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衛生計生委就改善醫療服務等有關情況
舉行新聞發佈會

2017-12-09 09:58 來源: 衛生計生委網站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時 間:2017年12月8日

地 點:西直門辦公區2號樓1層新聞發佈廳

主持人:宋樹立 國家衛生計生委宣傳司副司長 新聞發言人

嘉 賓:焦雅輝 國家衛生計生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

        張 平 浙江省衛生計生委主任

        盧清君 中日友好醫院醫務處副處長

        夏慧敏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主任

【主持人 宋樹立】大家上午好,歡迎參加2017年12月份第一場例行新聞發佈會。從2015年以來,國家衛生計生委組織開展了改善醫療服務行動三年計劃。目前,我們正在研究第二階段的行動計劃。三年以來,全國衛生計生系統積極參與到行動計劃當中來,發揮了自己的優勢特長,特別是近些年來,廣泛採用信息化技術和手段,引入到醫療服務流程當中,簡化手續,優化流程,方便群眾就醫,取得了比較好的成效。今天我們請來了國家衛生計生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焦雅輝、浙江省衛生計生委主任張平、中日友好醫院醫務處副處長盧清君,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主任夏慧敏,向大家介紹改善醫療服務等有關情況。下面,請醫政醫管局焦雅輝副局長向大家作介紹。

【國家衛生計生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 焦雅輝】各位記者朋友,大家上午好,很高興參加今天的新聞發佈會。今天新聞發佈會的主題是全面健康信息化改善醫療服務工作進展。我想借此機會,代表國家衛生計生委醫政醫管局向長期關心支持醫政醫管工作的新聞界朋友們、各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表示衷心感謝。下面我介紹有關工作情況。

國家衛生計生委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重大決策部署,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一方面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另一方面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注重改善需求側感受。2015年起,在全國醫療衛生系統啟動了第一個三年的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三年來,全國各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各級醫院和廣大醫務人員積極落實各項措施,尤其在互聯網等信息技術應用方面不斷加大力度,開展預約診療、移動支付、檢查檢驗結果查詢和信息推送,患者看病就醫流程更加優化,第三方滿意度明顯提高,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是人民群眾看病就醫更加便捷。所有三級醫院均已開展預約診療,4174家醫院為患者提供信息查詢和推送服務;2777家醫療機構提供移動支付結算方式,同比增加1399家;一半以上的三級醫院開展了日間手術,佔擇期手術比例提高至12.8%,其中639家醫療機構設置日間手術中心,同比增加243家;1340家醫療機構開展日間病房服務,提供化療、新生兒藍光照射、康復理療等服務,86%的醫院實現同級檢查檢驗結果互認。

二是醫療服務模式不斷創新。醫療機構與研究機構、企業在優化醫療服務、提升醫療質量等方面開展廣泛合作,例如: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等醫院建立預約中心,實現檢查檢驗集中預約;四川華西第二醫院積極打造“互聯網+智慧醫院”,將就醫全流程搬到線上,實現醫保實時在線支付。同時,開發兒科輔助診斷決策系統,努力解決基層兒科醫師能力不足的問題;北京方莊“互聯網+社區健康管理”,將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延伸至患者身邊。

三是醫療資源進一步下沉。目前,遠程醫療已經覆蓋1.3萬家醫療機構和所有國家級貧困縣,2017年開展遠程會診,遠程病理、影像、心電診斷等服務總例次超過6000萬,進一步為患者提供了高質量、同質化的醫療服務。

實時在線評估數據顯示,我國三級醫院門診和住院患者的總體滿意率分別保持在85%和95%以上。加強預約診療等門診信息化建設的滿意率達到94%,是門診患者最滿意的工作。對互聯網上的2883萬條醫療服務相關的信息進行分析,其中1136萬條與“發揮信息技術優勢,改善患者就醫體驗”相關,關注度排在第二位,輿論情感偏好以正面和中立為主,充分反映了利用信息化技術改善醫療服務更加符合人民需要。

在取得階段性成果的同時,我們深刻的認識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發生新變化,為改善醫療服務帶來了新機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戰和更高的要求。2018至2020年,國家衛生計生委將實施第二個三年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把行之有效、廣泛適用的措施固化成為醫院工作制度,以互聯網等信息技術破解看病就醫難題,創新推進醫療便民惠民服務,持續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

以上簡要通報的是當前有關改善醫療服務工作情況。謝謝大家!

