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安徽馬鞍山:從“鋼城”到“港城”的跨越

2017-10-13 11:32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合肥10月13日電 題:安徽馬鞍山:從“鋼城”到“港城”的跨越

新華社記者 楊丁淼

“聚山納川,一馬當先”,正是當下馬鞍山發展的寫照。這個“因礦而興”的城市正以前所未有的開放姿態加速轉型,演繹著從“鋼城”到“港城”的蝶變。

承接産業轉移:蘋果無線充電從這裡走向世界

不久前舉行的蘋果發佈會上,無線充電吊足了觀眾胃口,而這款預計明年初上市的産品,正在馬鞍山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一家台灣企業加緊量産中。

這個國家級開發區引來的“金鳳凰”可不止蘋果配套生産商:全球最大的太陽能電池片製造商之一台灣茂迪新能源;節能節材超過50%的大清智慧馬達……

馬鞍山經開區管委會主任李強告訴記者,這兩年一大批優質項目“種”了下去,雖然現在體量有限,但未來5年將迎來爆髮式的增長。

曾經的馬鞍山大多是為馬鋼配套的機械加工和裝備製造,缺少完整的産業鏈。“過去引進的企業小、散、弱,沒有人才資金,創新能力不強,扶不起來,政府服務工作也不到位。”李強説。

“作為一個資源型城市,馬鞍山開放的重點在於推動轉型發展。”馬鞍山市委書記魏堯告訴記者,借助裝備製造方面的産業優勢,近年來,馬鞍山承接了長三角、台灣、歐洲和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的産業轉移,僅台灣到馬鞍山落戶的企業就達200多戶。

融入“一帶一路”:從借船出海到造船出海

“出國打工,不僅開眼界,還奔小康”,當涂縣的魯兆武原本是地地道道的農民,現在是“一帶一路”上的一名中國工匠。幫助魯兆武完成這一華麗轉身的,是在海外勞務領域深耕10余載的馬鞍山建誠集團。

起步之初,建誠集團只能“跟著央企找飯吃”,就是借央企承攬海外工程的“船”,為其提供人力分包服務。

“從‘借船出海’到獨立發包,從人力輸出到人才國際化,‘一帶一路’建設為中國企業提供了更加廣闊的舞臺。”建誠國際董事長湯永宏介紹,建誠國際的外包業務遍及“一帶一路”上的30余個國家和地區,目前正在施工的15個項目主要分佈在科威特、阿爾及利亞、孟加拉國、馬來西亞。

建誠國際的發展軌跡正是馬鞍山積極融入“一帶一路”的縮影,搭乘“一帶一路”快車,馬鞍山發展開放型經濟迎來重大政策紅利。

“馬鞍山積極引導企業抱團出海,開拓‘一帶一路’沿線市場,呈現出百花齊放的良好態勢。”馬鞍山商務局副局長劉菁介紹,上半年全市有39個項目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施工,其中新簽訂合同額1.63億美元,佔全市比重的99.9%;完成營業額1.55億美元,佔全市比重的87.4%。

全面對外開放:大平臺、大通道、大通關

7月5日,滿載4700噸貨物的越南籍“海豚15”號貨輪,抵達馬鞍山鄭蒲港,這標誌著馬鞍山成為安徽唯一的長江兩岸均對外開放的國家一類水運口岸。

作為安徽唯一的江北萬噸級深水良港,未來皖北皖中地區直達馬鞍山的貨運通道能夠實現直運鄭蒲港,繼而通江達海。隨著一批重點交通基礎設施項目逐步推進,馬鞍山正在形成“公鐵水”聯運的集疏運體系,構建起現代綜合通道。

此外,馬鞍山正在推進綜合保稅區建設,不斷豐富疊加口岸功能,肉類指定口岸通過國家驗收,改變了安徽肉類進口長期依賴沿海和周邊省份中轉的歷史,糧食口岸獲批籌建,年吞吐量50萬噸大糧糧食交易中心項目簽約落地,汽車整車、冰鮮水産品、水果進口等指定口岸正在申建謀劃之中。

港城時代的馬鞍山力爭成為內陸開放新高地的樣板,正朝著江海聯運樞紐中心的目標邁進,對外開放之路行穩致遠。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呂浩銘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