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浙江諸暨:“一碼通用”打通“信息孤島”

2018-01-09 09:53 來源: 浙江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諸暨“一碼通用”打通“信息孤島”
企業辦事省時省力

1月4日上午,諸暨市石浦鬧海記分公司的行政經理李英來到諸暨公共服務中心,辦理食品經營許可證。當她把準備好的資料遞交給工作人員時,卻遭到“婉拒”,“有些材料不用給我們,數據庫裏面都有,我們核實完就可以把許可證發給您。”諸暨市公共服務中心行政審批管理科負責人黃臻微笑著提醒,併為李英辦好其他證件。待現場踏勘完成,李英便可拿到全部證件了。

黃臻所説的“數據庫”,就是諸暨市場監管局創新開展法人事務所打造的“一碼通用”數據庫。這是諸暨深化“一窗受理、集成服務”,在企業投資項目審批改革和商事制度改革探索上取得的新的階段性成果。

記者了解到,2017年,諸暨梳理出涉及法人事務可辦理事項共有1177項,總計需提交辦事材料7199項,其中共性材料有1447份。這1447份共性材料,就成了諸暨“一碼通用”改革的突破口。

“企業辦理營業執照後,就會生成一個專屬統一社會信用代碼,裏麵包含的營業執照基本信息、法定代表人、股東身份信息都會同步進入‘一碼通用’數據庫。”諸暨市場監管局行政審批科負責人告訴記者,之後,企業不論是在“一窗受理”窗口,還是向各部門分別提出各類後置許可審批申請或企業不動産登記等事項,只需提交個性材料,企業證件、資料的電子共性材料則由工作人員憑相應權限從“一碼”數據庫中調取,經過內部數據流轉,快速為市場主體辦理證照。

在“一碼通用”數據庫的基礎上,諸暨的法人事務審批實現了“一次生成,多方共用,一庫管理,互認共享”的“智慧審批”模式。比如,原先一家商場超市辦完所有後置許可需要16個工作日,提交48項材料,而在“智慧審批”模式下,只需要5個工作日,提交25項材料。

一個小小代碼,何以能發揮如此超乎想象的作用,讓企業省時、省力又省心?“背後的關鍵是共享數據庫打破了‘信息孤島’。”諸暨市場監管局網監辦相關負責人説,目前,“一碼通用”數據庫已採集並共享公安、民政、人社、建設、地稅、市場監管、房管、國稅等17個部門的各類信息共計41項402萬條。“一碼通用”信息管理系統自2017年8月中旬啟用至今,已調用信息3萬餘次,日均查詢量300余次。

值得一提的是,這402萬條信息不僅在供企業辦理證照時使用,還共享到了水、電、煤、銀行等領域。“比如最近,水務集團和農商銀行將‘一碼’數據交換至他們的數據系統,對企業身份進行快速認證,減少辦理環節和辦理時間。”上述網監辦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後相關行業內數據、市場競爭態勢、項目投資信息、經營管理信息、納稅信息、信用信息等都能在“一碼”數據庫呈現,這將幫助企業分析投資的可行性和風險,發揮一碼數據庫“溫度計”“風向標”作用。(見習記者 張超 記者 朱銀燕 通訊員 沈雁 周璟)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張興華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