【主持人】下面請浙江衛生計生委主任張平同志介紹情況。

【浙江省衛生計生委主任 張平】各位記者朋友們,大家早上好,非常高興有今天的機會,向大家介紹一下浙江省這些年來在提升信息化水平、改善醫療服務方面的一些情況。

近幾年來,在國家衛生計生委的指導下,國家衛生計生委也不斷在強化全面健康信息化的等層設計,在積極推進權威統一、互聯互通的全民健康信息化平臺的建設,也在不斷地提升醫療大數據的應用水平,這為我們全國各地推進健康醫療與信息化深度融合搭建了很好的基礎框架,也提供了有力的指導。

大家知道,浙江省也是我們國家互聯網最發達的省份之一,前不久,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在浙江烏鎮剛剛閉幕,浙江桐鄉烏鎮也是世界互聯網大會的永久會址,烏鎮是典型的江南水現在鄉,小橋流水人家非常典型,世界互聯網大會在烏鎮召開,也把傳統的韻味和現代科技完美地結合起來,也歡迎大家到烏鎮去採訪。我們互聯網醫院,在烏鎮有一家互聯網醫院,也是非常出名的,如果大家去烏鎮採訪,我願意為大家提供方便。

這些年,我們也把我們省互聯網得天獨厚的優勢和改善醫療服務很好地結合起來,按照我們國家衛生計生委的統籌安排,積極探索創新,用信息技術來破解群眾看病就醫中碰到的堵點和難點,提升醫療衛生服務水平。

總的來説,我們的做法可以概括為三個字。第一個字就是“通”,把信息通過全民健康信息平臺通起來、統起來,這是實現最大價值的很重要的基礎。在我們省,目前省市縣三級全面健康信息平臺的架構已經形成,我們省平臺在2015年就已經實現了與國家平臺的對接,並已經聯通17家省級醫院,我們11個市級平臺的建設都在積極推進當中,縣級平臺建設已經基本實現了全覆蓋。今年我們與國家衛生計生委推進的全民健康信息平臺的互聯互通全覆蓋和省委省政府推出的“最後跑一次改革”為契機,進一步修通健康信息高速公路。目前省級平臺上已經歸集了3200多萬份標準化健康檔案,並且實時歸結了老百姓在省級醫院的診療數據。比如現在紹興市上虞縣的一位病人,如果他到省級醫院來看病,他的診療信息就會通過省平臺及時歸集到他的健康檔案當中去,他回到當地去,我們的下級醫院、下級醫生包括他的簽約服務醫生,都可以根據上級醫院的診療情況為他提供後續服務,這對老百姓來講,診療過程就變得連續,就不是碎片化的。

第二個字是“用”。信息化的運用是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設的很重要的關鍵環節。目前在我們的平臺上歸集的數據已經被廣泛應用於提升醫療質量和水平。在杭州的醫生工作站當中,已經嵌入了電子健康檔案的調用模塊和影像的共享模塊。我們醫生開檢查單的時候,如果病人此前已經做過類似的檢查,系統就會發除提醒。今年10月底,平臺已經發出重復檢查的提醒29萬次,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也避免了一些病人的重復檢查,也節約了患者的醫療費用和時間成本的支出。其他像公立醫院綜合監管信息系統、DRGs分析、出訪點評等等這些應用都在時刻規範醫務人員的診療行為,也最大程度地保障老百姓的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

第三個字是“人”,信息化建設要以人為本,為老百姓、為醫務人員、管理人員服務,在醫院當中,以病人為中心,開發的預約掛號、報告查詢、移動支付、自動導醫等服務已經成為大部分醫院的標配。很多地方動動手指就能實現看病就醫諮詢,應該説已經成為一種發展的趨勢。

浙江省預約診療平臺打通了一條預約就醫的主幹道。在這個平臺上,已經接入省內醫院三百餘家,實名註冊用戶已經超過了850萬,成功預約了2600多萬人次。台州市打造一卡就診、脫卡結算先看病後付費的就醫新模式,使患者在醫院看病掛號候診的時間從原來平均需要170分鐘縮短到現在只需要20分鐘。在溫州,智慧健康APP集成了檢查檢驗單、就診記錄、處方用藥、診費藥價、病床位使用情況查詢以及費用結算、院內導航等服務功能。在嘉興市,僅市級醫院智慧結算一項工作已經使全社會節約時間成本大概18.4萬小時。

