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大國糧倉”管理向精細智慧轉變

2018-10-14 07:28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大國糧倉”管理向精細智慧轉變
——中儲糧首屆公眾開放日活動側記

中儲糧是國內最大的農産品儲備集團,管理守護著關係國計民生的中央儲備糧和政策性糧食。中儲糧的糧庫什麼樣,糧食儲存是否安全,糧食品質是否有保障?在第38個世界糧食日來臨之際,中儲糧于10月10日至12日舉辦了首屆公眾開放日活動。經濟日報記者走進“大國糧倉”,揭開其神秘的面紗。

糧食儲存向高科技轉型

10月11日上午,記者來到位於河南省新鄭市的中儲糧新港直屬庫,走進糧庫南大門,左右兩邊是一排排現代化的高大平房倉,北面10個淺圓倉次第聳立。

走進25號平房倉,倉內乾淨整潔。保管員王紀謙説,他除了平常的保管工作外,每週一都要例行打掃倉內衛生,檢查糧食儲存是否安全,倉儲設施是否完好。現在倉內儲存的是2016年産的小麥,平均糧溫為16.5攝氏度,糧情穩定,儲糧安全。

記者隨機抓起一把小麥仔細察看,沒有發現與新産小麥有什麼區別。中儲糧新港直屬庫倉儲科科長胡俊説,糧食儲存時間長了,品質自然會下降。但是,陳糧不是陳化糧。陳糧是指非當年生産的糧食,陳化糧是指儲存品質明顯下降、不宜直接作為口糧食用的糧食。由於儲糧新技術的廣泛使用,中央儲備糧早在2003年就徹底消滅了陳化糧,而陳糧的社會化流通是常態。小麥有後熟期,新産的小麥要經過後熟期才更好吃。小麥最長儲存期限可達5年。

“儲存糧食是個精細活兒。糧溫變化是主要影響因素之一。”胡俊説。中儲糧新港直屬庫每一個倉庫都是高科技的載體,糧庫會根據季節變化採用相應的儲糧技術。

“先進儲糧技術的廣泛應用,起到了降本降損增效的作用。”中儲糧辦公廳副主任申雷海説。目前,中儲糧形成了北方以低溫準低溫儲糧為主、南方以控溫氣調儲糧為主的技術框架佈局。中儲糧科技儲糧覆蓋率達98%以上,儲存損耗率全面控制在1%以內,糧食宜存率提高至98%以上。

“千里眼”實現監管無盲點

記者發現,中儲糧新港直屬庫25號倉內安裝著一個高清旋轉攝像頭,可以拍攝到倉內的每一個角落。在平整的糧面下,埋藏著420個溫度傳感器,糧溫一旦有異常,傳感器就會自動報警。

中儲糧新港直屬庫2016年完成智慧化糧庫建設。現在直屬庫和分庫的每一個倉庫都有高清攝像頭,糧堆內都佈置了幾百個溫度傳感器。這些攝像頭就像一個個“千里眼”,糧庫管理人員、河南分公司管理人員,甚至遠在千里之外的中儲糧集團公司管理人員可以隨時查看新港庫每一個倉庫的糧情糧溫。智慧化糧庫的建成,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勞動強度。“我每天在辦公室打開電腦,只需要半個多小時就可以把每一個倉庫檢查一遍,而之前至少要兩天。”胡俊説。

新港直屬庫是中儲糧智慧化糧庫建設的一個縮影。2014年以來,中儲糧開始推進智慧化糧庫建設,2017年底實現智慧化糧庫全覆蓋,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糧食儲存物聯網。

通過智慧化糧庫建設,中儲糧實現了自上而下的“穿透式”管理,做到了監管無盲點,大大降低了人工操作的難度,也減少了人工成本和管理成本。當前,中儲糧以4萬多人隊伍管理的糧食,是原來國有糧食系統300多萬人管理的糧食數量的2倍。

“一卡通”實現收購精細化

如何管理好分散在糧食主産區的13000多個政策性糧食收儲庫點?從2016年秋糧收購起,中儲糧在所有主産區所有政策性糧食收購庫點全面推廣使用收購“一卡通”系統,實現收購流程全程控制、責任可追溯、糧款網銀直接支付,從根本上杜絕了委託收購點擠佔挪用收購資金、“打白條”、“人情糧”、“轉圈糧”等損害國家利益和農民利益的現象。

在中儲糧新港直屬庫,10月11日上午10點左右,一輛運糧車經過入門登記、檢驗、稱毛重、計量凈重、收購結算、資金統一支付等環節,輕輕鬆鬆完成了售糧。

中儲糧信息部負責人説,政策性糧食收購“一卡通”系統推行以來,徹底改變了傳統粗放的糧食收購管理方式,實現了收購流程管理的規範化、標準化,實現收購全過程可追溯、流程可管控,確保了糧安、錢安和人安。(記者 劉慧)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吳嘯浪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