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醫”“藥”多方發力 惠及癌症患者

2018-08-05 11:21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8月5日電(記者 王賓、田曉航)我國每年癌症新發病例超350萬,死亡病例超200萬……面對“健康殺手”癌症,用得上藥、看得起病是患者的期盼。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等有關部門通過推動新藥創制、做好仿製藥供應保障與使用、規範診療行為等舉措,全方位發力加快抗癌“好藥”惠及百姓、護航民眾生命健康。

長期以來,抗癌藥尤其是靶向抗癌專利藥、原研藥研發週期長,且投入大,而基本醫療保障水平有限,讓癌症成為普通家庭不可承受之“痛”。

為了讓救命“好藥”更快惠及患者,2018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改革完善仿製藥供應保障及使用政策的意見》,提出促進仿製藥研發、提升仿製藥質量療效、完善支持政策。這些政策措施在構建科學、系統的藥品知識産權保護機制的同時,讓安全、經濟、有效的仿製藥解決用藥急、用藥難的問題。

“強調創新與仿製並重,這是順應目前經濟發展階段轉型升級的有力制度安排。”北京大學醫藥管理國際研究中心主任史錄文指出,完善仿製藥供應保障及使用,既能激勵藥品行業再創新,又推動解決罕見病、重大傳染病、癌症等用藥民生之“憂”。

為力降藥品價格“虛火”、保障藥品供應,2015年起,我國公立醫院實行藥品分類採購,其中對部分專利藥品、獨家生産藥品建立公開透明、多方參與的價格談判機制。專家表示,對於抗癌專利藥等具有市場壟斷性的藥品,這一機制有助於糾正藥品價格形成中存在的市場“失靈”,實現企業、患者、醫院等多方利益平衡。

為確保診療質量安全、讓患者“賬單”上多省“真金白銀”,衛生健康部門推動癌症等相關疾病精準、科學診療。及時制修訂相關病種診療規範、建立健全腫瘤質控體系、完善醫療質量管理體系……我國醫療技術能力和醫療質量水平實現提升,已得到國際廣泛認可。

“下一步還將繼續推動抗癌藥品合理使用,落實好藥師處方審核及用藥指導等工作。”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醫政醫管局有關負責人焦雅輝説。

破解靶向抗癌藥“天價”的“困局”,釋放原研藥創新的“源頭活水”,是減輕對進口抗癌藥品依賴、提升藥品可及性的根本之策。按照《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衛生健康等多部門于2008年啟動實施了“重大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截至目前,專項支持的包括抗癌藥在內的一大批品種獲得新藥證書,有8個抗腫瘤藥獲得1類新藥證書。

“不論是在中國還是在其他地區,有了更多創新産品,市場競爭增加,最終患者就更有機會用上質優價廉的藥品。”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説。

相關負責人表示,新藥專項産出的部分品種已産生較好經濟和社會效益,譬如我國完全自主知識産權的小分子靶向抗癌新藥埃克替尼,其療效和安全性指標已不低於國外藥品,更符合中國國情的定價策略大幅降低了進口同類藥價格,提高了患者用藥可承受性。新藥專項還改造了200余種臨床急需品種,涉及國家基本藥物80余種,藥品質量提升正在邁出關鍵步。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白宛松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