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一個和八個”——堅守雲南大山深處小學校38年的山村教師

2018-09-08 10:53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這是雲南省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撒營盤鎮三蒙村阿依羊小學(畫面左下角,9月5日無人機拍攝)。

今年56歲的王正祥是雲南省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撒營盤鎮三蒙村阿依羊小學的苗族教師,也是該學校唯一的老師。1980年,王正祥開始從教,當時他18歲,然後一直堅持了38年。

阿依羊小學位於海拔2600米左右的地方,交通不便。相比周邊的土坯房,在群山環抱之中磚混結構的學校很顯眼,新校舍是2016年蓋好的。該小學現在只有8名學生,其中4名上三年級,另外4名上學前班,都在一個教室裏上課。

從早上7點到晚上6點,王正祥既是老師,也是孩子們的“家長”。他事無巨細地關愛著孩子們:接送走讀的學生、給學生上課、批改作業、照看生病學生、幫學生剪指甲、用自己的錢給家庭困難學生買鞋子及日用品、和妻子一起給孩子們做午餐……他希望全校學生一個都不少,曾經有幾名學生因父母生病或貧困輟學,被他一個個找了回來,想方設法幫他們解決困難、完成學業。

任教38載,王正祥一直堅守在大山深處。他説:“村裏就我一個老師,只要有一個學生,我都要教下去,不讓孩子輟學。希望他們像小鷹一樣飛出大山,能有更光明的未來。”

新華社記者 何春好 攝

王正祥和部分學生在校門口合影(9月6日攝)。

今年56歲的王正祥是雲南省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撒營盤鎮三蒙村阿依羊小學的苗族教師,也是該學校唯一的老師。1980年,王正祥開始從教,當時他18歲,然後一直堅持了38年。

阿依羊小學位於海拔2600米左右的地方,交通不便。相比周邊的土坯房,在群山環抱之中磚混結構的學校很顯眼,新校舍是2016年蓋好的。該小學現在只有8名學生,其中4名上三年級,另外4名上學前班,都在一個教室裏上課。

從早上7點到晚上6點,王正祥既是老師,也是孩子們的“家長”。他事無巨細地關愛著孩子們:接送走讀的學生、給學生上課、批改作業、照看生病學生、幫學生剪指甲、用自己的錢給家庭困難學生買鞋子及日用品、和妻子一起給孩子們做午餐……他希望全校學生一個都不少,曾經有幾名學生因父母生病或貧困輟學,被他一個個找了回來,想方設法幫他們解決困難、完成學業。

任教38載,王正祥一直堅守在大山深處。他説:“村裏就我一個老師,只要有一個學生,我都要教下去,不讓孩子輟學。希望他們像小鷹一樣飛出大山,能有更光明的未來。”

新華社記者 藺以光 攝

王正祥帶著學前班的孩子拍球(9月6日攝)。

今年56歲的王正祥是雲南省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撒營盤鎮三蒙村阿依羊小學的苗族教師,也是該學校唯一的老師。1980年,王正祥開始從教,當時他18歲,然後一直堅持了38年。

阿依羊小學位於海拔2600米左右的地方,交通不便。相比周邊的土坯房,在群山環抱之中磚混結構的學校很顯眼,新校舍是2016年蓋好的。該小學現在只有8名學生,其中4名上三年級,另外4名上學前班,都在一個教室裏上課。

從早上7點到晚上6點,王正祥既是老師,也是孩子們的“家長”。他事無巨細地關愛著孩子們:接送走讀的學生、給學生上課、批改作業、照看生病學生、幫學生剪指甲、用自己的錢給家庭困難學生買鞋子及日用品、和妻子一起給孩子們做午餐……他希望全校學生一個都不少,曾經有幾名學生因父母生病或貧困輟學,被他一個個找了回來,想方設法幫他們解決困難、完成學業。

任教38載,王正祥一直堅守在大山深處。他説:“村裏就我一個老師,只要有一個學生,我都要教下去,不讓孩子輟學。希望他們像小鷹一樣飛出大山,能有更光明的未來。”

新華社記者 藺以光 攝

王正祥在給學生批改作業(9月6日攝)。

今年56歲的王正祥是雲南省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撒營盤鎮三蒙村阿依羊小學的苗族教師,也是該學校唯一的老師。1980年,王正祥開始從教,當時他18歲,然後一直堅持了38年。

阿依羊小學位於海拔2600米左右的地方,交通不便。相比周邊的土坯房,在群山環抱之中磚混結構的學校很顯眼,新校舍是2016年蓋好的。該小學現在只有8名學生,其中4名上三年級,另外4名上學前班,都在一個教室裏上課。

