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抗癌藥緣何價格高企

2018-07-10 08:10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一款專利抗癌藥從研發到臨床試驗,再到上市審批,會耗費相當長的時間和鉅額資金,因此會有20年的專利保護期

國家醫療保障局近日明確,將通過醫保談判、加快藥物創新等後續措施,讓群眾切實感受到急需抗癌藥的價格“明顯降低”

連日來,抗癌藥話題成為人們茶余飯後的熱點話題。有人認為,抗癌藥之所以價高,主要責任在制藥企業,他們坐擁專利,追求暴利。還有人認為,應該把抗癌藥全部納入醫保,讓更多患者用得上“救命藥”。事實上,抗癌藥涉及藥企創新研發,也涉及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是一個複雜的經濟社會問題。

據初步統計,我國已上市抗癌藥品138種。以一種治療肺癌的第三代口服靶向藥物為例,目前市場售價高達每盒5.1萬元,這對患者家庭而言,負擔可想而知。重負之下,為了求生,不少患者不得不改用價格便宜的低價走私藥,徘徊在法理與人情之間。

為什麼抗癌藥價格會如此之高?一款專利抗癌藥誕生之前,都會面臨著想象不到的失敗和風險,“竹籃打水一場空”的研發也並不少見。如果幸運的話,從研究開發到臨床試驗,再到上市審批,耗費相當長的時間和鉅額資金後,專利抗癌藥將會換來20年的專利保護期。以格列衛(主要用於治療費城染色體陽性的慢性髓性白血病等疾病)為例,從發現靶點到獲批上市,耗時約50年,制藥企業研發投入超過50億美元。

專利抗癌藥只要專利保護期限一過,與專利藥生物性、有效性一致但便宜很多的仿製藥,會集中進入市場,價格也會在市場競爭下越來越低。因此,藥企都會在藥物專利期內賣出高價,盡可能多地獲取利潤。換言之,降低專利抗癌藥價格,對患者是利好,但對制藥公司來説,沒有利潤就意味著沒有動力去研發新的藥品。這對患者而言,並非好事。

與此同時,一盒藥從生産到銷售再到患者手中,層層代理層層獲利,藥價也因此進一步提高。醫院在採購藥品時偏愛高價藥是造成抗癌藥價高的原因之一。由於進口藥大多進入自費藥房,可以不受“零加成政策”的約束,成為醫療機構的盈利産品。

目前,各國對全球創新專利抗癌藥的政策差異,也影響著其價格的高低。每一個專利抗癌藥在專利保護期內,相應藥物的仿製藥是不能製造的,包括中國、美國在內的大多數國家都執行專利保護。然而,印度是個例外。因為印度適用於專利強制許可——當專利危害到居民健康和國家安全的時候,國家有權不經過專利所有者同意,可強制許可給本國生産廠家仿製,從而防止落後國家因為買不起專利藥而無法保證國民基本醫療。這也是國內一些患者託人購買印度仿製藥的原因。

因此,簡單地討論抗癌藥價高低並不能解決實際問題,如何讓更多患者用得起、用得上抗癌藥才是關鍵。

為降低我國患者用藥成本,近年來國家出臺了多個政策促進進口抗癌藥降價,包括對已納入醫保的抗癌藥實施政府集中議價、採購,對未納入醫保的抗癌藥實行醫保準入談判等。經過2016年和2017年兩輪國家醫保談判,赫賽汀、美羅華等15個臨床常用、療效確切但價格較為昂貴的癌症治療藥品被納入醫保目錄,一些藥品價格甚至被“腰斬”。比如,治療乳腺癌的赫賽汀由一支2.2萬元降到7600元。國家醫療保障局近日明確,將通過醫保談判、加快藥物創新等後續措施,讓群眾切實感受到急需抗癌藥的價格“明顯降低”。

加快藥物創新,研發高質量仿製藥替代原研藥,是降低抗癌藥價格的又一途徑。作為仿製藥大國,我國仿製藥遍地開花,雖然滿足了臨床需求,但缺陷同樣明顯,表現在藥效不足,部分企業粗製濫造。2018年4月份,國務院發佈《關於改革完善仿製藥供應保障及使用政策的意見》中明確,要促進仿製藥替代使用,將與原研藥質量和療效一致的仿製藥納入與原研藥可相互替代藥品目錄。只有通過力推一致性評價,經得起考驗的仿製藥才能站穩腳跟。(記者 吉蕾蕾)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劉淼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