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太原市探索醫療垃圾有償處置新機制
小型醫療機構垃圾處理不再難

2017-07-14 19:42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太原7月14日電(記者 霍瑤)醫療垃圾是一種影響廣泛、危害較大的特殊廢棄物,一旦處理不當,就會成為“定時炸彈”。太原市探索醫療垃圾有償處置新機制,較好地解決了小型醫療機構醫療垃圾處理難的問題。

過去,太原市各大型醫療機構現已基本實現了醫療廢物規範處置,但小型醫療機構由於規模小、數量多、分佈廣,醫療垃圾在收集、運輸和集中處置方面還存在著諸多問題。

“每年交2700元,有時要積攢一週才能送走,處理醫療垃圾曾經是讓我頭疼的大問題。”王月英是小店區月英診所的負責人。據她介紹,私人診所每天都會産生醫療垃圾,依照舊規定,廢棄物必須集中到附近醫院的醫療垃圾暫存點,再由太原市醫療廢物管理處統一處理。但事實上,小診所由於産生垃圾量少、運送不規範,附近醫院也不願意和診所簽約。

像月英診所這樣的小型醫療機構太原市小店區共有700多家,太原市有2000余家。往年,這些小診所只能托關係與附近的醫院簽訂一份醫療垃圾協議,每年要花去兩三千元。正因如此,一些小診所處理醫療垃圾積極性不高,出現過清運不及時、與生活垃圾混放、隨意丟棄的問題,甚至有非法買賣醫療廢物的嚴重違法行為。

如何從源頭堵住醫療廢物的“口子”?經調研、商談,小店區衛生監督部門找到了答案:嫌價格高,就讓小型醫療機構直接與太原市醫療廢物管理處簽協議,跳過醫院醫療垃圾暫存點這一“中間環節”;嫌運送醫療廢物麻煩,就讓專業單位定期上門去收……從去年5月起,太原市在小店區展開試點,按照“治污為先、讓利於民、兼顧成本”的原則,探索有償處置收費、專業人員清運、網格化管理等方式,找出了一條小型醫療機構處理醫療廢物的新路子。

“每月77元,一年924元,花錢少了,還更省勁了。” 簽訂新協議後,王月英再也不用為處理醫療垃圾犯愁了。如今每兩天就有太原市醫療廢物管理處派專人、專用車輛上門收集,還配製了統一的醫療廢物專用收集袋、專用垃圾桶和銳器盒,以對日常産生醫療廢物分類收集:醫用棉簽、針筒、輸液管等放入醫療廢物收集箱;針頭、刀片等醫療廢物銳器放入銳器盒,解決了小診所的後顧之憂。

小店區衛生局衛生監督所監督科科長曹曉陽介紹,除去部分純中醫的醫療機構不需要簽訂醫療廢物合同,小店區現已將産生醫療廢物的小門診598家全部納入集中收集處置管理範圍,既方便了群眾,又確保了醫療廢物收集工作的有序、穩步、安全發展。

在試點的基礎上,太原市於今年5月出臺《小型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規範管理實施方案》,從7月開始,逐步將小店區的先進經驗做法在全市推廣,力爭在2017年底以前實現太原市小型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集中統一管理全覆蓋。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張興華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