民扔到山溝裏,多年都不腐爛。得益於吉林大學的創新成果順利轉化,公司推出的抗菌肽系列産品銷路很好,更多的新産品即將上市。“林蛙皮從廢品變成了寶貝,現在一斤要賣15元。”

通化玉聖藥業主打産品為大株紅景天注射液,去年銷售9億多元,預計今年13億元。公司負責人邱久文介紹,2015年公司與浙江大學等單位進行中藥大品種二次開發,預計能在“十三五”末帶動公司銷售收入達到25億元。

在發展初期,通化醫藥品種單一、科技含量低,企業盈利能力低,産業拉動作用小。為了改變這一局面,通化把創新驅動作為支撐産業發展的核心力量,一方面積極提升本地研發實力,另一方面鼓勵企業走出去,通過市場配置資源,借助域外力量研發創新。

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則,通化先後與中國農大、北京林大、中國藥科大學等“十四校三所一院”簽訂科技戰略合作協議,並組織專家科技“巡診”,破解企業技術瓶頸。目前東寶等企業與高校院所達成50多項科技成果轉化協議。同時,當地還依託重點企業和園區,吸引科研專家團隊創業,並積極克服地域局限,在全國各地建立研發基地。

目前,全市醫藥企業擁有省級企業技術中心41個、國家級技術中心3個,近年先後自主研發了22種國家一、二類新藥,為當地醫藥産業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科技支撐。

從“醫藥”到“健康+N”:拉長“鏈條”開拓新天地

4月中旬,長白山區傳統的“老把頭”節在通化舉行。除了觀看難得一見的祭拜儀式,遊客還能品嘗“人參宴”、逛人參大市場、參觀人參博物館,全方位了解人參文化。很多外地遊客表示,原來認為人參僅僅是藥,沒想到衍生出這麼多內容。

在集安益盛藥業公司展廳,琳瑯滿目的人參化粧品引人駐足。工作人員介紹,2015年公司進軍化粧品市場,當年銷售1個億,去年增長到5個億,今年有望實現8個億。作為一家主打人參醫藥産品的企業,人參化粧品正在成為公司盈利的新支柱。

無論是“老把頭”節的火爆,還是益盛公司探索的新領域,都是當地打造“健康+N”産業模式的一個縮影。通化提出,要以醫藥健康産業為基礎,著力發展健康+醫藥、健康+食品、健康+養生、健康+旅遊等大健康産業體系。

通化市發改委副主任劉向海介紹,大健康産業是以高科技含量和剛性需求為主要特徵的新興産業,目前美國、加拿大、日本等發達國家健康産業十分發達,而我國健康産業剛剛起步,市場空間十分巨大。

過去,通化醫藥發展定位在“已病”,如今還要定位在“未病”。劉向海説,當地將發揮人參等資源優勢,加快發展保健食品和功能性食品産業。“我們已有國內銷量最大的人參保健飲品,佔有80%以上的市場份額。”

通化還不斷挖掘自身生態環境優勢,加快發展旅遊、養生養老産業。每年旅遊旺季,集安等地一床難求,很多南方人慕名而來。去年,全市接待旅遊人數1033萬多人次,旅遊總收入超過15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7.1%和25.6%。

目前,通化大健康産業格局基本形成,正在成為通化加快綠色轉型發展和推進供給側改革的重要抓手。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劉淼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