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中國消費總額有望邁向6萬億美元 未來三年多增一個德國的規模

2017-12-12 20:23 來源: 一財網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摩根大通亞太地區副主席李晶日前表示,消費和創新將成為中國增長的兩大動力。

據摩根大通預估,未來3年,中國的消費總額將從目前的4萬億美元升至6萬億美元,增幅相當於德國市場的規模。

李晶表示,在創新方面,中國政府不僅鼓勵科技企業走出國門,還鼓勵舊産業創新經營方式,將有助於提振中國的增長前景。很多中國科技企業在東南亞和北亞“播下種子”,將有更多企業走出國門。

消費是經濟增長主要驅動力

消費拉動已成為國家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之一。伴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轉換,我國經濟增長動力結構調整加快,消費驅動增長的趨勢日益顯現。國家發改委年初公佈的數據顯示,中國2016年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64.6%。

今年以來,我國消費市場實現了平穩較快增長。商務部披露的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0.4%,增速與上年同期持平。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4.5%,比上年同期提高了2.8個百分點,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進一步鞏固。

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長期來看,消費將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近年來消費佔GDP比重持續提升的同時,恩格爾系數(食品支出總額佔個人消費支出總額的比重)持續下降,居民消費升級的趨勢非常明顯,除了滿足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之外,對消費品的質量和品牌內涵有更高的要求。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在中高端消費、創新引領、綠色低碳、共享經濟、現代供應鏈、人力資本服務等領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同時指出,要完善促進消費的體制機制,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

章俊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為了維持消費的可持續性,一方面需要中國經濟平穩增長來確保居民收入的增長,另一方面要通過政策來避免貧富差距拉大,因為從拉美等發展中國家的經驗教訓看,貧富差距過大會損害消費的可持續增長。

近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促進消費的政策。去年4月,發改委、工信部等24個部門聯合下發了《關於印發促進消費帶動轉型升級行動方案的通知》,圍繞流通、農村、住房、汽車、旅遊、家政、教育、體育、綠色、消費環境等十個領域,部署了“十大擴消費行動”。

去年10月14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了進一步擴大國內消費的五大政策措施。一是消除制約養老、教育、體育等消費的體制機制障礙;二要加大旅遊、文化等領域有效供給;三要出臺加快發展健身休閒産業指導意見;四要促進傳統消費升級;五是優化消費環境,通過放寬準入,吸引社會投資增加消費品和服務供給。

創新驅動提升發展質量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

針對目前我國在創新發展上存在關鍵性、急迫性問題,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了一系列發展的方針和方向。十九大報告提出,要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強化基礎研究,實現前瞻性基礎研究、引領性原創成果重大突破。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産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加強對中小企業創新的支持,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加快了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步伐。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從2012年的52.2%提高到2016年的56.2%,有力推動産業轉型升級。2016年高技術産業增加值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12.4%,比2012年提高3個百分點。高速鐵路、水電裝備、特高壓輸變電、雜交水稻、對地觀測衛星、北斗導航、電動汽車等重大科技成果産業化取得突破,部分産業走在世界前列,持續提升我國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開闢我國發展的新空間。

今年10月20日在十九大新聞中心舉辦的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主題的集體採訪活動中,科技部黨組書記、副部長王志剛介紹,中國科技發展應該説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是全局性的、根本性的,有些地方還是突破性的,甚至是顛覆性的。

王志剛認為,現在創新已經不是科學家自己在“象牙塔”的事情,而是要和經濟、社會、民生和國家安全緊密結合,科技創新要和國家發展戰略結合。下一步要以科技創新引領産品創新、産業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等。

李晶表示,創新將有助於提振中國經濟增長前景。她舉例稱,在規模和尖端程度方面,中國的支付系統是全球首屈一指的,此外還有共享經濟。

關於如何加快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王志剛在《黨的十九大報告輔導讀本》中撰文指出,一是圍繞新一代信息網絡、智慧綠色製造、現代農業、現代能源等領域推動産業技術體系創新,注重運用新技術新業態改造升級傳統産業,以技術的群體性突破支撐引領新興産業集群發展。

二是促進技術創新與管理創新、商業模式創新融合,拓展數字消費、電子商務、現代物流、互聯網金融等新興服務業,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平臺經濟、共享經濟、智慧經濟。

三是大力推動創新創業,建立一批低成本、便利化、開放式的眾創空間和虛擬創新社區,孵化培育“專精特新”的創新型小微企業。

四是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增長帶、增長極,深入推進北京、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加快推進京津冀、長江經濟帶、東西部協同創新,強化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和國家高新區的輻射帶動作用,建設一批具有強大帶動作用的創新型城市和區域創新中心。

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發佈的《國家創新指數報告2016-2017》顯示,中國國家創新指數排名提升至第17位。中國創新資源投入持續增加,創新能力發展水平大幅超越了其經濟發展階段,遙遙領先於世界其他發展中國家,突出表現在知識産出效率和質量快速提升、企業創新能力穩步增強等方面。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方圓震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