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湖北武漢多項體制機制創新開全國先河

2018-03-22 09:30 來源: 湖北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3月1日,2018年武漢科技和知識産權工作會上,一組數據令人振奮:2017年,武漢高新技術企業達2827家,較上年增加650家;高新技術産業實現産值9479.64億元,直奔萬億,同比增長15%。高新技術産業增加值佔該市GDP比重達20.63%。

數據增長的背後,我們看到了一座城市改革創新、尤其是體制機制創新釋放出的巨大紅利,也看到了將創新作為“五大發展理念”之首的努力與決心。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

2017年,圍繞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和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的總體部署,武漢以科技成果轉化和高新技術産業發展為突破口,積極推進國家知識産權強市和創新載體建設。科技的進步和創新對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引領,正在顯現。

全國首創科技成果轉化局

黨的十八大以來,尤其是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來鄂調研視察以來,我省及武漢市在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步伐不斷加快。

武漢現有89所高校,其中“985”和“211”高校7所,科研院所121家,院士68名,無論科研實力和科教資源,均位居全國前列。

如何更好把這些科教資源優勢,轉變成經濟發展優勢?

去年8月,武漢突破體制堅冰,創造性設立科技成果轉化局,採取“虛擬機構、實體運作”,開全國之先河。這一新設機構的使命,就是深挖在漢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富礦”,搭建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平臺,促進科技與資本、企業的精準對接,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後一公里”,形成源源不斷的現實生産力。力爭5年內,在漢高校院所科技成果本地轉化佔比達到80%。

武漢科技成果轉化局成立短短3個多月,5場大型科技成果轉化對接活動先後舉行,簽約項目206個,簽約金額244億元。對接活動密度之大、規格之高、項目之多,前所未有。

武漢大學劉經南院士團隊的全球首個“即時判”北斗高精度警保聯動智慧系統,與兩家高科技公司達成合作協議,協議金額10億元;華中科技大學樊寬軍教授的“基於超導迴旋加速器的質子放療裝備”,與企業現場簽約,協議金額超過10億元。

新“黃金十條”突破成果所有權

機構改革的同時,武漢還出臺了進一步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十條新政,拿出1億資金支持前景良好的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推動一批技術創新強、經濟效益好、産業帶動廣的重大科技成果轉化應用。

事實上,在科技成果轉化的探索之路上,以東湖高新區為核心,武漢的改革創新魄力一直敢為人先。

2012年,東湖高新區發佈“黃金十條”,在全國率先提出高校成果轉化收益“三七開”,即個人和團隊得70%,並允許教師離崗創業、大學生休學創業等。

政策還提出,高校院所知識産權1年內未實施轉化的,在成果所有權不變更的前提下,成果完成人或者團隊可自主實施轉化,突破了國家對科技成果轉化處置權的限制,更是突破了對科研成果“國有産權”的禁錮。“黃金十條”推動華中科技大學“顯微光學切片斷層成像系統”(簡稱MOST)等一批重大成果轉化走向市場,並推動了國家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的修改,將過去需要報財政部、教育部等部委審批的高校成果使用權、處置權和收益權,下放到高校。

政策實施5年後,光谷去年再推“新黃金十條”,支持高校院所職務科技成果發明人及團隊,與高校共同申請新的知識産權。既有成果可按“三七開”重新分割確權。個人及團隊佔70%以上,並可對該成果實施自主轉化。

光谷創新發展研究院院長趙榮凱稱,“新黃金十條”推動的是成果轉化的確權問題,將成果從源頭上量化到個人,科技人員成為“大股東”,將更深層激發其持續創新。

打造科技成果轉化的“武漢樣板”,非朝夕之功。從30多年前,全國第一家科技企業孵化器在東湖開發區誕生,引發武漢第一批教授下海創業潮,這場探索就從未止步。

今年,武漢將以院士科技成果轉化為核心,發展“院士經濟”。圍繞戰略性新興産業和未來佈局産業,積極支持本地院士成果産業化,並引進外地院士團隊,採取“一人一策、一事一議”的方式,使院士項目在漢落得下、留得住、發展好,實現“引進一個院士,帶來一個團隊,落實一個實體,帶動一個産業”的連鎖效應。

“三辦”改革成為創新堅實後盾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

省委書記蔣超良強調,當前湖北經濟發展正處在動力變革的重要節點,迫切需要通過加強創新培育新動能、拓展新空間、構建新支撐。湖北將堅持問題導向,補短板強弱項,堅持以科技創新助推轉型升級,使創新成為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的第一動力。

把“第一動力”變成生産力,關鍵在人,在體制機制。

去年,為深化“放管服”改革,武漢市召開審批服務“馬上辦、網上辦、一次辦”改革工作現場會,總結前期“三辦”改革經驗,以期通過全國最優營商環境的構建,進一步釋放創新帶來的市場紅利。

這項創新改革,事關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營商環境的改善,更直接關乎群眾的獲得感。

從前辦事,是以職能部門審批的“一件事項”為中心。如今,是以企業和群眾辦理的“一件事情”為中心。武漢“三辦”改革,獲得國家領導人點讚。

隨後,武漢各區各部門在已實施的政策基礎上,不斷創新。如東湖高新區放寬企業名稱登記條件、放寬市場主體經營範圍用語表述、放寬市場主體住所登記限制、放寬實質審查範圍。同時採取證照分離新模式,形成了商事主體資格登記與商事經營資格許可相互分離、各自獨立的證明體系,大部分審批事項既可“先照後證”,也可“先證後照”。

政府行政審批的“減法”,轉變為創新活力的“加法”。

據統計,2017年,武漢各事項辦理平均時間壓縮10.6天、精減材料0.87份,審批服務事項50%實現“馬上辦”、80%實現“一次辦”、45%實現“網上辦”。2017年,武漢新增各類市場主體18.17萬戶,市場主體總量達到107.48萬戶。(記者 李墨 通訊員 阮聰)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石璐言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