從早上7點到晚上6點,王正祥既是老師,也是孩子們的“家長”。他事無巨細地關愛著孩子們:接送走讀的學生、給學生上課、批改作業、照看生病學生、幫學生剪指甲、用自己的錢給家庭困難學生買鞋子及日用品、和妻子一起給孩子們做午餐……他希望全校學生一個都不少,曾經有幾名學生因父母生病或貧困輟學,被他一個個找了回來,想方設法幫他們解決困難、完成學業。

任教38載,王正祥一直堅守在大山深處。他説:“村裏就我一個老師,只要有一個學生,我都要教下去,不讓孩子輟學。希望他們像小鷹一樣飛出大山,能有更光明的未來。”

新華社記者 藺以光 攝

王正祥在給學生們上課(9月5日攝)。

今年56歲的王正祥是雲南省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撒營盤鎮三蒙村阿依羊小學的苗族教師,也是該學校唯一的老師。1980年,王正祥開始從教,當時他18歲,然後一直堅持了38年。

阿依羊小學位於海拔2600米左右的地方,交通不便。相比周邊的土坯房,在群山環抱之中磚混結構的學校很顯眼,新校舍是2016年蓋好的。該小學現在只有8名學生,其中4名上三年級,另外4名上學前班,都在一個教室裏上課。

從早上7點到晚上6點,王正祥既是老師,也是孩子們的“家長”。他事無巨細地關愛著孩子們:接送走讀的學生、給學生上課、批改作業、照看生病學生、幫學生剪指甲、用自己的錢給家庭困難學生買鞋子及日用品、和妻子一起給孩子們做午餐……他希望全校學生一個都不少,曾經有幾名學生因父母生病或貧困輟學,被他一個個找了回來,想方設法幫他們解決困難、完成學業。

任教38載,王正祥一直堅守在大山深處。他説:“村裏就我一個老師,只要有一個學生,我都要教下去,不讓孩子輟學。希望他們像小鷹一樣飛出大山,能有更光明的未來。”

新華社記者 藺以光 攝

王正祥和妻子潘秀花在學校的宿舍裏(9月5日攝)。

今年56歲的王正祥是雲南省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撒營盤鎮三蒙村阿依羊小學的苗族教師,也是該學校唯一的老師。1980年,王正祥開始從教,當時他18歲,然後一直堅持了38年。

阿依羊小學位於海拔2600米左右的地方,交通不便。相比周邊的土坯房,在群山環抱之中磚混結構的學校很顯眼,新校舍是2016年蓋好的。該小學現在只有8名學生,其中4名上三年級,另外4名上學前班,都在一個教室裏上課。

從早上7點到晚上6點,王正祥既是老師,也是孩子們的“家長”。他事無巨細地關愛著孩子們:接送走讀的學生、給學生上課、批改作業、照看生病學生、幫學生剪指甲、用自己的錢給家庭困難學生買鞋子及日用品、和妻子一起給孩子們做午餐……他希望全校學生一個都不少,曾經有幾名學生因父母生病或貧困輟學,被他一個個找了回來,想方設法幫他們解決困難、完成學業。

任教38載,王正祥一直堅守在大山深處。他説:“村裏就我一個老師,只要有一個學生,我都要教下去,不讓孩子輟學。希望他們像小鷹一樣飛出大山,能有更光明的未來。”

新華社記者 藺以光 攝

王正祥在給學生們上音樂課(9月5日攝)。

今年56歲的王正祥是雲南省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撒營盤鎮三蒙村阿依羊小學的苗族教師,也是該學校唯一的老師。1980年,王正祥開始從教,當時他18歲,然後一直堅持了38年。

阿依羊小學位於海拔2600米左右的地方,交通不便。相比周邊的土坯房,在群山環抱之中磚混結構的學校很顯眼,新校舍是2016年蓋好的。該小學現在只有8名學生,其中4名上三年級,另外4名上學前班,都在一個教室裏上課。

從早上7點到晚上6點,王正祥既是老師,也是孩子們的“家長”。他事無巨細地關愛著孩子們:接送走讀的學生、給學生上課、批改作業、照看生病學生、幫學生剪指甲、用自己的錢給家庭困難學生買鞋子及日用品、和妻子一起給孩子們做午餐……他希望全校學生一個都不少,曾經有幾名學生因父母生病或貧困輟學,被他一個個找了回來,想方設法幫他們解決困難、完成學業。

