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中印戰略經濟對話助推兩國務實合作互利共贏

2018-04-14 21:15 來源: 發展改革委網站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2018年4月14日,第五次中印戰略經濟對話在中國北京舉行。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和印度國家轉型委員會副主席庫馬爾共同主持並作主旨發言。本次對話是習近平主席與莫迪總理去年9月廈門會晤後召開的首次對話,是落實兩國領導人共識、促進雙邊溝通與合作的重要活動。中印雙方就兩國宏觀經濟形勢、雙邊關係及務實合作等議題充分交換了意見,回顧總結了第四次對話以來各工作組合作進展情況,達成了一系列共識。


雙方討論了全球及各自國內經濟形勢和主要改革思路,認為世界經濟有望繼續復蘇,但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仍存,主要經濟體政策調整及其外溢效應帶來變數。作為世界第二、第七大經濟體,中印雙邊合作潛力巨大,前景廣闊。中印作為兩個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攜手合作,互利共贏,將成為地區及至世界經濟增長的“雙引擎”。


何立峰指出,以中印為代表的新興市場國家對全球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50%,是全球經濟復蘇的主要推動力。2017年,中國國內生産總值增長6.9%,居民收入增長7.3%,進出口增長14.2%,實際使用外資131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經濟發展呈現出增長與質量、結構、效益相得益彰的良好局面,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總的來看,中國宏觀經濟運行穩的基礎更紮實,進的動能更有力,好的趨勢更明顯,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中國過去五年取得的全方位、開創性成就,發生的深層次、根本性變革,再次令世界矚目。印度作為重要新興經濟體,在資源稟賦特別是勞動力資源方面具有較強支撐,後發優勢明顯,隨著相關改革舉措的推進落地,經濟有望進入持續較快增長期。

何立峰表示,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發展中國家,中印有著共同的願望,那就是建設富強繁榮的國家,使人民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的日子。今年是中方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中方將堅決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培育增長新動力,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構建全面開放新格局,進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而努力。

何立峰表示,中印同為發展中大國和主要新興市場國家,是反對貿易投資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推進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的中堅力量。兩國優勢互補,合作潛力巨大,應該更多聚焦合作、結伴前行,密切政策溝通,加強規劃對接,提升經貿往來,促進互聯互通,開拓融資合作,加強人文交流,通過互幫互助實現合作共贏,為維護世界和地區和平穩定、促進共同發展作出貢獻。

庫馬爾表示,印度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營商環境持續改善。中印兩國均致力於對內改革、對外開放,反對全球投資貿易保護主義。印度政府提出到2022年建成“新印度”的宏偉目標,實施“印度製造”、“智慧城市”、“技能印度”、“數字印度”、“清潔印度”等一系列發展戰略和行動計劃。2017年起印度還啟動了 “十五年發展遠景規劃”。這些計劃構畫了印度未來發展的藍圖,與中方的“中國製造2025”,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相向而行。

中印雙方一致同意在政策協調、基礎設施、高技術、節能環保、能源等領域繼續加強合作,並更多地向民生領域傾斜,以更好地促進兩國經濟可持續發展並造福兩國人民。

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財政部、能源局、鐵路局,河北省、遼寧省、江蘇省發展改革委,印度國家轉型委員會、鐵道部、電子信息部、住房和城市事務部、水資源部、環境森林和氣候變化部、飲用水與衛生部、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部、電力部、能源效率局等共約100人參加對話會。

中印戰略經濟對話機制建立於2010年,中方由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印方由印度國家轉型委員會(前身為印度計劃委員會)牽頭,下設政策協調、基礎設施、節能環保、高技術和能源五個工作組,是雙方交流宏觀經濟政策和推進務實經濟合作的重要平臺。前四次對話分別於2011年、2012年、2014年、2016年先後在北京和新德里輪流舉行。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朱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