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安徽:前三季度經濟
穩中有進、穩中向好態勢不斷鞏固發展

2017-10-31 09:06 來源: 安徽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前三季度我省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快於全國,全省經濟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態勢不斷鞏固發展
———新舊動能加速轉化內生動力持續迸發

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今年前三季度數據顯示,我省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快於全國,位次靠前,産業結構調整優化,新興動能加快成長,質量效益穩步提高,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創新活力和抗風險能力不斷增強,加速崛起的勢頭持續鞏固。

經濟運行平穩增長、穩中有進,向好態勢不斷鞏固

“可以用20個字來概括前三季度全省經濟運行情況:走勢穩健、質效改善、活力增強、動能轉化、趨勢向好。 ”省統計局新聞發言人趙金寶日前表示,今年以來,全省上下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積極有效應對各種挑戰,經濟運行繼續保持平穩增長、穩中有進,向好態勢持續鞏固。

省統計局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全省生産總值19811.4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8.3%,增幅比全國高1.4個百分點,居全國第6位,比上半年前移1位,穩居中部第2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8%,比全國高2.1個百分點,居全國第7位、中部第2位,為近3年同期新高。財政收入、固定資産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進出口總額增長均快於全國。

“三季度以來,全省經濟基本面穩步向好,發展平衡性、協調性和可持續性進一步增強。 ”省皖江辦專職副主任、省發改委國民經濟綜合處處長何春認為,前三季度全省經濟運行處於合理區間,“穩”的基礎在鞏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化,“進”的力度在加大;質量效益持續提升,“好”的態勢更明顯;人民生活繼續改善,群眾的獲得感在增強。

今年以來,我省推出一系列穩增長政策措施,進一步加大企業幫扶力度,集中開展“四送一服”雙千工程活動,“三重一創”建設等若干政策效應逐步釋放。

“向好態勢持續鞏固主要得益於穩增長政策效應顯現。我省充分利用好積極財政、穩健貨幣的窗口期,出臺並積極落實穩增長‘30條’意見,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創新招商引資政策舉措,以及推進‘四百’對接,開展‘四送一服’雙千工程,各類企業綜合運行成本有所下降,大中型工業企業快速增長,國有經濟效益大幅改善。 ”省經濟研究院副院長胡功傑分析。

從前三季度數據來看,企業成長勢頭良好,全省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975戶,實現增加值216億元,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的貢獻率為17.2%,比上半年高2.5個百分點。大型工業企業生産加快,前三季度,大型工業企業增加值增長9.6%,對全部工業增長的貢獻率由去年同期的15.4%提高到36.4%。

新舊動能加快轉化,創新創業活力加速釋放

重大項目是推動經濟持續增長和産業結構優化的“發動機”。江淮大眾新能源汽車暨全省調結構補短板重點項目集中開工、京東方10.5代線等重大項目正積極推進……今年以來,我省全力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強化發展支撐,推動調結構轉方式邁出更大步伐。1月至9月,全省重點項目建設累計完成投資逾萬億元,開工項目2419個,竣工項目935個。

當前,我省正處在新舊産業和發展動能的轉化期,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加快新興産業基地建設,是源於對全球新一輪産業變革的清醒認識,也是基於經濟新常態下我省加快轉方式、調結構步伐,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的現實需要。今年以來,我省出臺了支持“三重一創”建設若干政策等,政策力度空前,含金量十足,加快構建創新型現代産業體系。前三季度,我省規模以上工業中,高技術産業增加值增長19.9%,同比高2.6個百分點,比全部工業高11.1個百分點;

戰略性新興産業産值增長21.9%,比全部工業産值增幅高6.1個百分點,産值佔比由去年同期的23.6%提高到24.8%。24個戰略性新興産業集聚發展基地工業總産值增長21.7%,比全部工業産值增幅高5.9個百分點。服務業中,戰略性新興産業營業收入增長17.8%,同比高5.1個百分點。

“從前三季度數據可以看出,新産業新動能仍保持強勢,高技術産業、裝備製造業保持兩位數增長,均快於工業整體增速,戰略性新興産業産值增長超過20%。 ”省經濟信息中心預測處副處長阮華彪説。

前不久,2017年“創客中國”安徽省創新創業大賽落下帷幕,參賽項目涵蓋電子信息、生物醫療、智慧製造、新材料、新能源及節能環保等多個行業領域。

“今年以來,省委、省政府瞄準構建新動能、新機制,紮實推進五大發展行動計劃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高水平建設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系統實施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加快特色小鎮建設,推行‘最多跑一次’改革,實體經濟發展環境不斷優化,新産業、新業態快速發展,創新創業活力加速釋放。 ”胡功傑説。

截至9月底,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7.3件,增長15.9%。前3季度,全省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52.2萬戶,增長18.7%。

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不斷增強,支撐點增多前景可期

前3季度,皖北6市GDP、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産投資分別增長8.4%、9.1%和13.8%,比全省高0.1個、0.3個和3.8個百分點。

“皖北、縣域工業的逆勢增長以及進出口的高速增長是一大亮點,全省經濟增長的支撐點明顯增多,協調性和穩定性更強。 ”阮華彪認為,從前三季度數據可以看出,經濟活躍度在擴散,有望帶動就業的持續改善,為整體經濟的穩定提供更有力支撐。

“當前國際環境依然複雜多變,我省經濟發展中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較突出,經濟運行持續向好的基礎尚需進一步夯實。 ”趙金寶説,但要看到,經濟活躍度在提升,前3季度來自購銷合同印花稅收入9.1億元,佔印花稅收入42.3%,增長28.9%,反映了當前市場交易行為在增加。全省市場預期向好,9月份全省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為53%,連續4個月高於臨界點;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指數為108.6%,同比連續4個月回升。前3季度製造業投資增速加快,比全部投資高0.5個百分點,貨運量增長同比加快7.3個百分點。

今年以來,我省積極推動共享發展,踐行民生承諾,出臺7大重點群體增收意見,推動收入分配體制改革,加速釋放消費增長動能。前3季度,全省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600元,增長8.3%;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15元,增長8.9%,群眾生活繼續改善,獲得感持續增強。城鎮新增就業61.3萬人,比去年同期增加5.6萬人,增長10%,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102%。

“下一階段,要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統領,狠抓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確保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持續提升,進一步增進人民福祉,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穩定。 ”趙金寶説。(記者 鄭莉)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雷麗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