任教38載,王正祥一直堅守在大山深處。他説:“村裏就我一個老師,只要有一個學生,我都要教下去,不讓孩子輟學。希望他們像小鷹一樣飛出大山,能有更光明的未來。”

新華社記者 藺以光 攝

王正祥老師表示,他會一直堅守在村裏,當一輩子的山村教師(9月5日攝)。

今年56歲的王正祥是雲南省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撒營盤鎮三蒙村阿依羊小學的苗族教師,也是該學校唯一的老師。1980年,王正祥開始從教,當時他18歲,然後一直堅持了38年。

阿依羊小學位於海拔2600米左右的地方,交通不便。相比周邊的土坯房,在群山環抱之中磚混結構的學校很顯眼,新校舍是2016年蓋好的。該小學現在只有8名學生,其中4名上三年級,另外4名上學前班,都在一個教室裏上課。

從早上7點到晚上6點,王正祥既是老師,也是孩子們的“家長”。他事無巨細地關愛著孩子們:接送走讀的學生、給學生上課、批改作業、照看生病學生、幫學生剪指甲、用自己的錢給家庭困難學生買鞋子及日用品、和妻子一起給孩子們做午餐……他希望全校學生一個都不少,曾經有幾名學生因父母生病或貧困輟學,被他一個個找了回來,想方設法幫他們解決困難、完成學業。

任教38載,王正祥一直堅守在大山深處。他説:“村裏就我一個老師,只要有一個學生,我都要教下去,不讓孩子輟學。希望他們像小鷹一樣飛出大山,能有更光明的未來。”

新華社記者 藺以光 攝

放學後,王正祥送路遠的學生回家(9月5日攝)。

今年56歲的王正祥是雲南省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撒營盤鎮三蒙村阿依羊小學的苗族教師,也是該學校唯一的老師。1980年,王正祥開始從教,當時他18歲,然後一直堅持了38年。

阿依羊小學位於海拔2600米左右的地方,交通不便。相比周邊的土坯房,在群山環抱之中磚混結構的學校很顯眼,新校舍是2016年蓋好的。該小學現在只有8名學生,其中4名上三年級,另外4名上學前班,都在一個教室裏上課。

從早上7點到晚上6點,王正祥既是老師,也是孩子們的“家長”。他事無巨細地關愛著孩子們:接送走讀的學生、給學生上課、批改作業、照看生病學生、幫學生剪指甲、用自己的錢給家庭困難學生買鞋子及日用品、和妻子一起給孩子們做午餐……他希望全校學生一個都不少,曾經有幾名學生因父母生病或貧困輟學,被他一個個找了回來,想方設法幫他們解決困難、完成學業。

任教38載,王正祥一直堅守在大山深處。他説:“村裏就我一個老師,只要有一個學生,我都要教下去,不讓孩子輟學。希望他們像小鷹一樣飛出大山,能有更光明的未來。”

新華社記者 藺以光 攝

王正祥騎著摩托車翻山去鎮上給孩子們採購食材(9月5日攝)。

今年56歲的王正祥是雲南省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撒營盤鎮三蒙村阿依羊小學的苗族教師,也是該學校唯一的老師。1980年,王正祥開始從教,當時他18歲,然後一直堅持了38年。

阿依羊小學位於海拔2600米左右的地方,交通不便。相比周邊的土坯房,在群山環抱之中磚混結構的學校很顯眼,新校舍是2016年蓋好的。該小學現在只有8名學生,其中4名上三年級,另外4名上學前班,都在一個教室裏上課。

從早上7點到晚上6點,王正祥既是老師,也是孩子們的“家長”。他事無巨細地關愛著孩子們:接送走讀的學生、給學生上課、批改作業、照看生病學生、幫學生剪指甲、用自己的錢給家庭困難學生買鞋子及日用品、和妻子一起給孩子們做午餐……他希望全校學生一個都不少,曾經有幾名學生因父母生病或貧困輟學,被他一個個找了回來,想方設法幫他們解決困難、完成學業。

任教38載,王正祥一直堅守在大山深處。他説:“村裏就我一個老師,只要有一個學生,我都要教下去,不讓孩子輟學。希望他們像小鷹一樣飛出大山,能有更光明的未來。”

新華社記者 藺以光 攝

王正祥和學生一起打掃學校的衛生(9月6日攝)。

今年56歲的王正祥是雲南省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撒營盤鎮三蒙村阿依羊小學的苗族教師,也是該學校唯一的老師。1980年,王正祥開始從教,當時他18歲,然後一直堅持了38年。