下一步,我們將在省級層面整合各地各機構的預約掛號、醫學影像、共享調運、檢查檢驗結果推送等服務,強化全民健康信息平臺的公共服務功能,同時強化對醫療機構的智慧化監管,促進醫療健康大數據應用和産業化,把一個個美麗的盆景變成一道道亮麗的風景,更好地發揮信息技術在提升醫療服務水平方面的積極作用。

我想跟大家通報的情況就是這樣,謝謝大家。

【主持人】下面由中日友好醫院醫務處副處長盧清君向大家介紹情況。

【中日友好醫院醫務處副處長 盧清君】各位記者朋友大家上午好,很高興受邀參加今天的新聞發佈會,我是中日醫院醫務處盧清君,也是國家衛生計生委遠程醫療管理與培訓中心的負責人,下面我介紹一下中日醫院通過遠程醫療等信息技術來改善醫療服務的工作情況。

遠程醫療,已經成為國內外公認的調整醫療資源佈局,縮小區域間醫療服務差距的有效技術手段。國家遠程醫療中心依託于中日醫院設立,主要任務是構建遠程醫療協作網,建立遠程醫療管理和質控體系,利用互聯網和信息技術,支持各類醫療機構、醫聯體的協同醫療,促進優質醫療資源的有效下沉,帶動基層尤其是老少邊窮地區提升醫療服務能力。

國家遠程醫療中心通過互聯網等信息技術,重點建立了各類專科、專病遠程醫療協作網,整合全國省部級醫院的優質專科醫療資源,幫扶專科能力較弱的醫療機構,構建專科醫師之間的協同醫療和轉診體系,開展專科醫師規範化培養、臨床研究合作、重大疾病防控等業務合作及技術幫扶,解決專科領域重大疾病問題。目前,專科、專病遠程醫療網絡已覆蓋全國31個省(區、市)和澳門特別行政區的3000余家醫院,建立了60余個專科、專病領域的遠程醫療合作關係,其中,呼吸專科醫聯體已經覆蓋全國455家成員單位。2017年1-11月,國家遠程醫療中心接受疑難病例遠程會診和遠程診斷5550例次、遠程培訓106期次、教學查房和病例討論15 場次/75家醫院、手術示教10余次,接收轉診225例,遠程醫療將大部分會診病例留在了基層醫院接受診治。開辦專項診療技術培訓班50余場,對成員單位免費開放直播學術交流15場次。呼吸科院士大查房示範直播時,有近1.2萬人次的專科醫師在線收看。對公眾開放科普直播3場次,其中肺移植科普直播觀看人數達103萬人次,慢阻肺科普直播觀看人數達88.7萬人次。同時,國家遠程醫療中心已經與貴州省、雲南省、山東省、青海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6個省級遠程醫療中心完成業務互聯互通,推動形成全國遠程醫療網絡。

在開展遠程醫療服務過程中,國家遠程醫療中心通過多項舉措保證服務質量。一是不斷加強信息技術的升級完善,通過與遠程醫療運行維護技術企業的合作,集成創新遠程醫療業務協同數據平臺,將遠程醫療系統和雙向轉診系統整合到統一的業務平台中。二是加強遠程醫療的流程和醫療質量的管理,引入臨床醫生出身的管理者,依託醫務處全職管理遠程醫療體系建設,同時將醫療質量管理體系植入到軟體系統中,保證業務運行和質量管理同步化。三是不斷加強宣傳培訓,調動醫務人員開展遠程醫療服務的積極性,提升基層醫務人員運用遠程醫療服務的能力,不斷提高遠程醫療病歷信息採集的質量,進一步保證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

【主持人】下面請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夏慧敏主任介紹情況。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主任 夏慧敏】感謝國家衛生計生委給廣州市婦兒中心這個機會,向各位媒體朋友通報廣州市婦兒中心就信息化建設助力改善醫療服務的一些工作。

