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舉行新聞發佈會
解讀《職業學校校企合作促進辦法》等
解讀《職業學校校企合作促進辦法》,介紹教育部推進産教融合、
校企合作有關工作情況及2018年職業教育活動周總體安排和籌備情況
時 間 2018年4月27日14:30
地 點 教育部北樓二層報告廳
主持人 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續梅
出席人員 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副司長謝俐、教育部發展規劃司副司長田福元、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長范海林、全國旅遊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 文化和旅遊部人事司班子成員繆沐陽、天津輕工職業技術學院院長戴裕崴
內 容 一、解讀《職業學校校企合作促進辦法》,介紹教育部推進産教融合、校企合作有關工作情況
二、介紹2018年職業教育活動周總體安排和籌備情況
教育部召開新聞發佈會解讀《職業學校校企合作促進辦法》,介紹教育部推進産教融合、校企合作有關工作情況及2018年職業教育活動周總體安排和籌備情況。(中國教育報記者 張勁松/攝)
【教育部新聞發言人 續梅】各位記者朋友,大家下午好。歡迎出席今天的新聞發佈會,這是我們教育部4月份的例行新聞發佈會。今天主要是向各位介紹産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有關情況,重點是向大家解讀前不久教育部等六部門聯合下發的《職業學校校企合作促進辦法》有關內容,同時介紹即將到來的第四屆職業教育活動周的相關情況。
産教融合工作涉及到多個部門,在教育部內也涉及到多個司局,所以今天請來多位嘉賓為大家介紹相關情況: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副司長謝俐,教育部發展規劃司副司長田福元,高等教育司副司長范海林,全國旅遊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文化和旅遊部人事司班子成員繆沐陽,天津輕工職業技術學院院長戴裕崴。下面,首先請謝俐副司長介紹《職業學校校企合作促進辦法》以及2018年職業教育活動周相關情況。
【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副司長 謝俐】各位媒體朋友們,大家下午好。非常高興由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職業學校校企合作促進辦法》和第四屆職業教育活動周的情況。
關於職業教育産教融合、校企合作從三個方面介紹:一是談背景、二是創新點、三是工作舉措。
背景。特別是校企合作方面,教育部等六部門制定了《職業學校校企合作促進辦法》,校企合作和産教融合是職業教育的一個基本辦學模式,是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的內在要求,也是我們辦好職業教育的關鍵所在。從2010年開始,《教育規劃綱要》就提出要制定促進校企合作辦法法規,推進校企合作制度化。2014年,國務院頒發的《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中指出,研究制定促進校企合作辦學有關法規和激勵政策。2016年,中央深改組要求儘快印發有關校企合作促進的政策文件。
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深化産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要求,為此,我們在長期工作的基礎上,聯合相關部門印發了這個《辦法》。《辦法》通過明確職業學校校企合作的目標原則、實施主體、合作形式、促進措施和監督檢查等,建立起校企合作的基本制度框架,對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回應職教戰線和社會多年的呼聲,深化産教融合、校企合作,奮力辦好新時代職業教育具有重要意義。
此前,在2017年底,國辦印發了《關於深化産教融合的若干意見》,文件包括7個方面30項政策,這是國家發改委、教育部等部門共同深化産教融合的具體舉措。《意見》更多側重産教融合,《辦法》更多側重校企合作,兩個文件共同形成了推動職業教育提高質量,深化産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政策“組合拳”。
第二,《辦法》主要的政策創新點
《辦法》包括總則、合作形式、促進措施、監督檢查和附則等5章,共34條,突出促進、規範和保障三個關鍵詞,主要政策創新點有6個方面:
一是明確了校企合作是指中、高等職業學校和企業在實施職業教育過程中通過共同育人、合作研究、共建機構、共享資源等方式實施的合作活動。
二是提出了要建立校企主導、政府推動、行業指導、學校企業雙主體實施的合作機制。規定了校企合作組織形式、主體資質、合作形式、各方權責、協議內容、過程管理等內容。
三是明確了校企可以結合實際,在人才培養、技術創新、就業創業、社會服務、文化傳承等方面開展7種形式合作。
四是明晰了國家在促進跨區域校企合作方面的職責、地方政府的職責以及教育、財稅、用人和分配等方面的具體政策。
五是提出了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購買服務、落實財稅用地、職業教育集團以及支持産教融合型企業試點、促進教師和企業人員雙向流動、保護學生權益、建設服務體系等具體措施。
六是規定了教育和相關部門的監督檢查職責和違法行為的懲處機制等內容,規定了國家、地方、行業企業各層面的校企合作管理運行機制和職權分工。
第三,推進《辦法》實施的具體工作舉措
一是加強統籌領導。在中央教育工作領導小組領導下,主動協調好教育、經濟、勞動、就業等領域,制定行業企業辦職業教育的配套政策,鼓勵企業舉辦或參與舉辦職業教育,發揮企業在實施職業教育中的重要辦學主體作用,形成部門協調、部省協同、行業企業參與的政策紅利。
二是打出政策組合拳。根據國辦印發的《意見》,細化《辦法》的部門分工職責,制定實施方案。在推動《意見》《辦法》貫徹落實中,破解校企合作運行機制不順暢、合作協議不規範、育人效果不明顯等難題,激發行業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內生動力。同時,要聯合國務院國資委等部門,推動落實《關於國有企業辦教育醫療機構深化改革的指導意見》,支持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舉辦職業學校。
三是開展大樣本試點。研究制訂並啟動實施“十百千”産教融合行動計劃,通過部省共建職業教育試驗區等形式,遴選10個左右省份、100個左右城市、1000家左右示範職業學校(職教集團)和企業,深化産教融合、校企合作。繼續推進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進一步提升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繼續指導建設一批校企深度合作項目,助推企業發展。
