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重慶市民生水利建設全面提速

2017-05-04 08:16 來源: 重慶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水缸“下崗” 貧困戶得補貼 莊稼不再“靠天收成”
我市民生水利建設全面提速

前不久,江津區西湖鎮西湖街道居民江洪榮拆下了家裏的凈水器,這是江家用水史上一件大事。

10年前,西湖水廠竣工,江家使用了數十年的挑水扁擔“下崗”了。後來,由於水廠供水能力趕不上新增用水人口的速度,水質時好時差,江洪榮便花了1600元購買凈水器,用來過濾自來水。2016年底,西湖鎮新水廠投用,江家的凈水器也正式“下崗”了。

江家人用水方式的變化,是重慶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一個縮影,也是我市近年來大力實施民生水利工程的見證。

水利,與民生息息相關。“近五年來,我市對民生水利工程的投入力度超過了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市水利局局長王愛祖表示。而通過農村飲水安全、山坪塘整治、農村小水電扶貧等一系列與群眾生産生活直接相關的水利工程的實施,我市民生水利建設得以全面提速,許多地方農民喝不上水、莊稼“靠天收成”的歷史已被改寫。

農村飲水不安全問題已基本解決

與江家“凈水器”一樣“下崗”了的還有北碚區澄江鎮轉龍村村民曾國富家的一口水缸和一個蓄水池。

石頭水缸,埋在院子裏。在2007年以前,曾家都是四處找水,然後把好不容易找到的水倒進石頭水缸裏,為了避免水被蒸發,一家人總是要仔細地為石頭水缸蓋上蓋子。

水泥砌的蓄水池,在廚房的水龍頭下方。2007年,澄江鎮轉龍村的高峰供水站投運後,隨著用水人數的增多,供水站逐漸出現供水不足、水質時好時差的問題,老曾只好砌了個蓄水池儲水。後來,澄江鎮啟動高峰供水站改建工程,高峰供水站不但供水能力增強,對水質也嚴格把關,老曾家從此再也用不著水缸和蓄水池了。

解決農村居民飲水安全問題,是近年來我市著力推進的民生水利工程之一。王愛祖介紹,2005年國家開始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到2011年底,我市累計解決了1000余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但旱情最嚴重、人畜飲水最困難地區仍然存在飲水安全問題。

為啃掉這一“硬骨頭”,全市自2012年以來累計投入資金67.01億元推進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成供水工程21568處,新增供水能力166萬立方米,解決了792萬農村居民和53萬農村學校師生的飲水安全問題,農村集中供水率提高到84%,自來水普及率提高到75%。到2015年底,我市已基本解決農村飲水不安全問題。

在此基礎上,針對此前我市農村供水沒有專門的水質檢測機構、水質安全得不到保障的情況,重慶開始著力構建農村飲水安全水質檢測監控體系,以實現農村居民從“有水喝”到喝上“放心水”的轉變。

“目前,我們在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36個區縣都建立了區縣級水質檢測中心,配置了專業檢測設備,使其能達到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中常規的42項檢測能力。”王愛祖説,這確保了農村居民喝上水質達標的“放心水”。

不僅如此,今年5月1日,《重慶市村鎮供水條例》正式實施,也為我市農村居民飲水安全提供了法律保障。

山坪塘成為山區農民的“增收塘”

眼下,正是春耕生産的關鍵時節。5月2日,記者在巫山縣廟宇鎮新城村一社看到,山坡上一處整修後的山坪塘已經蓄滿了水,村民丁時萬正向自家水田引水,為插秧做準備。

這口山坪塘位於學堂灣,修建於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由於年久失修,蓄水能力下降,往年一到春耕時節,村民們只能盼天下雨來灌滿水田。但自從巫山縣對學堂灣山坪塘進行整治後,塘內又蓄滿了清水,村民們隨時可以引水灌溉,再也不用冒著雷雨下田了。

王愛祖介紹,在山高坡陡的重慶,蓄水容積在500立方米至10萬立方米之間的山坪塘,是山區農民生産生活的重要水源保障。但我市現有山坪塘多建於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多數淤積、滲漏嚴重,壩體單薄,放水、排水設施缺失或損毀,制約了社會經濟發展。為解決這一難題,市委、市政府從2013年起便把山坪塘整治納入民生實事重點推進。市、區縣簽訂責任書,將其列入對地方黨委、政府實績及黨政一把手年度考核。同時明確了山坪塘整治的重點為“3+1”,即擋水、排水、放水設施“三大件”整治和必要的清淤擴容。

從2013到2016年,我市已累計投資68.55億元,對10.187萬口山坪塘進行了整治。今年,我市還將整治2.6萬口山坪塘。

“到今年5月底,我市累計12.7萬口山坪塘將全部完成整治。”王愛祖説,這12.7萬口山坪塘的完工可新增、恢復蓄水4億多立方米,相當於新建40座中型水庫,但其投資僅佔新建中型水庫的40%。

整治後的山坪塘在解決農田灌溉、應急供水、增産增收、脫貧攻堅、保持水土、保護生態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農村小水電開啟扶貧新模式

最遲下月底,巫溪縣烏龍鄉、土城鎮991戶建卡貧困戶可領到第一筆小水電扶貧收益資金,而這筆資金來自該縣大河扶貧電站發電收益,這也是重慶試點實施農村小水電扶貧工程的一個縮影。

巫溪縣水務局副局長冉啟超介紹,大河扶貧電站位於該縣烏龍鄉和土城鎮交界處,是國家小水電扶貧工程。項目總投資5279萬元,其中2200萬元由國家資金補助。項目投産發電後,業主每年將按照國家資金補助的6%提取扶貧收益,即每年提取132萬元,直接補貼給烏龍鄉、土城鎮991戶建卡貧困戶。按此計算,每戶貧困戶每年可獲得扶貧補貼1330元。

“民生水利惠澤民生,而農村小水電正是貧困山區的重要能源和民生工程。”王愛祖介紹。2016年5月,國家發改委、水利部共同出臺《農村小水電扶貧工程試點實施方案》,要求在部分水能資源豐富的國家級貧困縣,將小水電建設與扶貧工作結合起來,建立貧困戶直接、持續受益機制,助力精準扶貧精準脫貧。

目前,我市已在萬州、巫溪、城口和石柱4個國家級貧困區縣實施了7個農村小水電扶貧試點項目,總投資達14704萬元,總裝機容量達1.4萬千瓦,已有6個電站投産發電。

這7個電站全部投産後,每年可增加可再生能源發電量4159萬千瓦時,相當於節約標準煤3.42萬噸,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8.79萬噸,有效地保護了生態環境。不僅如此,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和水利部關於扶貧電站中央投資收益每年不低於6%的要求,已建成的6個電站項目業主每年將從電站收益中提取375.9萬元扶貧收益,可使2840戶建卡貧困戶每年獲得1320元以上的資金扶持。(記者 龍丹梅)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韓昊辰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