阿依羊小學位於海拔2600米左右的地方,交通不便。相比周邊的土坯房,在群山環抱之中磚混結構的學校很顯眼,新校舍是2016年蓋好的。該小學現在只有8名學生,其中4名上三年級,另外4名上學前班,都在一個教室裏上課。

從早上7點到晚上6點,王正祥既是老師,也是孩子們的“家長”。他事無巨細地關愛著孩子們:接送走讀的學生、給學生上課、批改作業、照看生病學生、幫學生剪指甲、用自己的錢給家庭困難學生買鞋子及日用品、和妻子一起給孩子們做午餐……他希望全校學生一個都不少,曾經有幾名學生因父母生病或貧困輟學,被他一個個找了回來,想方設法幫他們解決困難、完成學業。

任教38載,王正祥一直堅守在大山深處。他説:“村裏就我一個老師,只要有一個學生,我都要教下去,不讓孩子輟學。希望他們像小鷹一樣飛出大山,能有更光明的未來。”

新華社記者 藺以光 攝

王正祥手把手地教一名學前班的孩子寫數字(9月6日攝)。

今年56歲的王正祥是雲南省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撒營盤鎮三蒙村阿依羊小學的苗族教師,也是該學校唯一的老師。1980年,王正祥開始從教,當時他18歲,然後一直堅持了38年。

阿依羊小學位於海拔2600米左右的地方,交通不便。相比周邊的土坯房,在群山環抱之中磚混結構的學校很顯眼,新校舍是2016年蓋好的。該小學現在只有8名學生,其中4名上三年級,另外4名上學前班,都在一個教室裏上課。

從早上7點到晚上6點,王正祥既是老師,也是孩子們的“家長”。他事無巨細地關愛著孩子們:接送走讀的學生、給學生上課、批改作業、照看生病學生、幫學生剪指甲、用自己的錢給家庭困難學生買鞋子及日用品、和妻子一起給孩子們做午餐……他希望全校學生一個都不少,曾經有幾名學生因父母生病或貧困輟學,被他一個個找了回來,想方設法幫他們解決困難、完成學業。

任教38載,王正祥一直堅守在大山深處。他説:“村裏就我一個老師,只要有一個學生,我都要教下去,不讓孩子輟學。希望他們像小鷹一樣飛出大山,能有更光明的未來。”

新華社記者 藺以光 攝

王正祥在教學前班的孩子算術(9月6日攝)。

今年56歲的王正祥是雲南省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撒營盤鎮三蒙村阿依羊小學的苗族教師,也是該學校唯一的老師。1980年,王正祥開始從教,當時他18歲,然後一直堅持了38年。

阿依羊小學位於海拔2600米左右的地方,交通不便。相比周邊的土坯房,在群山環抱之中磚混結構的學校很顯眼,新校舍是2016年蓋好的。該小學現在只有8名學生,其中4名上三年級,另外4名上學前班,都在一個教室裏上課。

從早上7點到晚上6點,王正祥既是老師,也是孩子們的“家長”。他事無巨細地關愛著孩子們:接送走讀的學生、給學生上課、批改作業、照看生病學生、幫學生剪指甲、用自己的錢給家庭困難學生買鞋子及日用品、和妻子一起給孩子們做午餐……他希望全校學生一個都不少,曾經有幾名學生因父母生病或貧困輟學,被他一個個找了回來,想方設法幫他們解決困難、完成學業。

任教38載,王正祥一直堅守在大山深處。他説:“村裏就我一個老師,只要有一個學生,我都要教下去,不讓孩子輟學。希望他們像小鷹一樣飛出大山,能有更光明的未來。”

新華社記者 藺以光 攝

王正祥在課後把一名學前班的小女孩交給她的母親(9月6日攝)。

今年56歲的王正祥是雲南省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撒營盤鎮三蒙村阿依羊小學的苗族教師,也是該學校唯一的老師。1980年,王正祥開始從教,當時他18歲,然後一直堅持了38年。

阿依羊小學位於海拔2600米左右的地方,交通不便。相比周邊的土坯房,在群山環抱之中磚混結構的學校很顯眼,新校舍是2016年蓋好的。該小學現在只有8名學生,其中4名上三年級,另外4名上學前班,都在一個教室裏上課。

