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數字經濟引領經濟增長新時代

2017-10-04 11:16 來源: 發展改革委網站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發展數字經濟,“十三五”規劃《綱要》、《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等均對發展數字經濟作出了重要部署。當前,數字經濟深刻融入國民經濟各領域,為我國經濟發展提供了新動能,在優化經濟結構、促進産業轉型升級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顯。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高技術司有關負責同志接受了記者的採訪,對數字經濟發展進行了解讀。

問:當前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的總體情況如何?

答: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出臺了《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等重要文件,著力激發社會創造力和市場活力,加快新舊動能接續轉換,大力促進數字經濟發展。國家發展改革委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重要部署,推動實施“寬帶中國”戰略,促進寬帶網絡等信息基礎設施全面佈局;積極實施“互聯網+”行動,促進數字技術與傳統産業深度融合創新;促進大數據發展,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增強經濟發展內生動力;推動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著力提升政府治理和服務能力;積極開展數字經濟國際合作,以合作共贏拓展經濟發展新空間。

我國數字經濟正在進入快速發展的新階段。據相關研究報告顯示,2016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超過22萬億元。數字經濟對國民經濟的貢獻顯著增強,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新引擎。當前,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總體呈現以下新特徵:

一是數字化創新日新月異,重塑國際競爭新格局。數字技術成為創新的新動力。互聯網等數字技術將大量創新主體有效聯合,使組織、服務和技術創新相互融合,釋放經濟社會發展動能。數據資源成為創新的新要素,大量數據的整合分析能産生新的效益,被深度關聯使用過的數據能持續産生新的價值。

二是數字化生産加速演進,重塑製造産業新格局。數字化引發生産製造技術和産業組織方式變革。數字化大大提高了生産過程的柔性和集成性,實現産能、質量和效率優化,並正在引領工業4.0發展,推動生産的高效率和需求的個性化融合。數字技術加強了供給側和消費側的聯絡,顧客對工廠(C2M)、消費者對商家(C2B)等線上線下融合的生産模式層出不窮。

三是數字化服務日益普及,重塑社會發展新格局。數字化引發社會組織方式和服務方式變革。互聯網的廣泛應用正推動社會組織朝著去中心化、集體協作的方向發展。社會雇傭關係變為基於信息分享的自由發展,催生了兼職就業等新模式。數字化服務日漸成為公共服務的主要方式,推動城市服務向著更智慧、便捷、高效的方向發展。

四是數字化貿易日趨成熟,重塑國際貿易新格局。數字化促進貿易規模增長,推動全球貿易方式轉型變革。數字技術的發展擴充了國際貿易産品的種類範圍,跨境電子商務為國際貿易規模擴大提供了新渠道。互聯網等數字技術通過將傳統鏈條式交換的貿易轉為統一聚合的全球市場,大幅減少中間環節,突破了傳統國際貿易的時間和空間限制,形成了新的格局。

五是數字化消費快速增長,重塑消費結構新格局。數字化消費引發需求變革和金融領域變革。數字化技術為互聯網支付、P2P(個人到個人)網貸、眾籌融資等新型金融服務模式提供了支撐。線上平臺創新金融服務模式,使理財、基金等金融服務蓬勃發展。各種電商平臺、社交網絡、自媒體等逐漸成為營銷渠道,不斷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個性化需求。

問:發展數字經濟有何重大意義?

答:數字經濟正在成為全球新一輪産業變革的核心力量,通過G20杭州峰會、“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等形成了廣泛共識。發展數字經濟是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的重要舉措,更是順應時代趨勢、搶抓發展機遇的重大戰略。數字經濟不僅改造了舊有生産力,而且發展了新的生産力。發展數字經濟的重大意義突出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數字經濟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一個新的歷史階段。當前,數字經濟已經成為引領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核心力量,人類社會正在進入以數字化生産力為主要標誌的新階段。數字經濟不僅在生産力層面推動勞動工具數字化、勞動對象服務化、勞動機會大眾化,而且在生産關係層面促進資源共享化、組織平臺化等。數字經濟將成為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之後人類歷史發展的一個新的歷史階段,將帶動人類社會發展方式的變革、生産關係的再造、經濟結構的重組和生活方式的巨變。

數字經濟是世界各國加強合作共贏的重大機遇。隨著世界經濟結構經歷深刻調整,許多國家都在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以期在未來發展中繼續保持競爭優勢,更有效地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勞動生産率。在全球範圍內,跨越發展新路徑正逐步形成,新的産業和經濟格局正在孕育,數字經濟對全球經濟增長的引領帶動作用不斷顯現。發展數字經濟已在國際社會凝聚了廣泛共識,為促進加深各國務實合作,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提供了重大機遇。

