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災難與進步——汶川大地震後十年四川應對“大災”的足跡

2018-05-12 19:25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成都5月12日電 題:災難與進步——汶川大地震後十年四川應對“大災”的足跡

新華社記者楊三軍、胡旭、張海磊

今天,是汶川大地震10週年的日子,也是我國第10個防災減災日。

10年前,“5·12”汶川大地震突襲。10年間,四川又相繼發生蘆山地震、茂縣山體高位垮塌、九寨溝地震等重大自然災害。

在黨和政府堅強領導下,在全國人民大力支援下,災區廣大幹部群眾奪取了一個又一個救災鬥爭的勝利。

災後救援:應急力量“擰成一股繩”

“5·12”汶川大地震,給災區群眾生命財産造成巨大損失。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各方救援力量書寫了可歌可泣的動人篇章。

“災難突發,首要的是最大限度搶救人的生命。”曾參與汶川地震救援的四川省安全生産應急救援指揮中心主任侯建明説,“與死神賽跑,快速、有序、高效是關鍵。”

去年8月8日,7.0級強震突襲九寨溝,6萬多人身陷災區。四川抗震救災指揮部堅持生命至上、救人第一。邊“地毯式”搜索被困和失蹤者,邊全力疏散滯留人員。

“21個小時,1萬多輛車,6萬多人的大轉移,秩序井然。”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州委書記劉作明説。

四川省公路規劃勘察設計研究院副院長蔣勁松,曾在汶川大地震後徒步前往映秀勘察交通受損情況,途中險象環生。

“去年發生的茂縣山體高位垮塌,我們很快就通過無人機實現垮塌體3D模型構建,為災情研判和科學搶險提供了有力支撐。”蔣勁松説,應急技術裝備今非昔比。

汶川大地震後,四川建成了省市縣鄉四級綜合減災救災應急指揮體系,應急力量“擰成一股繩”。同時,堅持以防為主、防災救災相結合,推動實施了425個防災減災項目。

恢復重建:科學統籌靈活施策

汶川大地震後,面對規模空前、難度空前的“世界性重建難題”,黨中央、國務院果斷作出啟動對口支援機制、“一省幫一重災縣”的重大決策。

援建省市紛紛提出把災區作為自己的一個“特殊縣”,著眼災區的提升與發展,把規劃作為科學重建的重要依據,“5+2”“白加黑”,與災區幹部群眾攜手奮戰。

震後三年,四川累計實施援建項目3668個,援建金額達784億元,災區住房條件和教育、衛生、交通等公共服務保障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2013年,四川蘆山縣發生“4·20”強烈地震。在總結汶川重建經驗基礎上,結合蘆山地震實際,中央授權四川探索一條“中央統籌指導、地方作為主體、群眾廣泛參與”的重建新路。

責任“催生”擔當,地方主體責任凸顯。一項項貼近實際的創新機制應運而生:出臺農房重建強制性設防標準;異地設立“飛地園區”;開展省內對口援建……

災區群眾的智慧也得到激發。房屋重建有群眾代表組成的“自建委”;項目的效果評價有群眾代表、人大代表等組成的“評議團”;重建完成後有“自管委”……三年後,四川交出了一份優秀“答卷”。

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長郭曉鳴説,新機制在蘆山地震、九寨溝地震等大災的恢復重建中得到成功實踐和落實,地方主體責任直通“最後一公里”,有效激發了災區的內生動力,重建工作方向準、措施活、統籌快、效率高。

振興發展:全面小康路上不掉隊

恢復重建僅僅是一個新起點。住上新房子,還要讓災區群眾過上好日子,全面小康的路上不掉隊。

新時代,要有新氣象、新作為。在新發展理念指引下的災區振興發展,正走出一條綠色發展之路。

在汶川地震災區,青川的茶産業、北川的電子商務、汶川的生態旅遊……如今,四川39個重災縣的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別是震前(2007年)的2.8倍和3.7倍。

蘆山地震三年重建任務基本完成後,四川及時出臺《關於推進蘆山地震災區實現五年整體跨越七年同步小康目標的意見》。

蘆山所在的雅安市迅速落實,加快發展動能接續和轉換,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走“綠而美、綠變金”的發展振興之路。新材料、清潔能源、生態經濟等成為重要支柱。

去年九寨溝地震發生僅3個月,四川省政府印發的《“8·8”九寨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總體規劃》明確提出,科學重建、綠色重建,把地質災害的防治作為生命工程,建設世界旅遊目的地。

災難已經過去。如今的巴蜀大地,正放飛夢想,砥礪前行!(參與采寫記者:楊迪、蕭永航、董小紅)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雷麗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