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吉林:糧食“三金名片”裏的供給側改革

2017-08-13 17:48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長春8月13日電(記者 郭翔)玉米的“黃金名片”、大米的“白金名片”、雜糧雜豆的“彩金名片”……正在舉行的長春農博會上,吉林的優質大米、玉米和雜糧雜豆不再分散展示、各自為戰,而是“組團”闖市場,打造“吉字頭”糧食的“三大艦隊”,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帥旗”,促進農業提質增效。

長白山綿延,松花江橫穿,黑土地沃野千里,雨光熱等氣候條件優越,吉林省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態是最響亮的名片,也成為發展優質農産品,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先發優勢。但長期以來,糧食單産全國第一、總産第四的吉林,好糧食卻賣不上好價錢,企業品牌“小散亂”,産業形不成集聚效應,優質的吉林大米甚至長期為外省知名大米品牌“貼牌”。

吉林為將生態優勢、資源優勢轉化為效益強勢,以“吉林大米”品牌打造為突破口。從申請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到線上、線下密集宣傳;從組建大米産業聯盟到建立産品質量標準;從登錄網絡銷售平臺到在北上廣等地設立直營體系……“吉林大米”嘗到了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甜頭,去年中高端産品量價齊增,“不愁賣也不夠賣”,帶動農民增收10億元。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讓吉林的農業發展理念悄然變化,正從“農民種什麼,企業就得收什麼”變為“市場需要什麼,企業就下訂單引導農民種什麼”。看到綠色大米的巨大商機,“我們今年又認證了10萬噸綠色稻穀,從選種、施肥、保管到加工全部標準化作業”,吉林省松原糧食集團董事長寶蒙權説,該公司已規劃120萬畝覆蓋嫩江沿岸等松原市主要水田區的綠色稻穀保護區。

吉林今年加速打造玉米、大米、雜糧雜豆優勢産區,以中部25個縣為重點建設優質玉米生産核心功能區,對接精深加工和飼料加工需求發展優質專用品種,圍繞口糧化、主食化打造鮮食玉米品牌;繼續打響“吉林大米”品牌,通過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優質水稻種植面積突破1250萬畝;將松原、白城等適宜綠豆、花生等雜糧雜豆種植的易旱區打造為全國重要的雜糧雜豆集散中心。

12日在長春舉行的吉林省糧食産銷協作(洽談)會上,吉林的糧食企業與全國18個省份的企業簽訂總金額為140.7億元的566個合作項目,為425萬噸“吉林糧食”找到買家,並引進以吉林優質玉米為原料的飼料加工項目5個。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張興華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