廣州市婦女醫療中心是華南地區最大的婦女兒童醫院之一。在2016年的時候,我們的門診量是376萬,住院病人是9.3萬,手術量是6萬人次,其中有2.3萬個小孩子是在婦兒中心出生的。在國家和省市衛生計生委的指導幫助之下,我們致力於以患者為中心的信息化的建設,通過信息化技術持續改善醫療服務,在這個方面我們做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第一,借助於互聯網手段,解決在公立醫院、大醫院裏面三長一短的急患。2014年4月26日,我們是國內開始運用手機上面移動掛號。2015年10月9日實施了全面非義診預約,在一個星期之內,全面預約掛號率就已經達到了93.3%以上。在2016年2月開始,我們就實施了先診療後付費,隨後也實施了醫保個賬移動支付,實現了患者在醫院裏就診的去現金化和繳費排隊的情況。2016年12月份,我們把門診藥房和醫院裏分離出來,實施了藥事信息的互聯互通。在技術之上,我們建立完善了公共服務平臺,實現完全的線上進行建卡預約、診間預約、檢查預約、排隊候診、門診繳費、檢查結果報告查詢,包括住院病人的清單、押金繳付以及滿意度調查和費用查詢,一站式全部搬到線上,從技術上面解決了在醫院裏存在的三長一短的現象,為改善服務開闢了新的路徑,改善了患者的就醫體驗。

第二,以全流程信息化閉環管理,保證患者的安全,這也是基於醫院裏面結構化的電子病歷和全移動的護理數據的平臺。包括在門診到住院整個過程的閉環管理是把患者疾病診療過程當中每個關鍵的節點進行了分級授權,在臨床路徑、單病種管理、抗菌素分級手術授權的基礎之上,實現了19個醫療環節的整體閉環管理。包括在臨床路徑裏設置了微機動制的提醒和臨床的輔助決策,這樣做的目的就是對整個醫療億全過程事前有預防、市事中有監控、事後可以追溯。與此同時,借助於這樣的數據平臺,打通了患者在院前院中和院後的整體閉環監測和健康管理。比如説我們率先實施了在門診裏面自動刷診療卡條形碼識別身份以後,能夠把他測定的關鍵生理數據指標自動推送到醫生的工作站和孕婦的手機端。現在可穿戴的移動設備在家裏面能夠自動採集胎兒的監測數據,和醫院裏的信息系統能夠實時連接,便於醫生隨時了解病情,及時採取干預措施和手段,確保患者在整個醫治過程中間是安全的。

第三,以大數據挖掘助力於人工智慧和新技術的開發。基於電子病歷、移動醫療設備、健康檔案的數據平臺,把現在的移動設備和健康檔案建成了一體化集成的數據平臺,在這個平臺基礎之上建設臨床數據中心,能夠在對各項關鍵指標進行實時監控。與此同時,在這個數據平臺基礎之上,對現有數據的挖掘和分析,形成了一種人工智慧的輔助診斷,對一些常見的兒童疾病能夠及時預警和分類,這樣能夠使得患者就診更加方便。

第四,借助與互聯網推進區域性醫療合作。這方面我們做的一些工作,就是建立一個基於語音、文字、音頻、視頻一體化共同協作的會診的遠程服務平臺,我們把這個平臺植入到現在的廣東省16家大型醫院成立了廣東兒科聯盟,以及近20個省份70家醫療合作醫聯體,這樣覆蓋234家醫院,建立了一個大的有效重症轉運體系。在過去一年裏,我們通過這樣的MDT服務平臺轉運2500名人次,救治比例提高,同時服務的半徑擴大。

第五,基於互聯網手段,把它移植到門診,開設日間服務,節省現有的醫療資源。在2016年3月份開始,我們在門診實施參考臨床路徑和日間管理單病種電子病歷,用到日間病房和日間手術,從2017年1月到10日間的手術量已經完成了12402台,佔了整個手術比例的35.8%。日間病房設置了37張床,今年1-10月份已經收治了10868人次,其中包括新生兒黃疸2854人次,減少了等候床位和患者就診的時間,降低了手術住院費用,方便了患者就醫。

這就是廣州市婦兒中心以信息化手段改善醫療服務的工作。謝謝大家。

【主持人】謝謝夏主任。剛才嘉賓從多個層面介紹了改善醫療服務工作取得的成效。改善醫療服務工作,經過大家的努力,特別是信息化技術手段的使用,讓我們在偏遠地區、經濟不發達地區享受到優質的醫療服務。

下面,請在座嘉賓回答大家的提問。按照慣例,大家舉手示意,提問之前通報所代表的媒體。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央廣網記者】材料中提到一半以上的三級醫院開展了日間手術以及有成百上千家的醫療機構設置日間手術中心、開展日間病房服務,我想問這些日間服務的主要優點是什麼?以及下一步推廣日間服務方面有什麼舉措?

