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福建隆教鄉:發展惠民才是“真擔當”

2018-09-25 16:16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福州9月25日電 題:福建隆教鄉:發展惠民才是“真擔當”

新華社記者 黃鵬飛

走在白塘灣沙灘上,清澈的海浪輕輕撫岸,三五成群的遊客往來散步,不遠處的旅遊酒店和公寓項目已經開建。許多村民未曾想到,自己住了一輩子的小漁村也能有這樣翻天覆地的變化。

福建省漳州市隆教畬族鄉曾是閩南一處背山靠海的“小邊窮”。因山地貧瘠崎嶇“靠山不成山”,因缺少海港資源“靠海不成海”,交通偏僻的隆教鄉長期是縣裏發展的“後進生”。

2016年5月,隆教鄉黨委書記陳玉生從外地調任隆教,擺在他面前的是多個拖延了五六年的重點工程項目,鄉里青年紛紛外出打工,外地幹部人人不願來此。他想:“百姓沒盼頭,幹部沒信心,這種局面不能再繼續下去了。”

要致富,先修路。隆教鄉發展破題關鍵在於打通對外新通道,可修建沿海大通道的項目卻遲遲難以完成。原來,沿線部分村民認為工程破壞了村裏的“風水”,一度聚集上百人堵路阻攔施工,工程進度被迫一拖再拖。同樣,沿線引進的清潔能源、旅遊度假村等投資項目也不同程度受“堵”。

“為什麼惠鄉惠民的工程屢屢受到阻攔?老百姓堵路、堵海、堵門歸根到底還是堵心。”面對群眾的抱怨和反對,隆教鄉黨委、政府新班子主動作為,安排鄉、村各級幹部輪番“入村走訪”“駐鄉夜訪”,一方面向群眾介紹講解全鄉發展規劃,另一方面收集群眾關心的痛點難點。

“打湯的勺子不怕燙。”陳玉生説,面對百姓的抱怨,幹部們不能只想著做老好人,更應當明白“把工作做細才是公平,勇於碰硬才是公正,發展惠民才是擔當。”

幹部們的投入很快推動了項目建設。負責施工的中交一公司集團有限公司項目部經理熊建興説,隆教鄉全鄉40多名鄉鎮幹部,幾乎有一半到了工程沿線幫忙。為減少施工帶來的影響,項目組也主動放棄常規爆破作業,改用影響較小的切割和預裂爆破。

如今,前後綿延21公里的沿海大通道即將貫通,從縣城到鄉里的車程從原來的近2個小時縮短到了50分鐘,一條便捷的人流物流大通道將本地資源全盤帶活。

工程項目推動了隆教鄉的經濟發展,另一個擺在隆教鄉黨委政府面前的挑戰則是幹部隊伍的“老弱散”。陳玉生介紹,隆教鄉共有幹部編制名額55個,但實際幹部只有41人,其中年齡超過50歲的有12人。幹部每月到手工資加補貼僅有3000元左右,少數人提拔無望便慢慢懈怠“望天花板”。

53歲的王嘉成是從基層成長起來的一名辦事能手。他長期忙碌于徵遷一線,卻因一起農村糾紛調解未果得罪涉事村民,每逢組織研究提拔時便遭惡意舉報。“到基層走訪,還沒開口先被百姓指指點點,自己也覺得沒了信心。”王嘉成回憶説。

為改變幹部隊伍現狀,隆教鄉提出口號——“為擔當者撐腰,讓擔當者出彩。”去年,隆教鄉黨委聯合公安、民政、國土等多部門數次召開會議核查舉報事項,最終澄清了事實並説服舉報人,為王嘉成解決了後顧之憂。因工作成績優秀,王嘉成經由鄉里推薦參加漳州市2017年“三抓三比·十項競賽”評比且獲評個人三等功,成為同事爭相學習的榜樣。

漳州市委常委、組織部長沈金水説,解決制約脫貧攻堅、重點項目建設的各种老大難問題的根本在“人”。只有選對人、用對人、包容人,才能更好地激發幹部幹事創業的激情。

在黨建引領和組織關懷下,近兩年來隆教鄉不斷涌現出一批敢擔當、有作為的基層幹部,多名優秀年輕幹部在一線崗位獲得了提拔重用,“比、學、趕、超”的風氣在當地幹部隊伍中逐漸形成。

“我來到這裡十多年了,這兩年的變化最大。”白塘灣景區開發項目政府事務負責人陳國雄表示,得益於當地幹部的努力,多個拖延的投資項目在近年得到了突破,僅白塘灣景區便已完成投資27.2億元,預計今年可為當地納稅超過5000萬元,解決當地百姓就業近千人。

“剛開始我們也反對拆遷,大家都不信這個小地方能發展起旅遊業,現在看來還是黨委政府做得對。”在沿海大通道路旁,村民洪藝文在自家宅基地上蓋起了多層小洋樓,一邊經營農村淘寶網點,一邊開起了旅遊民宿。“現在每個月民宿收入就有2萬多元,每到週末一房難求,這日子越過越滋潤了。”他説。

如今,産值近2億元的福能風電在當地正式投産,總投資71億元的中海油LNG項目主體工程順利開工,海洋大世界、溫泉酒店、北大培文學校等一批特色項目接連進駐隆教鄉。

“敢碰硬才能有作為,謀發展才能有擔當。”陳玉生説,發展項目能推進,群眾百姓能受益,鄉村社會能和諧,這才是幹部們的“真擔當”。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劉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