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江蘇:跨越關口,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2017-10-30 10:21 來源: 新華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跨越關口,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

江蘇經濟發展走在全國前列,具備了率先建成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基礎和優勢。十九大報告作出的這一新部署,為江蘇推動經濟發展邁上新臺階指明了新方向,明確了新路徑。

創新驅動優化供給,讓發展動力更足質量更高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

十八大以來,江蘇地區生産總值年均增長8.6%,高於全國平均增速1.4個百分點,先後跨過6萬億元、7萬億元大關,經濟總量穩居全國第二。“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再轉向高質量發展,是經濟發展新常態的最新特徵,體現了經濟發展的最新變化。”十九大代表、省財政廳廳長劉捍東説,這一重要判斷,傳遞了更加重視發展質量和效益的鮮明導向,有利於進一步端正發展觀念、轉變發展方式。

實體經濟是江蘇發展的根基,製造業是優勢。“我們將瞄準工程機械的‘珠穆朗瑪峰’,解決關鍵技術難題,打造全球用戶尊重的世界級企業。”十九大代表、徐工集團董事長王民介紹,徐工將緊緊扭住轉型升級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牛鼻子”,以“技術領先、用不毀”的發展理念,著力培育高端技術、高附加值産品。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區域創新能力連續8年位居全國首位的江蘇,正在加快建設創新型省份。十九大代表、東南大學黨委書記易紅説,最近5年,東大牽頭獲得國家科技成果15項,在全國高校排第7名;發明專利申請量超過1萬件,穩居全國高校前5名,這與東大從應用研究為主向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並重的重大轉型密切相關,“作為‘雙一流’建設高校,東大有責任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強化基礎研究”。

“産業發展離不開金融支持,供給側改革呼喚金融創新。”十九大代表、江蘇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夏平表示,將增強創新的意識、改革的意識,超前謀劃、主動作為,把金融的制度創新、産品創新與企業的技術創新結合起來,與經濟結構調整結合起來,與實體經濟發展結合起來,提供系統性、集成化的金融支持。

深化改革擴大開放,讓發展腳步更快道路更寬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需要改革保駕護航,必須在深化體制機制上做文章,優化制度供給。十九大報告再次部署,以深化改革的磅薄之力推動中國經濟巨輪行穩致遠。

江蘇正在打造“不見面審批”改革品牌,江陰是省委省政府確定的“縣級集成改革試點”首個試點地區。十九大代表、無錫市委常委、江陰市委書記陳金虎介紹,圍繞打造良好營商環境,江陰瞄準“2440”目標深化“放管服”改革,即企業2個工作日內註冊開業、4個工作日內獲得不動産權證、40個工作日內取得工業生産建設項目施工許可證,高於全省平均要求。

十九大代表、連雲港市委書記楊省世表示,作為國家規劃明確的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的節點城市、江蘇“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的核心區先導區,將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將連雲港—霍爾果斯串聯起的新亞歐陸海聯運通道打造為‘一帶一路’合作倡議的標桿和示範項目”重要指示,按照“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和“推進五通實現五路”要求,完善“港、航、路、園”綜合物流體系,深化與沿線國家的産能合作、經貿合作和人文交流,為推進國家“一帶一路”合作倡議發揮更大作用。

鄉村振興區域協調,讓發展更加公平可持續

創新引領率先實現東部地區優化發展,這是十九大報告的最新要求,對江蘇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10月22日,世界最大跨度公鐵兩用鋼拱橋——滬通長江大橋天生港專用航道橋主拱成功合龍。“將以落實‘1+3’重點功能區戰略、加快建設上海‘北大門’為抓手,開啟區域現代化建設新征程。”十九大代表、南通市委書記陸志鵬説,南通靠江靠海靠上海,同時承擔揚子江城市群和沿海經濟帶兩個功能區建設重任,又是國家陸海統籌發展綜合改革試點城市,將堅持岸上和海上並重、傳統産業和現代産業並進、製造業與服務業互動、江海和海陸一體,加快建成揚子江城市群重要節點城市和沿海經濟帶的強引擎。

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認真貫徹並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積極探索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打通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轉化通道。”鹽城市大豐區大中鎮副鎮長、恒北村黨委書記李曉霞代表表示,通過激發新動能、培育新主體、發展新産業、推廣新模式,加快農村一二三産業深度融合,促進農業增效、農村發展、農民增收。(記者 黃偉 王夢然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呂浩銘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