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雙創”動力足 發展添後勁

2017-08-16 08:07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寧夏改善營造環境發揮創業倍增效應——
“雙創”動力足 發展添後勁

為發揮好創業帶動就業的倍增效應,近年來寧夏通過營造“適創業”環境、提供“能創業”條件、提升“會創業”比率,多措並舉,注入動能,唱響“雙創”三部曲,進而實現了“雙創”促産業、增就業、推就業等作用。

“由於實行了‘五證合一’改革,去年基地辦手續才用了3天時間。”寧夏吳忠市紅寺堡區電子商務孵化基地法人郭昊彭告訴記者。寬鬆便捷的政策準入環境是開啟創業路的先決條件,為此,寧夏出臺了系列政策營造“適創業”環境,對“雙創”工作進行系統性安排。一是降低創業門檻。寧夏推進商事制度改革、落實註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從“三證合一”到“五證合一”,不斷降低市場準入門檻;同時大幅清理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通過明確標準實現流程縮短、限時辦結。二是提供資金支持。寧夏將原有的小額擔保貸款調整為創業擔保貸款,個人貸款的最高額度也統一調整為10萬元,政府還為創業者提供2至3年的貸款貼息。

但在西北經濟欠發達地區創業談何容易?有創業慾望無可行性項目,有創業計劃無實施平臺。針對這些問題,寧夏通過平臺引導方式,積極為初創業者提供“能創業”條件。

為解決初創業者無可行性項目問題,寧夏各地通過梳理招商項目、徵集篩選等辦法,為初創業者“量身推薦”創業項目。中衛市圍繞城建、旅遊、設施農業等建立創業項目庫,徵集篩選了“短、平、快”項目594個,並在當地報紙、網站發佈。據中衛市就業創業和人才服務局副局長趙洪武介紹,給創業者推薦的項目,都是能引起初創業者興趣並且是他們力所能及的。

租場地、買設備等投入,是創業初期的“攔路虎”。寧夏通過培育創新創業公共平臺,建設創業基地、眾創空間、大學生創業園等,為初創業者提供基本條件支持,降低其初期投入。在中衛市青年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業孵化中心,一排排電腦工位整齊劃一,創業者交流的氣氛十分熱烈。“相比節省開支,創業中心的氛圍更重要,大家擁有不同的經歷、人脈,在一起可互相學習、共同提高,業務還可互相彌補。”天景山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負責人焉丹陽説。

舞臺搭起來了,戲該咋唱?寧夏通過創業大賽、創業沙龍、能力提升工程等措施,提升創業者的創業能力。曾參賽創業創新大賽的中衛市全民創業協會會長劉忠説:“通過參加大賽,我不僅可獲得貸款支持,更重要的是對於如何創業、怎樣良性創業,都有了進一步認識。”

對於已初步成功的創業者來説,幫助其做大做強或二次創業是創業體系“扶上馬再送一程”的必要內容。為此,寧夏實施了小微企業經營者素質和創新能力提升培訓工程。從2014年開始,吳忠市每年選取百名中小微企業老闆前往國內知名高校短期培訓。寧夏寧楊清真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海軍説:“我先後到北大、浙大、廈大學習了企業管理、財務風險、品牌規劃等知識,這對我管理企業有不小的幫助。”

隨著近年來寧夏“雙創”工作向著更大範圍、更深程度發展,其帶動社會就業、激活培育社會“創新”因子及推動新産業、新業態産生等方面的積極效應凸顯。據統計,2016年寧夏共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3.3億元,創造新崗位3.5萬個,帶動就業6.6萬人。(記者 許淩 通訊員 曹健)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張興華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