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重慶:棚戶區改造助四十五萬群眾圓新居夢

2017-07-10 07:38 來源: 重慶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2017年上半年,北碚區天府煤礦棚改安置工作全部完成。圖為已建成的天府煤礦棚戶區改造安置項目——天府民居小區(重慶日報資料照片)。特約攝影 秦廷富

“要不是棚戶區改造,我哪能住上這麼好的房子喲!”

説起新家,江北區壓配廠的職工薛妹臉上笑開花。上世紀70年代,薛妹從上海遷至重慶後,一直住在壓配新村廠裏分給她的老房子裏,直至今年初搬家。

與光線昏暗、潮濕滲水的老房子不同,薛妹的新家窗明几淨。兩室兩廳的房屋接近83平方米,比老房子大了30多平方米。最讓她滿意的是,搬進這個新家,她非但沒有花錢,還獲得了幾萬元的補償,用這些錢完成了裝修。

在我市,許多市民像薛妹一樣通過棚戶區改造圓了新居夢。記者近日從市城鄉建委了解到,2013年以來,全市大力推進各類棚戶區改造,截至目前已完成棚戶區改造1609萬平方米、13萬戶,直接惠及群眾約45萬人。

貨幣化安置比例從35%提升至85%

“棚戶區改造既是彌補歷史欠賬的民生工程,也是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和城市有機更新的重要途徑。”市城鄉建委人士介紹,2013年以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解決棚戶區居民的住房難題,將棚戶區改造列入全市重點民生實事予以強力推進。

近年來,我市多管齊下推進改造工作——

全市及各區縣組建了負責棚戶區改造的工作機構,明確各部門職責分工;出臺了涉及城市棚戶區、國有企業棚戶區改造的多項政策文件;還制定了棚戶區改造的專項規劃。

與此同時,我市加強與國家政策性銀行的工作對接,積極爭取國家棚改政策性貸款,通過加大財政投入、商業銀行貸款、吸引社會資本等方式多渠道籌集資金。

據統計,2013年以來,全市累計獲得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的棚改政策性貸款授信總額達674.5億元,通過各種渠道籌集資金約1043億元,全市棚改貨幣化安置比例由2013年的35%提升至85%。

棚改不僅改善居住條件,也完善了城市功能

為保障棚戶區改造工作的平穩推進,各區縣、各部門主動作為,開拓了許多創新之舉——

渝中區推出“網格化”改造模式:結合空間關聯度、民意支持程度、地塊用途等情況,合理劃分徵收網格單元,按照“成熟一格、啟動一格、完成一格”的工作思路推進房屋徵收工作。 

渝北區、萬盛經開區通過開設房源信息平臺和推進“房票”安置(棚改國有土地上的被徵收人自願選擇貨幣補償安置,根據補償金額出具的書面憑證即為“房票”。“房票”使用人選定房源信息平臺上的房源後,可按購房成交價款的一定比例享受購房補貼)等措施,使得貨幣化安置比例顯著提高。

沙坪壩區嘗試“PPP”融資模式,推進棚改項目實施,解決了資金難題。

“棚戶區改造不僅改善居民居住條件,還有效地完善了城市功能,提升了城市形象。”市城鄉建委人士介紹,我市通過實施棚戶區改造,促進了重要功能區域的整合和發展,形成了一大批我市重要的商務商貿區,打造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歷史文化街區;助推了部分重要鐵路、機場、軌道交通、道路、橋梁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的建設;大量的新建商品住宅小區和文化體育休閒設施落成,使城鎮功能得到明顯改善和優化。

2018至2020年再實施棚改12萬餘戶

市城鄉建委人士介紹,2017年,納入全市25件重點民生實事的棚戶區改造任務為301萬平方米。1至5月,全市已完成棚戶區改造213萬平方米,佔年度任務的70.8%。

為讓更多市民從棚戶區改造中受益,我市計劃2018年至2020年再改造棚戶區1400萬平方米、12萬餘戶。

為此,我市將做好“三個結合”——將棚戶區改造與當前房地産形勢緊密結合、與城市功能完善緊密結合、與城市“雙修”(生態修復、城市修補)工作緊密結合,促進房地産市場健康穩定,助推主城區“內暢外聯”行動順利實施,助推重要區域功能完善和産業發展,進一步傳承和挖掘歷史文化資源,保護城市特色,探索更多多元化、精細化的改造方式,進一步發揮棚戶區改造的綜合效益。(記者 廖雪梅)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陸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