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親山近水共享綠色福祉
——專家建言林業生態文明建設發展路徑

2018-07-09 07:20 來源: 光明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生態文明建設關乎人類未來,建設綠色家園是各國人民的共同夢想。為了這個夢想,來自35個國家和地區的2000多名嘉賓相聚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2018年年會,圍繞建設生態文明、共享綠色福祉貢獻智慧和力量,共謀林業生態文明建設發展路徑。

建設森林城市

中國是世界上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大力發展城市森林和濕地,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是城市化進程中提升居民福祉、實現綠色發展的必然選擇。

7月6日,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2018年年會“森林城市·綠色共享”專題論壇發佈了《全國森林城市發展規劃(2018—2025年)》,提出到2020年,我國將建成6個國家級森林城市群,到2025年將建成300個國家森林城市。

我國目前已有國家森林城市138個,到2020年將基本形成類型豐富、特色鮮明的森林城市發展格局。森林城市建設以改善城鄉生態面貌、增進居民生態福祉為主要目標。

“要始終把森林作為城市的綠色基礎設施,納入城市建設總體規劃,圍繞增強居民對森林城市建設的獲得感,建設遍及城鄉的生態服務設施,方便公眾進入森林、享用森林。”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彭有冬介紹。

深圳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徐松明説,深圳創新綠地系統規劃思路,以生態綠色廊道串聯各個公園和街頭綠地,新增立體綠化66萬平方米,為廣大市民提供重要的綠色福利空間。

“貴陽作為全國首個國家森林城市,通過建設環城林帶等生態工程推動擴綠,建成了總面積13.6萬畝和132萬畝的第一、二環城林帶,又以提升主要通道森林景觀為突破口,實施貴陽市環城綠化建設等項目,全力構建‘百山千園’生態體系。”貴陽市副市長鐘汰甬表示。

發展綠色林業

盛夏時節,江西省定南縣龍塘鎮勝前村油茶種植基地,1500多畝高産油茶樹長勢喜人,昔日荒山變成“綠色銀行”。

鄉村因産業活躍,産業因綠色崛起。“林業産業最大優勢是生態優勢,最大潛力是市場潛力,最大特點是豐富多彩。”中國林業産業聯合會常務副會長封加平説,2017年我國繼續保持世界林産品生産、貿易、消費第一大國地位。我國山區貧困人口純收入的20%左右來自林業,重點地區這一比例超過50%,林業産業已成為許多地方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的支柱産業。

“産業發展和鄉村振興相融合,首先是保護生産環境,把生態環境保護好;其次要挖掘文化教育功能;還應充分開發農業林業的休閒旅遊功能。”中國人民大學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孔祥智指出。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林改司巡視員劉家順説,在發展林業産業的過程中,要注重完善“企業+合作社+農戶”利益聯結機制,促進林業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加快發展林業電子商務,讓優質特色林産品暢銷國內外市場。

調動社會參與

6日上午,“多彩貴州公園省”圖片展開展,全方位展現貴州生態建設成就和優美自然風光。站在生態英雄吳慶賢照片前,貴州財經大學學生陳文俊説:“吳慶賢幾十年如一日為荒山禿嶺披綠裝,我深受感動,我們每一個普通人都是環保踐行者,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就是在參與生態文明建設。”

浙江湖州培育生態産業的同時注重創新生態文化,成立了浙江生態文明幹部學院和中國生態文明研究院;貴州貴陽烏當區著力推動大生態與大健康、大數據、大旅遊産業融合發展;安徽旌德縣深入探索體制機制創新,構建綠色GDP綜合統計考核“一本賬”……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美麗中國建設如火如荼。

“不僅要在社會生活中讓人們樹立綠色生活方式的觀念,而且要在經濟領域將生態環境納入微觀經濟的成本效益核算以及宏觀經濟的統計核算體系,讓綠水青山轉變成可計量、可考核的金山銀山。”中國工程院院士吳豐昌指出,隨著生態文明理念深入人心、體制機制日漸完善,我國“綠色銀行”功能日益強大。

“建設生態文明,要強化生態文明教育,加強環境保護相關學科和學位點建設,在高校倡導綠色發展理念,把美麗中國建設貫穿到教育的各個層次,激發學生去建設美麗城市、美麗鄉村、美麗社區、美麗家庭。”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主任陳鋒表示。(記者 李慧 呂慎)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劉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