【焦雅輝】謝謝你的提問。日間手術一般在24小時之內完成,最長不超過48小時。日間手術是國際上,尤其是發達國家比較成熟的做法,可以提高醫療資源利用效率,比如一個病人做白內障手術,可能床位要等比較長的時間,入院以後術前檢查三天,做手術一天,做完手術還需要住院兩三天,一些大手術可能住院時間更長。實行日間手術,病人首先可以免去等待床位的苦惱,術前檢查可以在門診集中完成,一天時間完成手術,觀察後出院。對複雜一些的手術,可以在醫院裏觀察,但總時間也不超過48小時,提升了醫療資源的利用效率。

現在全國很多醫院也在逐步探索非手術類的日間治療手段,比如廣州婦兒中心夏院長介紹的,新生兒黃疸很常見,在日間病房就可以進行藍光治療,不需要住院。還有一些腫瘤病人,可以進行日間化療,也不需要住院治療。日間手術實施以後,從全國的情況看,三級醫院開展日間手術和日間服務的,平均住院日越來越短,對於患者來講也可以更加快捷地獲得醫療服務。當然,日間服務也是有選擇的,不是所有的手術、所有的疾病都適合日間治療。首先要考慮的是醫療質量和安全問題,在保證質量和安全的情況下,逐步擴大選擇適宜的日間治療和手術,擴大日間服務範圍和日間手術覆蓋面。謝謝。

【中國縣域經濟報記者】目前普遍存在一個現象,優質的醫療資源普遍集中在大城市,一些群眾尤其是市縣一級的基層群眾看病並不是很方便,尤其是找個專家就更難了。您剛才也提到了浙江是我國互聯網事業最發達的省份之一,浙江在信息化手段解決看病難方面有什麼好的做法?

【張平】謝謝,這個問題提的特別好。浙江是個山多、島多的省份,醫療資源在區域之間、城鄉之間分佈得不平衡,也是群眾看病難面臨的最現實的問題之一。這幾年我們在國家衛生計生委的指導下,也在積極推進雙下沉兩提升的工作,推進分級診療制度的建設,目的也是促進優質醫療資源向基層下沉,向基層延伸。在這當中,互聯網+分級診療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應該説,很多優質的醫療資源搭載著信息流,流向了基層山區海島,也流向了基層患者身邊。我們有三個做法:

第一,全省統一的預約轉診的服務平臺,通過這個服務平臺,我們下級醫院的醫生如果覺得病人有需要向上級醫院轉診,他可以通過平臺向上級醫院提出申請,同時連同患者的既往病史、診療的相關信息都可以上傳到上級醫院,上級醫院接到下級醫院的申請之後就可以對下級醫院提供的信息進行審核,也可以為患者提供相應的門診、日間手術、住院服務以及檢查方面的服務,提供這方面的資源。所以分級轉診平臺的應用,也讓原本很難挂到的專家號能夠更有效率地分配給那些有需求的重點人群。同時,分級診療也培養廣大群眾能夠實現首診在社區、大病進醫院、康復回社區科學的診療秩序,起到了很好的引導作用。

第二,通過區域影像、區域心電以及區域臨床檢驗,這些區域醫學信息的共享中心,老百姓只需要在當地醫院做完相應檢查,産生的結果聯通患者健康信息,也可以通過平臺一起傳送到全民健康信息平臺上。上級醫院的醫生也可以調用,並且可以進行輔助診斷。比如説在湖州市長興縣2017年以來區域醫學信息共享中心已經完成了縣域內臨床標本的診斷41059份,影像標本的診斷43786份,年均惠及群眾7萬餘人次,節省了看病成本達到了1000多萬元,大大方便了群眾,也節約了看病的費用。

