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北京:空氣質量生態補償成亮點

2018-06-03 07:56 來源: 北京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本市出臺《關於健全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的實施意見》
空氣質量生態補償成亮點

本市近日印發《關於健全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的實施意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到2020年,將實現森林、濕地、水流、耕地等重點領域,以及生態保護紅線區、生態涵養區等重點區域的生態保護補償全覆蓋。值得一提的是,結合首都大氣污染治理的實際需要,《意見》把空氣作為一個新的重點領域,提出建立空氣質量生態保護補償機制。

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意見》是本市生態保護補償制度體系的頂層設計,已出臺或將來出臺的具有生態保護補償性質的文件都將納入這一制度體系。

補償資金可用於提升公共服務

經過十多年不斷探索,本市已初步建立了以重要生態資源為保護對象、以專項財政投入為主要形式的補償體系。按照 “誰受益、誰補償,誰保護、誰受償”的原則,《意見》提出,要建立合理的生態保護補償標準、考核評價制度和溝通協調平臺。在資金方面,建立市區生態保護補償政策和資金的統籌實施機制,市級層面要統籌制定相關政策和年度資金安排計劃,同時增強區級安排使用補償資金的自主權。

各區可統籌使用補償資金,積極探索開展市場化、多元化補償,在保護和優化生態環境基礎上,可將補償資金用於提升區域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提高生態保護補償的綜合效益。

河北省張承地區是京津冀水源涵養區,也是首都重要的生態屏障。《意見》提出,要健全京津冀水源涵養區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積極配合國家相關部門開展潮白河等流域上下游生態保護補償工作,並率先開展密雲水庫上遊流域水源涵養區生態保護補償試點。

碳交易助空氣質量生態補償

作為《意見》的全新內容,空氣質量此次被納入到生態保護補償制度體系,成為重要組成部分。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研究建立空氣質量補償機制和方案,有利於深入貫徹中央打贏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決策部署,嚴格落實大氣污染防治屬地管理責任,調動相關主體積極性,推動空氣質量持續改善。

近些年,碳排放權交易逐步進入公眾視野。

所謂 “碳排放權交易”,指的是在一定管轄區域和一定時限內,設定溫室氣體排放總量及各排放主體合法的排放權利,一定的排放權利對應相當的碳排放配額,配額像普通商品一樣在市場上交易。當企業超額完成減排任務後,就可以將剩餘的碳排放配額賣出來獲取收益。

這樣的市場化方式,就可以激勵企業改進生産、轉型升級,降低社會整體減排成本。

截至今年5月21日,本市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碳排放配額累計成交量2298萬噸,累計成交額7.88億元。

《意見》提出,要進一步完善碳排放權交易制度,促進交易平臺發展,擴大碳交易市場規模。

生態保護區為農民增“綠色崗位”

《意見》提出,要權責統一、合理補償。對保護北京的綠水青山做出了重要貢獻的山區農民和水源地周邊居民,究竟如何才能獲益?

以密雲水庫周邊區域為例,涉及不老屯、高嶺、太師屯、溪翁莊、穆家峪、石城、馮家峪等7個鄉鎮,近年來,市級相關部門不斷加大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力度,水庫周邊農民相關收益得到顯著提高。

而山區生態林補償機制,也吸納了水庫周邊7個鄉鎮的3000余名當地農民,成為生態林管護員,每人都有崗位補貼。同時,通過生態林生態效益促進發展機制,相關集體經濟組織成員還可按林權股份獲得每年每畝42元的生態補償資金。

另外,通過實施密雲水庫生態建設與保護工程,也能吸納大量當地農民參與生態環境建設,實現綠色崗位就業。(記者 孫傑)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白宛松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