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2017年全國生態氣象公報表明我國植被
生態質量持續改善

2018-02-07 13:59 來源: 氣象局網站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2月6日,中國氣象局發佈《2017年全國生態氣象公報》(以下簡稱《公報》)。《公報》指出,過去一年氣象條件總體利於植物生長,森林生態質量高於往年,糧食喜獲豐收。2000年以來,全國大部分區域植被生態質量呈改善趨勢,植被覆蓋持續增加,其中氣象條件貢獻率平均達84%以上。

《公報》顯示,2017年全國大部地區光、溫、水條件匹配較好,降水量接近常年同期或偏多,夏季降水量為1998年之後最多,氣象條件總體利於植物生長。與常年相比,2017年全國植被生態質量處於正常偏好等級的面積比例達83%,較2016年增加1個百分點;福建植被生態質量躍居全國第一,廣西列第二位。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人居“綠色”生態環境改善十分明顯。

從長期的變化來看,2000年以來全國平均氣溫呈上升趨勢、降水呈增加趨勢,有利於國家生態工程建設和保護地區的生態恢復。全國有90.7%的區域植被生態質量呈改善趨勢,植被固碳釋氧能力明顯增強;全國植被覆蓋持續增加,氣象條件貢獻率平均達84.0%以上,貴州和廣西達92.0%以上。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植被生態質量均呈改善趨勢,其中,山西植被生態改善最快;陜西、重慶、安徽、廣西分列全國植被生態質量改善前5名。

記者了解到,今年的《公報》在評估天氣氣候對植被生態質量影響的基礎上,加強了氣象條件對典型濕地、荒漠以及生態保護和治理區的影響評估,為生態文明建設以及可持續發展提供來自氣象科學視角的依據。監測結果表明,從2000年到2017年,三江源地區、北京密雲水庫、雄安新區、呼倫湖區域、額濟納綠洲、貴州和廣西石漠化區、柴達木盆地、扎龍濕地都出現了植被恢復、水體面積擴大等生態質量改善趨勢,生態保護建設成效顯著。

據悉,中國氣象局十分重視生態氣象服務工作,出臺的《關於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氣象保障服務工作的意見》明確指出,要充分發揮氣象部門在生態系統保護中的服務支撐作用、在綠色發展中的基礎保障作用以及與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相關的法定職能作用等。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白宛松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