從早上7點到晚上6點,王正祥既是老師,也是孩子們的“家長”。他事無巨細地關愛著孩子們:接送走讀的學生、給學生上課、批改作業、照看生病學生、幫學生剪指甲、用自己的錢給家庭困難學生買鞋子及日用品、和妻子一起給孩子們做午餐……他希望全校學生一個都不少,曾經有幾名學生因父母生病或貧困輟學,被他一個個找了回來,想方設法幫他們解決困難、完成學業。

任教38載,王正祥一直堅守在大山深處。他説:“村裏就我一個老師,只要有一個學生,我都要教下去,不讓孩子輟學。希望他們像小鷹一樣飛出大山,能有更光明的未來。”

新華社記者 藺以光 攝

王正祥和他的妻子在給學生準備“營養午餐”(9月6日攝)。

今年56歲的王正祥是雲南省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撒營盤鎮三蒙村阿依羊小學的苗族教師,也是該學校唯一的老師。1980年,王正祥開始從教,當時他18歲,然後一直堅持了38年。

阿依羊小學位於海拔2600米左右的地方,交通不便。相比周邊的土坯房,在群山環抱之中磚混結構的學校很顯眼,新校舍是2016年蓋好的。該小學現在只有8名學生,其中4名上三年級,另外4名上學前班,都在一個教室裏上課。

從早上7點到晚上6點,王正祥既是老師,也是孩子們的“家長”。他事無巨細地關愛著孩子們:接送走讀的學生、給學生上課、批改作業、照看生病學生、幫學生剪指甲、用自己的錢給家庭困難學生買鞋子及日用品、和妻子一起給孩子們做午餐……他希望全校學生一個都不少,曾經有幾名學生因父母生病或貧困輟學,被他一個個找了回來,想方設法幫他們解決困難、完成學業。

任教38載,王正祥一直堅守在大山深處。他説:“村裏就我一個老師,只要有一個學生,我都要教下去,不讓孩子輟學。希望他們像小鷹一樣飛出大山,能有更光明的未來。”

新華社記者 藺以光 攝

王正祥在午餐時給學生盛菜(9月6日攝)。

今年56歲的王正祥是雲南省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撒營盤鎮三蒙村阿依羊小學的苗族教師,也是該學校唯一的老師。1980年,王正祥開始從教,當時他18歲,然後一直堅持了38年。

阿依羊小學位於海拔2600米左右的地方,交通不便。相比周邊的土坯房,在群山環抱之中磚混結構的學校很顯眼,新校舍是2016年蓋好的。該小學現在只有8名學生,其中4名上三年級,另外4名上學前班,都在一個教室裏上課。

從早上7點到晚上6點,王正祥既是老師,也是孩子們的“家長”。他事無巨細地關愛著孩子們:接送走讀的學生、給學生上課、批改作業、照看生病學生、幫學生剪指甲、用自己的錢給家庭困難學生買鞋子及日用品、和妻子一起給孩子們做午餐……他希望全校學生一個都不少,曾經有幾名學生因父母生病或貧困輟學,被他一個個找了回來,想方設法幫他們解決困難、完成學業。

任教38載,王正祥一直堅守在大山深處。他説:“村裏就我一個老師,只要有一個學生,我都要教下去,不讓孩子輟學。希望他們像小鷹一樣飛出大山,能有更光明的未來。”

新華社記者 藺以光 攝

放學後,王正祥把路遠的學生送到村口時和他們揮手告別(9月5日攝)。

今年56歲的王正祥是雲南省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撒營盤鎮三蒙村阿依羊小學的苗族教師,也是該學校唯一的老師。1980年,王正祥開始從教,當時他18歲,然後一直堅持了38年。

阿依羊小學位於海拔2600米左右的地方,交通不便。相比周邊的土坯房,在群山環抱之中磚混結構的學校很顯眼,新校舍是2016年蓋好的。該小學現在只有8名學生,其中4名上三年級,另外4名上學前班,都在一個教室裏上課。

從早上7點到晚上6點,王正祥既是老師,也是孩子們的“家長”。他事無巨細地關愛著孩子們:接送走讀的學生、給學生上課、批改作業、照看生病學生、幫學生剪指甲、用自己的錢給家庭困難學生買鞋子及日用品、和妻子一起給孩子們做午餐……他希望全校學生一個都不少,曾經有幾名學生因父母生病或貧困輟學,被他一個個找了回來,想方設法幫他們解決困難、完成學業。

任教38載,王正祥一直堅守在大山深處。他説:“村裏就我一個老師,只要有一個學生,我都要教下去,不讓孩子輟學。希望他們像小鷹一樣飛出大山,能有更光明的未來。”

新華社記者 藺以光 攝

001.jpg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邊雋祺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