數字經濟是適應、把握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重要支撐。數字經濟的發展以數據作為關鍵生産要素,將有效驅動勞動力、資本、土地、技術、管理等要素網絡化共享、集約化整合、協作化開發和高效化利用。同時,促進新一代信息技術加速與經濟社會各領域深度融合,孕育了新技術、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成為驅動生産方式變革的新動力。發展數字經濟將進一步減少信息流動障礙,提升經濟運行效率和全要素生産率,提高供需匹配效率,有效助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問:我國數字經濟發展取得了哪些新成就?

答:前不久,一群留學生評選出了中國“新四大發明”:高鐵、網購、支付寶、共享單車。除了高鐵,另外三項都是我國數字經濟發展成就的縮影。概括來説,我國數字經濟的發展成就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

一是信息基礎設施水平已居世界前列。數字經濟發展離不開信息基礎設施支撐。“寬帶中國”戰略的實施和信息基礎設施三年行動方案的出臺,推動我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突出成就。截至2017年上半年,我國光纖寬帶用戶佔比已超75%,居世界首位,4G用戶超過8.88億人,佔全球4G用戶超過50%。我國網民規模達7.51億,互聯網普及率達到54.3%。雲計算、物聯網等信息基礎設施更加完備,骨幹企業全球影響力持續增強。我國網絡信息技術産業規模和國際出口全球第一,網絡通信、超級計算、智慧終端等跨入全球領先行列,涌現出一批國際競爭力強的龍頭企業。

二是電子商務發展規模穩居世界首位。作為數字經濟最活躍的領域,電子商務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電子商務交易額從2011年的6萬億元發展到2016年的26萬億元,年均增速近34%,網上零售額從2011年的不足0.8萬億元,發展到2016年5.1萬億元,年均增速超過50%。截至2017年7月,全國網上零售額近3.7億元,同比增長33.7%。據測算,2016年電子商務産生消費增量帶動生産製造、批發、物流增量創造稅收已經超過2000億元。

三是移動支付規模全球領先。手機支付結賬已經成為人們日常購物的標配。人民銀行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移動支付業務達到257.1億筆,金額達到157.55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分別增長85.8%和45.6%。非銀行支付機構累計發生網絡支付業務近8.2萬億筆,金額近99.3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99.5%和100.7%。另據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到2016年,國內非銀行支付機構移動端支付筆數從33.77億筆增加到970.51億筆,年複合增長率超過195%。

四是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涌現。

數字經濟與傳統領域的深度融合,以網約車、共享單車、網絡眾籌、房屋短租等為代表的一系列新模式新業態層出不窮,市場規模不斷擴大。2016年,我國在線教育用戶規模達1.38億人,較2015年底增長25%。互聯網醫療用戶規模達1.95億人,年增長率為28%;網上外賣用戶規模達到2.09億人,年均增長83.7%。網絡約車用戶規模達2.25億人,增長率為41.7%。在線旅遊預訂網民規模2.99億人,年增長率15.3%。從市場規模看,2016年,我國本地生活服務O2O交易額達到7291億元,同比增長64.2%。

五是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落實。

以阿裏巴巴、京東等為代表的大型互聯網企業提供的重要平臺支撐,極大地降低了小微企業創新創業成本。海爾等傳統企業積極轉型,著力打造創業孵化平臺,積極推動員工創客化。一大批眾創空間的創新創業服務不斷健全,逐步提供培訓、投融資、技術對接等一體化的創業服務,提高創業成功率。創新創業生態環境不斷優化,激發了全社會創業熱情,為促進新舊動能轉換提供了有力支撐。今年上半年,全國新登記市場主體887萬戶,同比增長13.2%,其中企業日均新增1.6萬戶。

問:您能否介紹一下數字經濟在與傳統産業融合發展方面有何新突破?

