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著力破除地方保護主義 強化基層環境監管職能——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成效綜述

2018-05-29 16:40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5月29日電 題:著力破除地方保護主義 強化基層環境監管職能——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成效綜述

新華社記者董峻、高敬

不久前,河北省環保廳對河北敬業鋼鐵有限公司的4起環境違法行為依法立案處罰。這是石家莊市平山縣一家大型鋼鐵企業,也是當地第一利稅大戶。在2017至2018年河北省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中,環保部門先後8次發現這家企業有無證排污、污染防治設施缺失等違法問題。

“推開了推不開的大門,跨進了進不去的企業。”河北省環境綜合執法局常務副局長任立強説,通過省級直查、交叉執法等措施,避免了地方干預,查辦了一批過去地方環保部門查不動、罰不了的大案要案,環境執法人員“腰桿更硬了”。

實行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是我國深入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重要舉措。作為改革的首批試點省份之一,河北著力破除體制機制制約、地方保護主義和人為干擾弊端、監管盲區盲點。

2015年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確定,實行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

2016年中辦、國辦印發改革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部署啟動了這項工作。改革的目的是著力解決現行以塊為主的地方環保管理體制存在的難以落實對地方政府及其相關部門的監督責任、難以解決地方保護主義對環境監測監察執法的干預、難以適應統籌解決跨區域跨流域環境問題的新要求、難以規範和加強地方環保機構隊伍建設等4個突出問題。

據生態環境部人事司有關負責人介紹,全國31個省區市都已出臺政府部門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分工規定。試點省份通過上收市縣兩級生態環境部門的環境監察職能,建立了專司“督政”的環境監察體系,強化對市縣兩級黨委政府及其相關部門的監督。通過制定黨政領導幹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實施細則等舉措,形成了齊抓共管工作格局。

隨著改革推進,地方保護主義對生態環境監測執法的干預明顯減少。地市級環保局領導班子成員任免由以地市為主調整為以省級環保部門為主,縣級環保局成為市級環保局的派出機構,這些“硬招”有效解決了環保幹部“站得住頂不住,頂得住站不住”的老大難問題。

同時,生態環境質量監測事權“上收”,把現有市級生態環境監測機構調整為省級環保廳(局)駐市生態環境監測機構,提高了監測數據的質量。而“下沉”執法力量,由市級環保局統一管理、統一指揮縣級生態環境保護執法力量,使行動更有效。

江蘇等20個省份結合“垂改”組建了省、市、縣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由黨委政府主要負責人擔任主任,加強對轄區內跨區域、跨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問題的統籌協調。山東、福建等省份積極探索建立流域環境監管和行政執法機構,湖北等省份設置了區域流域環境監測機構,推動實現流域生態環境保護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環評、統一監測、統一執法。

這位負責人表示,試點省份已初步實現建立健全條塊結合、各司其職、權責明確、保障有力、權威高效的地方環境保護管理新體制改革目標。後續將繼續按照成熟一個、備案一個、啟動一個的原則,推動其他省份環保垂改工作,確保“十三五”時期全面完成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任務。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朱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