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甘肅定西:馬鈴薯豐收 脫貧致富迎“金蛋”

2018-10-02 16:18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蘭州10月2日電(記者 郭剛)國慶期間,擁有“中國薯都”之稱的甘肅省定西市300萬畝馬鈴薯喜獲豐收。作為當地適宜種植的首選作物之一,馬鈴薯日益變身為當地農民脫貧致富的“金蛋”。

秋陽高照,勞動正酣。記者在定西市安定區巉口鎮龍灘村看到,趁著晴好的天氣,農民們在地里正忙著搶收馬鈴薯。挖、撿,按大小個頭分類、裝袋、裝車,男女老少分組勞作,銜接流暢,一氣呵成。豐收的喜悅洋溢在他們樸實的臉上。

“這個洋芋(馬鈴薯)對我們來説,以前是吃飯的主要口糧,現在已變成‘金蛋蛋’了。”龍灘村黨支部書記趙玉山難掩歡喜地説,“我們村400多戶、1400多人去年光靠種植洋芋,每人就有2000元錢的純收入。今年風調雨順,洋芋增産豐收,我們的收入比去年還會增加不少。”

地處甘肅中部黃土高原腹地的定西市,山大溝深,十年九旱,是我國改革開放後“三西”扶貧的重點地區。作為馬鈴薯的主産區,當地的馬鈴薯變遷主要經歷了四個階段。

“改革開放四十年,馬鈴薯從最初的‘救命薯’慢慢演變成20世紀90年代的‘溫飽薯’、新世紀初的‘小康薯’,再到目前的‘致富薯’,確實改變了我們原本極度貧窮落後的山區面貌。”巉口鎮副鎮長徐永鑫感慨不已,“沒有馬鈴薯我們山區百姓就不會脫貧,更談不上小康。”

數據顯示,2017年,定西市馬鈴薯種植面積達到1083萬畝,總産量達1300萬噸,定西農民人均從馬鈴薯産業中獲得純收入近1600元,佔農民人均純收入的23.2%,馬鈴薯種植和加工業已成為當地的主導産業和脫貧産業。

豐收之際,勞作之餘,當地農民在田間地頭挖坑壘灶,燒火烤土豆,用原始而質樸的方式表達著自己的喜悅及對來年的期許。

趙玉山介紹,今年3月,龍灘村已成立“馬鈴薯合作社”,全村農民悉數參與其中。“在4000畝的基礎上,明年我們爭取再多種些洋芋,繼續把它做大做強,帶動目前村裏僅有的30多個貧困戶整體脫貧奔小康,讓老百姓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紅火。”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郭曉婷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