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鄉村振興激活各類資源要素

2018-07-16 07:37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一産固定資産投資增速持續領跑,返鄉下鄉“雙創”人員累計達740萬人——
鄉村振興激活各類資源要素

7月12日,遊客在河南范縣陳莊鎮千畝荷塘賞荷(無人機拍攝)。近年來,陳莊鎮大力發展以“荷”為主題的生態旅遊觀光業,近千畝荷塘每年接待遊客超60萬人次。清雅的荷花成了鄉村振興道路上的亮麗風景。 新華社記者 馮大鵬 攝

今年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開局之年。在過去相當長時期內,資金、土地、人口等要素由農村單向流入城市,造成農村嚴重“貧血”。如今,在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借助真金白銀的“硬投入”、更加健全的政策“軟環境”,使鄉村振興迸發出了磅薄動能——

盛夏時節,田野處處生機勃勃。最新數據顯示,鄉村振興戰略激發了各類資本投入農業農村的信心與熱情,第一産業固定資産投資增速持續領跑二三産業。今年1月份至6月份,全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實現營業收入4200億元,同比增長15%。目前,返鄉下鄉“雙創”人員累計達740萬人,全國農村網商超過980萬家,帶動就業超過2800萬人。共享農業、創意農業等新業態不斷涌現,看好農村發展潛力的人越來越多。

鄉村振興戰略持續推進,各地區破除體制機制弊端,讓農村資源要素活躍起來,讓廣大農民積極性迸發出來,讓全社會支農助農興農力量匯聚起來。

“四梁八柱”全面搭建

諸多現象顯示鄉村振興的“四梁八柱”正全面搭建。在中央農辦副主任韓俊看來,這體現在“八有”:有國家戰略規劃引領、有黨內法規保障、有日益健全的法制保障、有領導責任制保障、有一系列重要戰略重大行動重大工程支撐、有關心農民的關鍵小事全面部署安排、有全方位的制度性供給、有解決“錢從哪來”問題的全面謀劃。

鄉村振興,規劃先行。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編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從深入田間地頭開展調研,到緊鑼密鼓地編制階段性規劃,明確了2020年和2022年的目標任務,細化了工作重點和政策措施,為分類有序推進鄉村振興提供了依據。目前,有關部門正加強各類規劃的統籌管理和系統銜接,形成城鄉融合、區域一體、多規合一的規劃體系,防止一哄而上、急於求成。

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介紹,作為統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部門,新組建的農業農村部將工作目標由增産導向轉向提質導向,奏響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的主旋律;將工作領域從抓農業迅速轉變到農業農村並重上來,統籌推進農村社會事業、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牽頭組織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積極推動鄉村文明建設。同時,各地也建立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領導責任制,黨政一把手是第一責任人,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戰略內涵豐富,實施起來需要找好突破口。當前,農業農村部正以編制村莊佈局規劃為重點,科學有序推進鄉村建設;以推進一二三産業融合為重點,加快健全現代鄉村産業體系;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為重點,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以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為重點,強化鄉村人才支撐;以加強鄉村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加快改善農民生産生活條件;以推進鄉村善治為重點,提升鄉風文明水平。

農業農村優先發展,一個很重要的標誌是看財政是否優先保障鄉村振興戰略落在實處。在財政部編制的2018年至2020年三年支出規劃中,特別強調要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穩定的資金保障。當前,財政部正抓緊制定專項方案,加快健全完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使用機制和政策,一方面拓寬資金籌集渠道,一方面引導撬動更多社會資金投入鄉村建設。

五個振興系統推進

我們要建設什麼樣的鄉村?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了20字的總要求。我們要怎樣建成這樣的鄉村?今年全國兩會,中央提出要産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五個振興”系統推進。沿著五個振興的方向,多省相繼出臺指導意見、戰略規劃、行動方案,推動鄉村全面振興。

産業振興是重點。江西省以發展現代農業為方向推動鄉村産業振興,定南縣大壩村綠色蔬菜基地每個大棚都聯接了互聯網平臺,遠在珠三角的消費者可通過“菜叔菜嬸”互聯網平臺實時跟蹤蔬菜長勢,蔬菜平均售價達30元一斤。山東平度市的多家農民合作社,開起了牡丹花會,辦起了鄉村大食堂,在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的路上闊步向前。

人才振興是硬支撐。四川省積極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已累計培訓職業農民18.2萬人,在21個科研院所和62個縣開展創新創業改革試點。湖北省推進“市民下鄉、能人回鄉、企業興鄉”的“三鄉工程”,將目標鎖定在推動100萬市民下鄉,吸引10萬能人返鄉,引進1萬企業興鄉。各地從政策推動到鄉情感動,打開了各類人才流向鄉村的大通道。

文化振興是軟實力。以文惠民,以文富民,吉林讓文明在潛移默化中浸潤鄉土、滋養鄉情。全省9336個行政村全部建立了“新時代傳習所”。農民不僅可以及時獲知“三農”政策,還可以學習種植新技術。在吉林,每4個行政村就有3個建了文化小廣場,在白山黑土間搭起了孕育農村好風尚的舞臺。

生態振興贏綠色。浙江省堅持不懈以“千村示範、萬村整治”為先手,一鼓作氣治污水、一抓到底治垃圾、一以貫之治農廁,全面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如今正開展“五美聯創”,打造“一戶一處景、一村一幅畫、一鎮一天地、一線一風光、一域一特色”的大美格局。

組織振興促善治。廣東省今後5年每年選派不少於1000名優秀黨員幹部到鄉村振興一線幹事創業。山東建立村級組織運轉經費增長機制,制定促進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意見,力爭3年內基本消除空殼村。各地紛紛向貧困村、軟弱渙散村、集體經濟薄弱村選派第一書記、派駐村工作隊。

優先“三農”要素供給

解決好“三農”問題,根本在於深化改革,最大限度地激發各種資源要素的活力。各地抓住“錢、地”等關鍵環節,推動城鄉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促進公共資源城鄉均衡配置,加快形成新型工農城鄉關係。

當前,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進入收尾階段,17個省份向黨中央、國務院提交基本完成報告;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中央試點縣增加到1000個,預計2019年年底前,全國農村集體資産的家底將全都摸清;宅基地“三權分置”改革啟航,試點地區適度放活宅基地和農民房屋使用權;農業水價綜合改革、農産品收儲制度改革等穩步推進。總體看,一系列關乎農業農村發展的重大改革已經取得初步成果。

激活三塊地。承包地、宅基地和經營性建設用地關係農民生計。長期以來,土地出讓收益,“取之於鄉,用之於城”,直接用在農村建設的比重較低。今年以來,自然資源部通過創新政策機制,把土地增值收益這塊“蛋糕”切出更大一塊用於支持鄉村振興。山東將思路放在優化城鄉建設用地佈局上,正研究盤活土地存量資源的辦法,建立省級土地指標交易平臺,土地指標收益全部用於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讓沉睡資源活起來。

用好“三個錢”。強化財政投入、撬動金融投入、引導社會資本投入是解決鄉村振興資金問題的渠道。“由於歷史原因,廣東推進鄉村振興工作基礎較薄弱,存在一定欠賬。如城鄉發展不平衡、農村發展不充分,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明顯,嶺南鄉村特色風貌、鄉土文化傳承缺失。”廣東省副省長葉貞琴説,今年廣東突出支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安排616.8億元,比上年增長125.9%,規模歷年最大,增長幅度歷年最高;加上其他“三農”資金,總規模預計達1054億元。(記者 喬金亮)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石璐言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