第三,通過多種形式的互聯網+醫療模式,方便老百姓能夠在線下享受到大醫院的優質服務。比如説剛才盧處長介紹的遠程醫療,在我們舟山,大家都知道,是個群島,很多島嶼,老百姓看病應該説是非常不方便。我們舟山群島的網絡醫院就將散落的各個海島緊密地連接起來,通過5個遠程醫療服務中心,下面連到52個遠程醫療基層服務站點。我們舟山市市級醫院有13個專科的100多名副高以上的專家,在線為海島居民提供各類遠程醫療服務。從2015年到現在,總計服務了30多萬人次,為患者節約費用達到了2920多萬元。比如説寧波,建立了雲醫院,在雲醫院上有全市3190多位雲醫生,為我們的復診出院病人提供院後的隨訪、諮詢服務。也為婦女兒童、老年人以及慢性病患者提供精準的健康管理服務。在這個雲醫院上,也已經有十多萬  註冊用戶。還有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以醫療為主導,實現了線上門診、預約檢查檢驗、線上審方以及藥物配送到家、線上支付等等,通過實踐和探索助推了優質醫療資源的公平可及。

下一步,目標是想讓老百姓能夠足不出縣,就能夠享受到城市醫院專家的服務,能夠成為一種常態化。當然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更多的是要依靠互聯網技術,依靠現代信息技術,來實現這樣的目標。謝謝。

【新華社記者】剛才聽到焦局長説我們在策劃下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2018年國家將會採取哪些措施進一步做好這方面工作?

【焦雅輝】感謝您的提問。我們正在研究制定2018年到2020年的第二個三年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對第一個三年行動計劃進行系統總結,固化成為預約診療制度、遠程醫療制度、臨床路徑管理制度、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制度、醫務社工和志願者制度五項醫院工作制度,要求醫院繼續堅持開展下去。

另外,針對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我們對未來的三年行動計劃初步提出了十項開創性的舉措,正在廣泛徵求意見。

第一,以病人為中心,在門診和住院推廣多學科診療模式。多學科診療模式,特別適合腫瘤和疑難複雜涉及多器官、多系統疾病的病人。

第二,以重大疾病為重點,創新急診急救服務。重點針對五類嚴重危及生命安全的、跟時間賽跑的重大疾病或者重點人群,推行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創傷中心、危重孕産婦救治中心和危重兒童救治中心建設。

第三,以醫聯體為載體,提供全方位、全週期的服務。通過醫聯體,為患者提供疾病的健康教育、預防、診斷、治療、護理、康復連續一體化的服務。

第四,以日間服務為切入點,推進急慢分治。急慢分治是分級診療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準備以日間手術、日間服務為切入點來推進急慢分治。

第五,以互聯網+為手段,打造智慧醫院。將來醫院要建成智慧醫院,利用互聯網+的手段,一方面服務於患者,改善看病就醫感受。另一方面也服務於醫務人員,提高診療效率和診療水平。

第六,以一卡通為目標,打破醫療機構信息壁壘。剛才張平主任介紹了浙江台州一卡通的情況,現在很多地方也在探索。將來的目標是在一個地市範圍內,憑著一張就診卡,在各個醫院之間都可以實現就診,進一步用電子卡實現就診的一卡通。

第七,以社會新需求為導向,延伸提供優質護理服務。

第八,以簽約服務為依託,拓展藥學服務新領域。簽約服務的重點人群是需要長期服藥的慢性病患者,需要藥學人員的臨床和用藥指導。

第九,以人文服務為媒介,構建和諧醫患關係。醫學科學是自然科學,也是人文科學,要進一步轉變服務理念,以人文的服務來構建更加和諧的醫患關係。

第十,以後勤服務為突破,全面提升患者滿意度。我們連續三年委託第三方開展改善醫療服務效果評估,發現患者對醫院最不滿意的地方,不是診療服務,而是醫院的飲食。下一個三年行動計劃將根據滿意度調查和第三方評估的結果,以後勤服務為突破全面提升患者的滿意度,解決膳食質量、衛生間保潔、停車難等問題。以上未來三年行動計劃的設想正在徵求意見過程中。

【南方都市報記者】最近網絡上有一些文章説,因為我們國家對醫院成本控制的問題會導致醫療服務效率、質量有所下降,不知道有沒有注意到這種現象?對藥佔比的控制會不會減少?

