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新疆:科技成果轉化打破藩籬

2017-08-22 09:35 來源: 新疆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8月18日,自治區召開落實科技成果轉化政策現場交流推進會。記者從現場了解到:目前我區已有4項科技成果實施了轉讓收益分配,共3100萬元,其中科研人員是最大的受益者。這大大激發了我區廣大科研人員以市場為導向的科研激情。

3100萬元,這個在新疆科技事業發展全局來看並不算多的“小數字”裏卻隱藏著“大內容”,背後是我區解除制約科技成果轉化制度束縛所做的努力和帶來的變化。

去年9月,我區出臺《關於激發科研機構和科研人員創新活力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若干政策》,內容包括科技成果轉化收益按不低於70%的比例獎勵科研人員等九條科技新政,也稱新疆“科技九條”。近一年來,新疆“科技九條”助力我區科技成果轉化打破了藩籬。

從叫好到叫座

“科技九條”出臺後,一石激起千層浪,叫好者很多,但還有更多的人充滿質疑,處於觀望狀態。

原因何在?因為科技成果“三權”(使用權、處置權和收益權)下放問題看似簡單,實則涉及財政、人事、稅收等方方面面,如果沒有配套措施和操作細則,就會導致政策落地有很多不確定性。

新疆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研究員梁曉玲是我區研究玉米育種方面的專家,長期以來一直與我區一家企業合作,並擔任該企業農業科學研究院的副院長。多年來,梁曉玲一直義務為企業“打工”,沒有拿過企業一分錢。她説:“我知道有政策支持,可要是拿了企業給的工資,萬一違規了怎麼辦?”一句話道出了廣大科研工作者心中的疑慮。

鋻於此,自治區科技廳加快起草科技成果轉化實施細則,促進“科技九條”落地。

今年2月,中科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科技成果“棉花花總黃酮片”轉讓收益分配完成,這是我區首個“吃螃蟹”的。

“國家隊”拔得頭籌之後,由自治區藥物研究所、中科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自治區維吾爾醫藥研究所、新疆醫科大學等單位共同研發的維吾爾醫新藥“比那甫西顆粒”以700萬元價格一次性轉讓給了新疆銀朵蘭維藥股份有限公司。

一個個成果轉化分配落地的消息,打消了政策觀望者的疑慮。當前,成果轉化已變成了科研人員的主動行為。

從論文到“硬成果”

中科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所長李曉認為,3100萬元成果轉化收益獲分配,首次在新疆高校院所營造出一種“不以論文而是以作出的硬成果論英雄”的新氛圍,只有在這樣的政策、理念氛圍下,高校院所的科研人才、資源能量,才可能被真正激活和釋放。

作為“棉花花總黃酮片”技術團隊負責人,中科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阿吉艾克拜爾·艾薩告訴記者,組建和穩定一支科研隊伍非常難,既要為科研人員營造良好的科研環境,又要讓他們有獲得感。第一批科技成果收益分配後,他明顯感覺到,在激發團隊工作積極性、穩定團隊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團隊中不少科研人員從過去的被動接受工作轉變為主動承擔,在工作思路上也更加開闊,能夠主動尋求合作。

有政策撐腰,教授創業不再“潛水”。

新疆大學為落實“科技九條”發佈了不少操作細則,同時一直在探索以團隊為社會服務的大項目,通過技術轉移,以技術服務地方的形式鼓勵教師走出去。如“風力發電系統智慧控制及並網技術創新團隊”申報教育部滾動支持獲批支持經費300萬元,就是團隊為社會服務的實例。

“沉睡”的成果開始走出故紙堆。

“科技九條”發佈後,新疆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機械學系教授袁亮有了一個新的想法,將自己以前研發的機器人輪椅等科研成果進行轉化。

科技成果轉化新政釋放的已不僅僅是科研單位的創新活力,對科研導向和改革發展也産生了深遠的影響,使科研活動更加“接地氣”。

再思考促進可操作

如果説“科技九條”實施近一年來,我區在成果轉化方面取得的成績主要是對政策原原本本地執行,那麼此次推進會則是廣大科技工作者對政策具體落實措施地再思考,與會單位正視存在的問題,並提出建設性的意見與建議。

“我們建議建立權威性的科技成果發佈、價值評估與市場交易平臺。”在推進會上,新疆畜牧科學院提出。

該單位談到在落實“科技九條”的實踐中,體會到在科技成果主要完成人、重要貢獻人和團隊成員認定等方面,存在政策界定模糊、操作性不強,在實際操作中難以準確把握的問題。

針對進一步增強政策落地的可操作性這一問題,新疆銀朵蘭維藥股份有限公司建議建立操作性強的長效激勵機制,真正意義上促進科研人員積極主動地進行成果轉化,讓科技成果開花結果。

推進會上,大家建言獻策,讓科研人員從實驗室走出來,走向經濟主戰場,讓他們獲得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進而提升科技成果轉化率,形成推進自主創新的強大動力。(記者 岳燕雲)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陸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