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嚴禁違規變相舉債 遏制隱性債務增量

2018-05-17 08:05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國家發展改革委介紹宏觀經濟運行情況,回應社會關切——
嚴禁違規變相舉債 遏制隱性債務增量

“4月份我國經濟運行延續了穩中向好的態勢,發用電量較快增長,CPI、PPI等主要指標溫和上漲並處於合理區間,社會事業及高技術等領域固定投資增長較快。”在5月16日舉行的定時定主題新聞發佈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孟瑋表示。

孟瑋表示,總體看,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顯著成效,供求關係趨於改善,經濟運行內在的穩定性有效提升。發佈會上,孟瑋還就重點領域改革、物流降本增效、“一帶一路”建設等熱點話題作了回應。

“一帶一路”論壇成果有序推進

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功舉辦已經一週年了。一年來,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論壇形成的一系列成果清單正有序推進,相關工作開展取得了積極成效。

“去年論壇形成的279項成果清單,目前已有255項轉為常態化工作,有24項工作正在有序推進。”孟瑋表示,包括雅萬高鐵、瓜達爾港、中俄原油管道復線等一批重大項目已經取得早期收穫,21世紀數字絲綢之路建設有序推進,中歐班列累計開行突破8000列。

與此同時,貿易與産能投資合作不斷深化,金融服務領域合作得到加強,人文交流逐步擴大。據統計,我國已在沿線國家建設了75個境外經貿合作區,累計投資270多億美元,為當地創造了20多萬個就業崗位,累計貨物貿易超過5萬億美元;絲路基金已簽約19個項目,承諾投資70億美元,支持項目涉及總金額達800億美元。

針對“中國主導‘一帶一路’項目建設前期信息和運作不夠透明、偏袒中國企業”等説法,孟瑋表示,“一帶一路”共建項目主要是商業項目,是企業的市場行為,採取何種運作模式及如何公佈項目前期信息,均由項目業主單位來決定,並不取決於中國政府,但政府會建議企業盡可能公佈項目前期信息,同時也會向社會及時公佈所獲知的有關項目信息。

“中國倡導的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不搞封閉排他的小圈子,不做淩駕於人的強買強賣。”孟瑋強調,共建“一帶一路”的市場很大,足以容得下各國符合條件的企業參與其中並把蛋糕做得更大,使全世界人民共同受益。

進一步防範地方債務風險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了《關於推進高鐵站周邊區域合理開發建設的指導意見》《關於規範主題公園建設發展的指導意見》等文件,在引導行業健康有序發展的同時,進一步加強了對地方債務風險的防範力度。

近年來,各地依託高鐵車站推進周邊區域開發建設取得了良好效果,一些地方在促進交通、産業、城鎮融合發展方面積累了好的經驗。與此同時,在高鐵站周邊區域開發建設中也逐漸暴露出一些問題,比如“高鐵很近、車站很遠”“車站很新、服務跟不上”“佔地不少、利用率不高”等。

“在充分調研基礎上出臺上述意見,就是要指導相關地方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因地制宜、規範有序推進高鐵車站周邊區域開發建設,關鍵是把握好‘引導、規範、集約、融合’8個字。”孟瑋説。

與高鐵周邊區域開放不同,主題公園建設存在概念不清、盲目建設、低水平重復等問題,有些地方還出現了房地産化傾向和債務風險,影響了行業健康發展。

“防範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問題,要從兩方面入手:一是落實城市主體責任,二是依法規範舉債。對於列入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預警範圍的高風險地區,原則上不得舉債搞建設。”孟瑋表示,有關地方要合理控制建設規模和節奏,加強成本收益分析評估,防止脫離地方財力實際搞開發。同時,要嚴格執行預算法和擔保法,嚴禁以PPP等形式違規變相舉債,堅決遏制隱性債務增量。

多舉措推動物流降本增效

近年來,我國社會物流成本水平進入下降通道。2017年,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為14.6%,實現“五連降”;2018年一季度進一步降至14.5%,但仍高於主要發達國家8%至9%和新興經濟體11%至13%的水平。

“這既與我國産業結構和人口、産業空間佈局有一定關係,也反映出我國物流‘成本高、效率低’問題仍然比較突出。”孟瑋表示,發展改革委將從兩方面開展工作,著力推動上述問題的解決。

一是進一步降低物流企業經營成本。針對物流領域“簡政、減稅、降費”問題,發改委研究提出了一批新的政策措施。其中,降低交通運輸業增值稅率、擴大物流企業倉儲用地稅收優惠範圍等已寫入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5月1日起交通運輸業增值稅率已降至10%。

二是積極開展物流創新試點示範。發展改革委會同相關部門開展了現代物流創新發展城市試點、示範物流園區、國家智慧化倉儲物流示範基地、骨幹物流信息平臺試點等工作,激發物流領域的創新活力,推動現代物流業在重點地區和重點領域創新突破、率先發展。

孟瑋透露,國家發展改革委目前正會同有關部門抓緊再推出一批新的簡政、減稅、降費措施,進一步為物流業降本增效。(記者 顧陽)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張興華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