【焦雅輝】感謝您的提問。根據衛生統計年鑒,中國醫療服務效率逐年提升,診療人次逐年增加,平均住院日在縮短,説明醫療服務效率在提升。

關於醫療質量,這是醫療工作不可突破的底線。加強醫療質量管理,是長期以來我委抓的一項重點工作,全國醫療質量控制系統織牢了保障醫療質量的網絡,從國家到地方,都有各個專業和專科的質控中心。從質控中心數據看,醫療質量也在逐年提升。包括有記者提到了縣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療技術水平也在提升,帶來了醫療質量的提高。今年五月份,國際知名期刊《柳葉刀》刊載的一篇文章,對中國在醫療服務、醫療質量領域取得的成效給予了充分肯定,中國區域醫療服務的差異是逐步在縮小。在全球來講,進步的幅度排在前五名。所以,總體來講,隨著我們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綜合實力的提升,醫學事業的發展、醫療技術水平的提升,醫療服務效率進一步提高,醫療質量也進一步提升。我們有信心能夠為全國人民提供高質量、高效率的醫療服務。

另外您提到了關於藥佔比的問題,我覺得其實藥佔比也是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整個醫療服務水平提高的很重要的指標。這也是醫改的一項效果。隨著醫改的推進,醫療服務價格的改革,現在醫療服務的比價關係也在逐步理順。同時,全國在大力推行臨床合理用藥,規範診療行為,醫院藥佔比明顯下降,醫療服務的收入結構更加趨於合理,醫務人員的技術勞務價值會得到應有的體現。醫務人員的積極性得到充分調動以後,會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到醫療服務工作中,這樣也有利於進一步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

【澳門澳亞衛視記者】我的問題是請教盧處長。材料中您也提到,目前專科專病遠程醫療網絡已經覆蓋了澳門地區。想問一下,目前專科專病遠程醫療網絡在澳門的開展情況,以及未來有什麼樣的舉措?

【盧清君】謝謝你的問題。澳門特別行政區的醫療資源和分級診療已經做得非常規範了,所以在澳門開展的遠程醫療協作,跟我們國內是不一樣的。我們主要是支持澳門提升醫療服務能力。每年在澳門旅遊人數達到3000萬人,現有醫療資源,很難承載這3000多萬人的醫療保障工作。我們是在國家衛生計生委指導下,建立的三方合作體系,就是澳門仁伯爵醫院、珠海市市人民醫院、中日醫院形成三院聯網的協同服務,重點關注的是急救病人,包括一些旅客突發事件的急救,一方面緩解了澳門救治能力不足的問題,另一方面將大陸游客轉診到珠海,減輕患者的負擔。同時,在不同專科之間進行學術交流、人員培訓和科研合作。謝謝。

【健康界記者】盧主任,您提到醫聯體的協同醫療,請問目前在醫聯體方面有哪些措施和規劃?

【盧清君】醫聯體的主要任務是協調上下級醫院、貫通醫療資源。遠程醫療是提供這種協同作用的重要手段和渠道,能夠將專科資源下沉到醫聯體的醫療機構尤其是二級醫院。作為國家遠程醫療中心,應當發揮牽頭引領作用,將省部級專科醫療資源整合起來,對接很多地市級醫聯體有需要的薄弱學科中,彌補區域醫療資源分佈不平衡。另外是引領信息技術集成創新,真正融合到醫療工作中。我們吸取了很多信息化建設的經驗教訓,在遠程醫療平臺上整合會診、轉診、遠程診斷以及培訓、大數據、人工智慧技術,發揮引領作用。

另外,提高遠程醫療的工作效率。我們建立遠程醫療主診醫師負責制,讓年輕醫生跟著導師參與到遠程醫療中,提高服務效率。目前預約週期已經從七天減少到兩天。同時利用遠程醫療平臺,建成了中英雙語工作環境,對接國外資源,滿足部分醫聯體對新技術的需求。

更重要的是,我們把醫療管理和質量管理以及一些政策法規的研究,融入到平臺協同工作中。目前承擔了國家衛生計生委各司局的委託項目4項,研製了10個質控標準,有效指導各地醫聯體規範化地開展遠程醫療,避免一些違規越界的行為,同時也提升了工作效率和醫療質量安全。

最後,基於邀請方、受邀方和運行方的各方按照服務單元的運行成本,形成了物價體系和分配體系,形成遠程醫療服務的運行長效機制。謝謝。

【主持人】好的,感謝各位嘉賓、各位記者,今天的發佈會就到這裡。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陸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