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蛟龍”號在南海北部發現結核區 帶回珍貴生物樣品

2017-05-06 07:33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向陽紅09”船5月5日電(記者 劉詩平)“蛟龍”號載人潛水器5日在南海北部的浦元海山發現多金屬結核區,同時帶回珍貴生物樣品。

“‘蛟龍’號對浦元海山頂部結核分佈情況進行了近底觀察和探尋,初步了解了此海山結核的分佈範圍和豐度,為海山結核區環境基線研究、結核採礦試驗環境評價奠定了基礎。”中國大洋38航次第二航段現場總指揮鄔長斌説。

多金屬結核主要成分為錳和鐵,有核心並有不斷向外生長的紋層,因而也稱“錳結核”,後來人們從中分析出銅、鈷、鎳、鉛、鋅、鋁和稀土元素等數十種金屬成分,因此稱為“多金屬結核”。“蛟龍”號本航段的主要科學目標之一,即在南海北部預選區開展1000米級多金屬結核採集試驗區選址調查。

本次下潛人員為實習潛航員陳雲賽、資深潛航員唐嘉陵和科學家王小谷,海底作業6小時34分鐘,最大潛深2029米。“蛟龍”號沿著浦元海山作業區一條測線進行了近底觀察和取樣,完成了環境參數測量,採集了近底海水、沉積物、結核結殼和生物等樣品,拍攝了大量海底高清視頻照片資料。

從海底2000米左右的結核區內,“蛟龍”號帶回了珍貴的生物樣品:生活在靠近山頂岩石上的一隻海百合和一枝紅珊瑚;一枝長在結核上的珊瑚,以及長在珊瑚上與之共生的蛇尾,這讓研究海底生物的王小谷驚嘆不已。

王小谷説,參加大洋科考十幾年,這次隨“蛟龍”號下潛印象深刻,“蛟龍”號精細作業,在海底緩慢移動,能夠讓科學家仔細觀察,同時定點取樣,並拍攝到大量珍貴視頻資料。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于士航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