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2017-09-08 07:21 來源: 人民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教育興則國興,教育強則國強。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教育事業,著眼于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對教育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習近平同志站在時代發展前沿和國家戰略高度就教育工作發表的一系列重要講話,是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在教育領域的集中體現,標誌著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規律的認識達到了新高度,指引著我國教育事業發展不斷取得新成就。

進一步深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規律的認識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多次主持會議審議教育重大議題,多次到教育系統考察指導併發表一系列重要講話,進一步深化了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規律的認識,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

從教育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內在關係出發,明確教育的重要地位。習近平同志指出:“教育決定著人類的今天,也決定著人類的未來。”“教育是提高人民綜合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是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決定性意義的事業。”“當今世界的綜合國力競爭,説到底是人才競爭,人才越來越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性資源,教育的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顯。”這些重要論述從個人、社會、國家等層面強調了教育的重要地位,為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奠定了理論基礎。

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後繼有人的高度,強調教育的根本任務在於立德樹人。習近平同志強調,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我們的教育是為人民服務、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的,黨和人民需要培養的是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這進一步回答了新形勢下教育培養什麼樣的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重大問題。教育肩負著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務,必須始終堅持正確政治方向,激勵廣大青少年自覺把個人理想追求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

著眼社會主義教育的本質要求,明確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習近平同志指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落實到教育上,他強調:“始終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不斷擴大投入,努力發展全民教育、終身教育,建設學習型社會,努力讓每個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機會,努力讓13億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獲得發展自身、奉獻社會、造福人民的能力。”這彰顯了鮮明的人民立場,蘊含著深厚的人民情懷,充分體現了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

基於對中外教育發展歷史規律的深刻把握,強調我國教育發展要堅定不移走自己的路。習近平同志強調,我國教育發展要“紮根中國、融通中外,立足時代、面向未來,堅定不移走自己的路”“辦好中國的世界一流大學,必須有中國特色”。這些重要論述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教育領域的重要體現。獨特的歷史、文化和國情決定了我國必須走適合自己的教育發展道路,這是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內在要求。

堅持黨對教育事業的領導,把加強黨的領導作為教育事業發展的根本保證。習近平同志高度重視黨對教育事業的領導,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堅持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強化責任意識,及時研究解決教育改革發展的重大問題和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他還指出:“我們的高校是黨領導下的高校,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校。辦好我們的高校,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這些重要論述深刻闡明了加強黨的領導是教育事業發展的根本保證,教育必須始終堅持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産黨治國理政服務、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

讓教育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

黨的十八大以來,教育系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13億多中國人享有更好更公平教育的夢想正在逐步成為現實。

努力保障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機會,我國教育總體發展水平進入世界中上行列。5年來,我國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佔國內生産總值的比例始終保持在4%以上,2016年首次超過3萬億元。教育普及程度進一步提高,為教育共享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2016年學前3年毛入園率達到77.4%,比2012年提高12.9個百分點。小學凈入學率達到99.9%,初中階段毛入學率達到104.0%。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3.4%,比2012年提高1.6個百分點,普及程度超過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到87.5%,比2012年提高2.5個百分點。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42.7%,比2012年提高12.7個百分點,超過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第三方評估表明,我國教育總體發展水平已進入世界中上行列。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教育系統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深入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將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促進青少年德法兼修。重視加強勞動教育,讓青少年一代體會勞動艱辛、增強勞動意識。堅持不懈強化學校體育工作,讓廣大學生增強體質、強健體魄、錘煉意志品質。全面推進藝術教育,積澱學生藝術底蘊,提升學生審美素養,培養學生美麗心靈。

大力促進教育公平,努力讓億萬孩子共享優質教育。教育系統以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為根本標準,努力通過教育幫助個體實現自我發展,幫扶貧困地區脫貧致富,促進社會縱向流動。一是加快縮小城鄉差距。推進城鄉學校建設、教師編制、生均公用經費基準定額、基本裝備配置“四統一”。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實施國家農村和貧困地區定向招生專項計劃。二是加快縮小區域差距。實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興計劃,實施國家支援中西部地區招生協作計劃,加快發展民族教育。三是加快縮小校際差距。全國1824個縣(市、區)通過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評估認定。四是加快縮小群體差距。進一步健全覆蓋各級各類教育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體系,免除普通高中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學雜費。不斷擴大殘疾人受教育機會。完善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就學保障和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體系。

堅持內涵發展,加快教育由量的增長向質的提升轉變。把質量作為教育的生命線,堅持回歸常識、回歸本分、回歸初心、回歸夢想。深化基礎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掀起“課堂革命”,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大力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推進具備條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在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載人航天、量子通信、超級計算機等領域涌現了一批具有國際影響的標誌性成果。積極推進教育對外開放,中國教育國際競爭力日益增強。

深化教育綜合改革,關鍵領域和重要環節取得突破性進展。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結合、頂層設計和基層探索相結合、綜合改革和重點突破相結合、改革創新和于法有據相結合,四梁八柱的改革框架搭建起來,改革紅利不斷顯現。全面啟動自恢復高考以來最系統、最全面的一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推進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克服“一考定終身”弊端。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民辦教育促進法一攬子法律修訂完成。深化放管服改革,進一步落實和擴大高校辦學自主權。全國普通本科高校章程制定核準工作基本完成。建立督政、督學、評估監測“三位一體”教育督導體系,督促政府依法履行教育職責,督促學校依法辦學。

全面加強教育系統黨的建設,教育領域成為堅持黨的領導的堅強陣地。深入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突出教育系統全面從嚴治黨合格、貫徹落實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合格、共産黨員行為和作風合格、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合格的“四個合格”特殊要求,廣大黨員、幹部的“四個意識”進一步增強。推進基層黨建全覆蓋,認真貫徹普通高校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加強高校院係、中小學、民辦學校、中外合作辦學院校黨組織建設。深入貫徹落實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旗幟鮮明加強意識形態管理。

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對加快提升勞動者素質和受教育水平提出了新要求;隨著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群眾對教育的期待越來越高、越來越多樣化。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我們必須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同志關於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論述,牢牢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努力發展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教育。

教育是為國家、民族和每個人未來發展作準備的事業,必須有長遠規劃。教育部正在研究制定《中國教育現代化2030》,對未來教育發展作出全面部署,力爭到2030年總體實現教育現代化,教育總體發展水平達到發達國家平均水平,為我國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奠定堅實基礎。面向未來,發展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教育,要求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解放思想、開拓創新。要始終堅持以德為先,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不斷增強廣大青少年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認同、情感認同、價值認同;始終堅持以教育公平促進社會公平正義,面向人人、面向社會,努力提供公平、優質、包容的教育,讓每個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始終堅持以學習者為中心,為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受教育者提供個性化、多樣化、高質量的教育服務,促進學習者主動學習、釋放潛能、全面發展;始終堅持協同育人,推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家庭教育有機融合,深化校企合作、産教融合,努力把社會資源轉化為育人資源;始終堅持學習型社會建設,創造人人可學、時時可學、處處可學的環境,讓學習成為一種生存需要和生活方式;始終堅持推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構建全社會共同參與建設、共同參與治理、共同分享成果的教育發展新格局。(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 陳寶生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朱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