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科技小院”:創新教學科研 滋養“三農情懷”

2018-09-08 21:15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河北省曲周縣前衙科技小院的學生在葡萄種植園內測試、記錄葡萄糖分數據(9月6日攝)。

為解決農業科技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錯位、科研成果跟實際應用需求脫節等問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2006年起,中國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張福鎖教授帶領研究團隊,深入農業生産一線。2009年,師生進駐河北省曲周縣白寨鄉農家小院,開展科研和社會服務工作,為農民提供面對面指導,“科技小院”由此誕生。

如今,中國農業大學聯合其他院校已在河北、河南、廣西、雲南等地建立了121家科技小院,涉及糧食、瓜果、蔬菜、茶葉、棉花等多個領域。今年5月,北京首家科技小院項目在密雲區東邵渠鎮西邵渠村啟動,科技小院逐漸成為我國農業科研、示範推廣和培養農科應用型研究生的創新平臺。2009年以來,科技小院已培養了數百名實踐能力突出、綜合素質高的農科應用型研究生人才。其中,選擇去農業相關行業崗位工作的高達90%。

新華社記者 牟宇 攝

河北省曲周縣相公莊科技小院學生賀敬芝在蘋果種植園內觀察蘋果生長情況(9月6日攝)。

為解決農業科技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錯位、科研成果跟實際應用需求脫節等問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2006年起,中國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張福鎖教授帶領研究團隊,深入農業生産一線。2009年,師生進駐河北省曲周縣白寨鄉農家小院,開展科研和社會服務工作,為農民提供面對面指導,“科技小院”由此誕生。

如今,中國農業大學聯合其他院校已在河北、河南、廣西、雲南等地建立了121家科技小院,涉及糧食、瓜果、蔬菜、茶葉、棉花等多個領域。今年5月,北京首家科技小院項目在密雲區東邵渠鎮西邵渠村啟動,科技小院逐漸成為我國農業科研、示範推廣和培養農科應用型研究生的創新平臺。2009年以來,科技小院已培養了數百名實踐能力突出、綜合素質高的農科應用型研究生人才。其中,選擇去農業相關行業崗位工作的高達90%。

新華社記者 牟宇 攝

河北省曲周縣後老營科技小院的學生在田地裏收集用於實驗的土壤(9月6日攝)。

為解決農業科技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錯位、科研成果跟實際應用需求脫節等問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2006年起,中國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張福鎖教授帶領研究團隊,深入農業生産一線。2009年,師生進駐河北省曲周縣白寨鄉農家小院,開展科研和社會服務工作,為農民提供面對面指導,“科技小院”由此誕生。

如今,中國農業大學聯合其他院校已在河北、河南、廣西、雲南等地建立了121家科技小院,涉及糧食、瓜果、蔬菜、茶葉、棉花等多個領域。今年5月,北京首家科技小院項目在密雲區東邵渠鎮西邵渠村啟動,科技小院逐漸成為我國農業科研、示範推廣和培養農科應用型研究生的創新平臺。2009年以來,科技小院已培養了數百名實踐能力突出、綜合素質高的農科應用型研究生人才。其中,選擇去農業相關行業崗位工作的高達90%。

新華社記者 牟宇 攝

河北省曲周縣前衙科技小院的學生在葡萄種植園內忙碌(9月6日攝)。

為解決農業科技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錯位、科研成果跟實際應用需求脫節等問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2006年起,中國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張福鎖教授帶領研究團隊,深入農業生産一線。2009年,師生進駐河北省曲周縣白寨鄉農家小院,開展科研和社會服務工作,為農民提供面對面指導,“科技小院”由此誕生。

如今,中國農業大學聯合其他院校已在河北、河南、廣西、雲南等地建立了121家科技小院,涉及糧食、瓜果、蔬菜、茶葉、棉花等多個領域。今年5月,北京首家科技小院項目在密雲區東邵渠鎮西邵渠村啟動,科技小院逐漸成為我國農業科研、示範推廣和培養農科應用型研究生的創新平臺。2009年以來,科技小院已培養了數百名實踐能力突出、綜合素質高的農科應用型研究生人才。其中,選擇去農業相關行業崗位工作的高達90%。

新華社記者 牟宇 攝

河北省曲周縣前衙科技小院的學生劉飛飛(中)在介紹滴灌水肥一體化系統(9月6日攝)。

為解決農業科技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錯位、科研成果跟實際應用需求脫節等問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2006年起,中國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張福鎖教授帶領研究團隊,深入農業生産一線。2009年,師生進駐河北省曲周縣白寨鄉農家小院,開展科研和社會服務工作,為農民提供面對面指導,“科技小院”由此誕生。

如今,中國農業大學聯合其他院校已在河北、河南、廣西、雲南等地建立了121家科技小院,涉及糧食、瓜果、蔬菜、茶葉、棉花等多個領域。今年5月,北京首家科技小院項目在密雲區東邵渠鎮西邵渠村啟動,科技小院逐漸成為我國農業科研、示範推廣和培養農科應用型研究生的創新平臺。2009年以來,科技小院已培養了數百名實踐能力突出、綜合素質高的農科應用型研究生人才。其中,選擇去農業相關行業崗位工作的高達90%。

新華社記者 牟宇 攝

22344343.jpg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白宛松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