答:圍繞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重要決策部署,各部門、各地方積極行動、主動作為,大力推動數字經濟與傳統産業的深度融合,新動能對經濟增長的支持作用顯著增強。在與傳統産業融合發展方面有以下突破:

數字經濟成為農業現代化的助推器。

以物聯網等為代表的信息技術向農業生産、加工、銷售等各個環節廣泛滲透,加快推動農業領域數字化轉型。數字經濟作為農業現代化的助推器,提高了農業生産效率,促進了産銷精準對接,為農民提供科學的決策支持。黑龍江省利用物聯網技術開展水稻智慧生産線改造試點,在水稻浸種催芽過程中對水溫進行實時監測和精準調控,使出芽率提高10%以上,畝産量增加5%-10%。2016年,我國農村網絡零售市場交易規模達到8945.4億元,佔全國網絡零售總額的17.4%。從2012年到2016年,農産品網絡零售交易額從200億元增長至1589億元,增長近8倍。農村電商已成為促進産銷銜接、助力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重要途徑。

數字經濟成為製造業變革的驅動器。數字經濟促進了製造業的“智慧化、個性化、網絡化、服務化”,推動了企業生産方式、管理方式的創新變革,驅動傳統産業轉型升級。信息化帶動了産品、企業和産業等多層面融合創新,使高端裝備産品附加值顯著提升,加快企業研發設計、生産管理、協同營銷的集成應用,提升製造業生産效率,促進管理精細化。信息技術大力推動産業發展模式創新,遠程診斷、在線運維、個性化定制和供應鏈集成服務等創新模式層出不窮,大幅降低生産成本。製造企業依託互聯網開展眾包生産、個性化定制,探索形成以用戶為中心的新生産體系,促進了生産與消費的有序銜接。

數據經濟成為服務業新模式的孵化器。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廣泛普及,數字經濟發展迅速,網絡經濟、分享經濟等新形態、新模式在交通出行、商旅住宿、快遞物流等領域滲透,並逐漸向知識內容、文化創意等領域不斷拓展。據國家信息中心統計,2016年我國分享經濟市場交易額約3.45萬億元,同比增長103%。參與分享經濟活動的人數超過6億人,比上年增加1億人左右。提供服務者人數約為6000萬人,比上年增加1000萬人。分享經濟平臺的就業人數約585萬人,同比增加85萬人。據預測,未來幾年我國分享經濟仍將保持年均40%左右的高速增長,到2020年分享經濟交易規模佔GDP比重將達到10%以上。

數字經濟成為國際合作的新熱點。以加深數字經濟領域廣泛合作為主要內容的“數字絲綢之路”建設對於助力“一帶一路”相關國家抓住數字化的發展機遇、釋放創新增長潛力、加深與我們的務實合作等發揮了重要作用。特別是隨著與相關國家數字經濟領域的政策溝通和戰略對接不斷加強,中國—東盟信息港建設、中阿網上絲綢之路經濟合作試驗區建設率先啟動,一大批優秀企業積極走出國門,在寬帶信息基礎設施、大數據、跨境電商、智慧城市等新興産業領域,為“一帶一路”國家提供了高質量的信息産品和技術服務,有力促進了各國經濟社會發展,為“一帶一路”國家數字經濟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

問:數字經濟發展對政府治理提出了新要求,請您介紹一下這方面的情況。

答: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對政務信息資源整合共享、“互聯網+”政務服務、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等作出重大部署,加快構建與數字經濟發展相適應的政府治理能力,大力提升社會服務水平。

以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為抓手,推進政府治理改革。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重要部署,圍繞解決長期困擾我國政務信息化建設“各自為政、條塊分割、煙囪林立、信息孤島”的問題,各部門、各地方大力推進政府信息系統互聯互通,推動政務信息跨地區、跨層級、跨部門互認共享,改進政府治理方式,提高政府服務水平,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目前,我們正會同相關部門,按照“邊推進、邊優化、邊考核”的思路,超常規加快推進這項工作,務求定期取得實效,確保提前實現各項任務目標。

以“互聯網+”政務服務為抓手,提升政府服務水平。作為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關鍵之舉,各部門各地方積極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推動實現“一號申請、一窗受理、一網通辦”,通過不斷深化政府自身改革,真正實現利企便民。相關部門積極實踐,不斷加強技術與業務深入融合,提升政務服務效率和政府服務水平。

以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為抓手,提升精準治理能力。各地積極探索將大數據、物聯網等信息技術引入城市管理,運用新技術匯聚城市人口、建築、管網、交通等數據信息,建立“用數據説話”的城市管理新方式。通過加強基於數據的科學決策能力,促進城市精準化、精細化管理,提升社會治理水平。  數字經濟的深入發展,必將引發一場深刻的經濟社會變革。利益格局深度調整,出現了一些新矛盾,還將會遇到一些新問題和新挑戰。我們在充分尊重市場規律的前提下,必須強化政府的引導,銳意改革,堅持放權市場、審慎監管,匯眾智、聚眾力,讓數字經濟引領經濟增長新時代。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宋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