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新聞分析:壟斷行業定價戴上成本監審“緊箍”

2017-11-07 21:30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11月7日電 新聞分析:壟斷行業定價戴上成本監審“緊箍”

新華社記者 安蓓、薛天

國家發展改革委7日公佈了新修訂的《政府制定價格成本監審辦法》。分析人士指出,修訂後的辦法更加注重加強壟斷行業監管、規範成本監審行為,為電力、天然氣、鐵路等重要自然壟斷行業戴上成本監審的“緊箍”,為建立健全“准許成本+合理收益”為核心的壟斷行業定價制度奠定基礎。

打破壟斷行業成本“黑箱”

目前政府定價範圍主要集中在網絡型自然壟斷環節、重要公用事業和公益性服務三個領域。

“由於具有壟斷、外部性或者嚴重信息不對稱等特殊性,政府必須對這些領域價格進行管制。通過嚴格審核成本,剔除不合法、不合理、不相關的成本費用,防止企業憑藉壟斷地位亂攤成本獲取不合理利潤、損害消費者利益。”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副巡視員程行雲説。

長期以來,壟斷行業成本“黑箱”為社會詬病。“成本監審是對壟斷行業有效監管的重要環節,也是國際普遍做法。”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長景春梅説,修訂後的辦法有利於打破成本“黑箱”,是我國壟斷行業監管的重大制度突破。

我國于2006年發佈《政府制定價格成本監審辦法》。“隨著價格機制改革向縱深推進,成本監審面臨主體責任不夠明晰、監審程序不夠明確、操作性不夠強等問題。”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副司長丁傑説。

修訂後的辦法明確,成本監審是政府制定或調整價格的重要程序,成本監審項目實行目錄管理,從嚴制定主要成本指標審核標準等。

根據已公佈的成本監審目錄,在中央層面,省及省以上電網輸配電、鐵路普通旅客列車運輸、跨省長輸管道運輸等6項商品和服務納入國家發改委成本監審範圍。地方層面,除西藏外30個省區市均已修訂出臺成本監審目錄,城市供水、教育、醫療服務、景點門票、出租車等重要公共事業和公益性服務行業是監審重點。

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説,2013年至2016年,國家發改委以及地方價格主管部門累計開展成本監審項目近24000個,核減不應計入定價成本的費用約8000億元。

壟斷行業戴上成本約束“緊箍”

企業上報的成本中有多少“水分”?這些成本中,有多少是合理的?剔除不合理成本,能給消費者帶來多少實惠?

今年我國對13家天然氣跨省管道運輸企業開展成本監審,剔除不相關資産185億元,核減不應計入定價成本的費用46億元。在此基礎上,核定的管道運輸價格平均下降15%,並相應下調非居民用氣門站基準價格,減輕社會負擔160億元。

“對自然壟斷行業進行成本監審,有利於為百姓和相關企業降本減負;有利於促進市場公平競爭,推動行業改革;有利於推動壟斷企業提質增效。”景春梅説。

2015年以來我國開展電網企業輸配電成本監審,共核減與輸配電不相關、不合理費用約1200億元。“‘管住’了電網這個‘中間環節’,為‘放開兩頭’、擴大電力市場化交易創造了條件。全國電力市場化交易電量比重從2014年的7%提高至目前的約25%。”丁傑説。

以陜西省輸配電成本監審為例,成本核減率近20%。“政府成本監審從投資、資産管理、成本管理、會計核算、預算管控等多方面給企業帶來挑戰,倒逼企業加強內部管理。”陜西省地方電力有限公司總會計師黃蛇樓説。

健全“准許成本+合理收益”為核心的壟斷行業定價制度

成本是價格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已明確,按照“準確核定成本、科學確定利潤、嚴格進行監管”的思路,建立健全以“准許成本+合理收益”為核心的約束與激勵相結合的壟斷行業定價制度。

“通過成本監審,準確掌握真實資産、成本、收入等定價關鍵信息,以打開‘黑箱’、摸清‘底牌’、擠出‘水分’,為科學、客觀定價提供重要決策。”程行雲説。

業內人士認為,《政府制定價格成本監審辦法》的修訂,標誌政府成本監管進入科學監管、制度監管的新階段。但成本監審仍處於探索階段,面臨著信息獲取難度大、人員力量不足等挑戰。

各國對自然壟斷行業成本監審已形成一些較成熟的經驗。國家發改委市場與價格研究所研究員劉樹傑建議,積極引入國外成熟經驗,探索建立包括專門會計準則、定期跟蹤審核、企業成本評估等符合我國國情的成本監管體系,在人員配置和機構設置上進一步提高監管能力。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陸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