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自然科學基金會:開啟基礎研究新時代 實現科學基金新作為

2018-01-03 14:09 來源: 自然科學基金會網站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萬象呈輝,歲序更新。在這辭舊迎新的美好時刻,我謹代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向關心支持科學基金事業發展的各界人士,向奮力創新的科學基金項目承擔者、向勤勉盡責的海內外評審專家,向辛勤工作的依託單位科學基金管理者致以誠摯的謝意和新年的祝福。

2017年,科學基金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深入落實全國科技創新大會精神,系統謀劃、重點推進、強化監督、緊抓落實,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

過去一年,科學基金全面從嚴治黨深入推進。基金委嚴肅落實中央巡視整改意見,紮實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制度化常態化,多措並舉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科學基金黨內制度規範取得新成效,基層黨建煥發新氣象,黨風廉政建設取得新突破,理想信念堅定樹立新標桿,黨的各項建設全面加強。

過去一年,科學基金年度資助計劃圓滿完成。全年共接收各類項目申請20.22萬項,擇優資助4.36萬項。與此同時,基金委不斷探索管理工作改革,優化調整學科代碼,聚焦支持交叉創新,為顛覆性技術突破奠定源頭創新基礎,為世界科技強國建設夯實人才和科學基礎。

過去一年,科學基金合作開放不斷深化。“支持科學人才合作 共創‘一帶一路’未來”國際研討會的召開,為“一帶一路”科學合作描繪清晰的發展路線圖 “科學基金‘一帶一路’科學-人才-未來”資助框架逐步探索形成。截至目前,基金委目前已與49個國家(地區)的91個科學基金組織、研究機構或國際組織簽署了合作協議或諒解備忘錄。

過去一年,科學基金協同創新格局持續拓展。基金委充分發揮科學基金導向作用,吸引社會資源投入基礎研究,共同解決地區、行業、企業需求中的關鍵科學問題,在空間科學、軍民融合等多個領域促進人才和原創成果産出,積極探索基礎研究領域聯合資助新模式新途徑。

過去一年,科學基金科研誠信建設牢固加強。對科研不端行為“零容忍”是科學基金一以貫之的堅決態度,對涉及科研不端的項目資助和申請採取系列措施實現“統一處理、甄別責任、分級處理”,採取取消一定年限科學基金項目申請資格、撤銷已獲資助科學基金項目、終止以被撤稿論文為工作基礎項目的評審,為科研人員敲響警鐘,讓懲治不端行為始終“利劍高懸”。

過去一年,科學基金驅動我國科技實力明顯提升。截至2017年底,共有14個學科産出論文的比例超過世界該學科論文的10%,材料科學、化學、工程科學三個學科發展進入總量並行階段,發表的論文數量均居世界第一,其中材料科學論文的被引次數排名世界第1位。農業科學、化學、計算機科學、工程技術、環境與生態學、數學、藥學與毒物學和物理學等8個學科領域論文被引次數排名世界第2位。與上一年相比,有8個學科領域的論文被引頻次排位有所上長。2017年,中國發表的SCI論文中有64.54%受到過科學基金資助。在科睿唯安公司和中科院聯合發佈的全球143個研究前沿所涉及的核心論文中,有15.24%受到科學基金資助,基金委資助績效排全球科學資助機構之首。

新時代催生新使命,新目標提出新要求。2018年,基金委將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加快實施《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十三五”規劃》,聚焦“四個突破”,深化管理工作改革,加強科學基金頂層設計和統籌資助部署,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實現前瞻性基礎研究、引領性原創成果的重大突破,全面培育源頭創新能力,大力營造良好創新環境,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凝神聚力,奮勇向前,不斷開創科學基金工作新景象,為繁榮新時代中國基礎研究事業和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實現新作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任 楊衛)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韓昊辰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