四是持續予以推動。宣傳《意見》《辦法》,宣傳職業教育領域産教融合、校企合作成果和典型案例,推動産教融合、校企合作成為各方自覺行動。持續開展産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相關研究,不斷完善國家職業教育標準體系。
這是我要介紹的第一部分。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關於第四屆職業教育活動周的情況。
第一,今年職業教育活動周的時間和主題。舉辦職業教育活動周,是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精神,展示和宣傳職業教育的一項重要制度設計。自2015年國務院批復將每年5月第二周設為“職業教育活動周”以來,在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活動周迄今已經連續舉辦了三屆。今年適逢改革開放四十週年,活動周將以“職教改革四十年 産教融合育工匠”為主題,于5月6日至12日由教育部等九部門聯合舉辦。其中,活動週全國啟動儀式暨第十一屆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開幕式將於5月6日下午在天津舉行。
第二,今年職業教育活動周和相關活動的主要內容。今年活動週期間的全國性活動包括:在天津舉辦2018年職業教育活動週全國啟動儀式暨第十一屆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開幕式、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主賽區在天津)、改革開放40年中國職業教育成就展、2018年職業教育國際研討會;在湖南株洲舉辦全國中等職業學校“文明風采”活動總結交流暨德育工作座談會;在深圳舉辦“一帶一路”職業教育國際研討會;在重慶舉辦第四屆全國職業教育和繼續教育期刊改革與發展學術論壇;在大連舉辦“大國工匠進校園”職教周專場活動等。各地教育行政部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將積極支持中小學校把職業體驗觀摩活動列為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內容,引導中小學校組織學生到職業院校、企業、賽場等進行體驗觀摩,精心組織好相關活動,確保活動週期間“天天有活動、處處有看點、人人有收穫”。各地共青團組織將牽頭深入開展“彩虹人生——奮鬥的青春最美麗”分享活動和“職業技術哪家強”線上主題活動。各地農業行政部門將牽頭積極開展“大國三農”主題教育實踐等相關活動。
一是關於職業教育活動周。今年的活動周將重點開展好以下三大類活動:一是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職業體驗活動,二是産教融合、校企合作等主題推介活動,三是走進城鄉、貼近群眾的志願服務活動。通過這些活動,著力讓活動周成為社會了解職業教育、體驗職業教育、共享職業教育成果的窗口。去年活動週期間,全國約有上萬所職業院校開展或參與相關活動,以普通中小學校學生和社區群眾為主體的體驗參與者超過2000萬人次,近萬家企業參與職教活動周,中央與地方主要媒體對職教活動周進行報道5000次以上。今年,各地將圍繞上述三大類活動,結合實際增加“自選動作”,繼續開展好各項活動。
二是關於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今年大賽將於5月6日至6月30日舉行,是新時代舉辦的首次大賽,設天津主賽區和吉林、江蘇等22個分賽區,有常規賽項74個大項(中職30個,高職44個)、行業特色賽項8個,參賽選手超過萬人。本屆大賽將繼續堅持“精彩、專業、安全、廉潔”,進一步突出對接教學標準,注重專業核心技術技能,切實貫徹“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改”;進一步突出普惠性,擴大專業覆蓋面,公開大賽題庫,加快大賽資源轉化,讓更多學生參與和受益;進一步提升制度化水平,聯合36部門印發了《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章程》,完善22項工作制度,強化賽事管理,高水平辦好大賽。
三是關於全國中等職業學校“文明風采”活動總結交流暨德育工作座談會。全國中等職業學校“文明風采”活動總結交流會將於5月9日在湖南株洲舉辦。會議將總結交流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工作新進展、新成就,探索開展符合新時代新要求的“文明風采”德育主題活動,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德育工作,注重全員參與、實踐育人、過程育人、人人受益,努力提高活動育人實效。
各位媒體朋友,多年來你們十分關注職業教育的改革發展,在職業教育宣傳方面給了我們很多支持,非常感謝你們所做的工作。職教宣傳的議題很多,在此,我重點提出以下宣傳建議,供媒體朋友們參考。
一是宣傳好黨和國家職業教育方針政策。宣傳習近平教育思想以及對職業教育和繼續教育工作作出的指示批示精神。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廣立德樹人典型案例,堅持“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理念,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良好氛圍。大力宣傳黨的十九大關於“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深化産教融合、校企合作”“辦好繼續教育,加快建設學習型社會,大力提高國民素質”等決策部署和相關政策。
二是展示好改革開放40年職業教育發展成果。大力宣傳改革開放40年來職業教育為經濟社會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作出的貢獻,重點突出支撐産業轉型升級、精準扶貧脫貧、“一帶一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鄉村振興等國家戰略的重要貢獻,充分展示職業教育在制度建設、標準開發與實施、人才培養模式、院校管理和國際合作等方面的新成果。
三是講好職教故事。以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著眼點,講述職業院校學生成長成才故事、良師育人故事、大國工匠事跡、創新創業故事、職教脫貧攻堅故事、社會捐資助學故事、大賽獲獎選手成長歷程、職業院校服務貢獻社會典型案例、辦好一個專業帶動一個産業或支撐一個産業轉型發展的故事等。講職教人的故事、講職校的故事、講職教受益者的故事。
以上情況介紹就到這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