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讓更多民眾從旅遊發展中獲得幸福感

2018-01-15 13:41 來源: 旅遊局網站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健康、快樂和財富是人類的共同追求,而旅遊和旅行屬於快樂的範疇,是幸福的重要源泉。目前,旅遊已從曾經的奢侈品成為必需品,成為民眾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衡量民眾生活質量和獲得感、幸福感的重要標誌。旅遊産業是踐行“讓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嚴”這一治國理念的重要産業之一。

旅遊作為幸福産業之首,必須讓更多民眾從旅遊發展中獲得幸福感。這裡的民眾不僅包括旅遊者,還應覆蓋盡可能多的群體,包括目的地居民、殘障人士、低收入群體、貧困人口以及旅遊服務人員等群體。

為旅遊者提供快樂和幸福的體驗是發展旅遊業的原動力。首先,要清除發展中的幾個障礙。一是更好地解決旅遊過程中的基本需求,特別是廁所等旅遊過程中的基本需求。缺少方便衛生的廁所,會極大地影響旅遊體驗,解決得好旅遊過程會更順暢。通過“廁所革命”,旅遊廁所建設已經取得了長足進步,但廁所問題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決的,需要長期堅持不懈努力,不僅要建設好,還要做好後期的運營維護。二是讓旅遊者遊得安心。加強預測預警和救援,提高安全保障,讓遊客旅遊更安心。旅遊消費陷阱防不勝防的現象在一些地方仍較為普遍,人們的旅行體驗大打折扣。只有確保旅遊安全,旅遊消費透明,旅遊者才沒有後顧之憂。三是要讓更多人遊得起。面對處處圈起來的美景和昂貴的門票,遊客望而生畏。景區應更多地採取無門票或低門票,最大限度發揮旅遊資源的價值,讓更多人共享。對於容量有限的景區,可通過預約方式來進行管控。四是讓民眾能自由安排旅遊時間。當前,帶薪休假制度尚未全面落實,民眾節假日集中出遊,造成的擁堵、體驗下降和目的地超負荷接待,都讓旅遊帶來的幸福感打了折扣。

其次,繼續推進旅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旅遊者提供高質量的産品和服務。旅遊是民眾美好生活需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旅遊産業已經取得了長足進步,但相對民眾的需要,仍存在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結構性問題。要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內容創新和內容創造為核心,緊貼消費者觀念變化和消費模式升級,在産品研發上精耕細作,提供契合旅遊者需求、匹配旅遊者需求的,更為個性化、體驗式、高品質、能夠帶來愉悅感和精神享受的高質量産品。其中需強調的是要整合旅遊與健康、文化、體育和養老幾大幸福産業的優勢資源,加強産業融合發展,推動部門之間精誠合作、珠聯璧合,而非貌合神離。

旅遊目的地的居民是旅遊發展的受益者,但處理不好也可能成為受害者。旅遊發展有助於改善基礎設施,特別是交通、通信、水電氣、生態環境、設施設備等硬體設施,同時也優化社會環境和完善公共服務體系等軟性要素,帶來生活環境和質量的雙重提升。然而,一些地方把以前開放的居民日常生活空間和休閒空間圈起來,遊客要花錢才能進去。這種對公共資源的爭奪或者説與民爭利,導致旅遊者與居民爭奪日常生活和休閒空間,干擾居民的日常生活,從而導致旅遊者與當地居民的衝突。這需要旅遊主管部門和旅遊開發者平衡好遊客與居民的權益,構建雙方利益最大化的主客共享空間,讓雙方都能從旅遊發展中獲得幸福感。

旅遊發展應給予殘障人士以人文關懷,讓他們享受到旅遊帶來的幸福感。在設計建造酒店、景區、廁所等旅遊設施和機場、火車站、碼頭等交通設施以及大巴等交通工具時,應具有人文關懷,充分考慮到殘障人士的需求,例如要便於輪椅的通行,在電梯按鍵上設置盲文標識等。未來還要建立一支志願者服務隊伍,在機場、車站、碼頭和景區等區域對殘障人士提供特別幫助。這樣就能降低直至消除殘障人士的旅遊障礙,讓殘障人士這個特殊群體能夠充分享受到旅遊的樂趣和旅遊帶來的幸福感。

大眾旅遊時代已經到來,昭示著旅遊關乎國民的夢想,關乎生命的質量,關乎人性的成長,更關乎人民的幸福。在這個重要階段,我們不能忘了弱勢群體也應享有旅遊的權利。《馬尼拉世界旅遊宣言》指出,旅遊是人的基本權利,旅遊是人類實現自我精神解放的重要途徑。旅遊産業在讓廣大人民群眾都過上有質量、有尊嚴的生活這一目標上,有責任和義務發揮應有作用。對由於經濟、身體等原因而不能參與到旅遊中的弱勢群體,要提供旅遊機會,使其享受到旅遊樂趣。未來我國要逐步建立使社會弱勢群體參與旅遊的福利旅遊制度,讓弱勢群體也能享受到旅遊的權利,提高國民福祉。

在探討保護旅遊者的權益和如何提升旅遊的幸福感的時候,不應忘記為旅遊者提供服務的旅遊服務者,他們是決定旅行服務體驗品質的重要一環。但目前,旅遊服務者這個群體沒有獲得應有的地位和尊嚴。其職業地位和收入較低、勞動成果得不到應有尊重等,使整個行業的從業人員素質整體不高。試想,如果他們沒有獲得幸福感,何以在服務時帶著微笑?因此,改變整個社會對於服務行業,特別是對於服務人員這個職業的認知,是打造旅遊幸福産業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方面。

通過旅遊,實現財富的地區間轉移,促進貧窮地區民眾生活水平提高,過上幸福生活。旅遊作為富有尊嚴的扶貧手段,有利於相互尊重和平等交流,可實現物質和精神的“雙扶貧”,在國家扶貧攻堅的進程中正發揮著重要作用。貧困地區往往有青山綠水,有著優質的旅遊資源。要在不破壞甚至優化保護資源的前提下發展旅遊業,實現財富的區際轉移,讓貧困地區的民眾能依靠旅遊産業脫貧致富,過上小康的幸福生活。

最終,旅遊産業發展是否能讓更多民眾感到幸福,一個重要的衡量標準就是民眾是否滿意。不僅要讓遊客滿意,讓居民滿意,也要讓更廣大的民眾從旅遊發展中獲益,感到滿意,並獲得幸福感。讓更廣大的民眾從旅遊發展中獲得幸福感,是一個恒新的話題,需要旅遊人為之不懈努力。(中國旅遊研究院 楊宏浩)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韓昊辰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